说明文教学(二),超人,2019.5.28,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04,(一)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苏州园林》采用的是“总—分”式,《什么是生态系统》 采用的是“分—总”式,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采用的是“总—分—总”式二)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后边在前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案例】八年级《万紫千红的花》一文,第一步说明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第二步说明 花变色的原因,第三步说明花与昆虫的关系,第四步说明花与人的关系,逐层深入,各层之 间的关系是递进的三)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后一层顺承前一层 【案例】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景泰蓝的制作》,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介 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 总分式结构常见于逻辑顺序为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递进式结构多用 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连贯式结构,多见于以时间为顺序的说明文另外,还有并 列式的结构,如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松鼠》一文,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但分写部分之 间呈现并列式结构。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05,说明文都是从说明对象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所以不同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 顺序也有所不同,常用的说明顺序有以下三种,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说明形状和构造的实物(如园林、建筑物等)说明文 常使用这种顺序,一般是按照实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依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 北、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 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 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 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 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1,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 序,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比如写生物以繁殖生长过程为序,写事物以 形成演变过程为序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自然段是以四季更迭的时间顺序来 展开的。
【案例】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景泰蓝的制作》,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介 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介绍高 科技产品,说明事物的联系和本质,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等,往往使用这种 顺序一般由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部分,由现象到本质、 由特点到用途的顺序进行说明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主要采用逻 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 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ᨀ倡加强物候观 测,争取农业丰收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 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死海不死》先说一种现象:传说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 狄杜把俘虏的奴隶投在死海里,但奴隶却安然无恙然后解释原因,这是因为死海海水的咸 度很高接着进一步解说死海的成因,说明时先叙事,后说它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这样说 明,读者易于理解3,说明顺序:,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06,(一)举例子,即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常用的标志语有“比如” “例如”“如”等,选例子应注意典型性、代表性 作用:真实有力的说明事物或事理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国石拱桥》例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 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例句: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 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定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 量性二)分类别,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分类标准要 统一 作用:能使人了解事物的概貌,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别,使说明更有条理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例句: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 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中把天上的云分成卷云、卷积云、积云、 高积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和卷层云八类并加以说明三)列数字,即用一些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这样既能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一定要对数字进行核实需要ᨀ醒的是,表示年月日的内容不是列数字 作用:可以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极具说服力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国石拱桥》例句:桥长 265 米,有十一个半圆形的石 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 16 米到 21.6 米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国石拱桥》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 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四)作比较,将两种有着外在或内在联系的相同,或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的一种说明方法作比较有 类比和对比两种,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对比是为了说明不同点 作用: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浅显鲜明地说明事物,突出事物的本质特 征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例句: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南北差异的 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 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 5 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国石拱桥》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 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五)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常用于科技 说明文、政策说明文、产品说明书等 作用: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国石拱桥》例句:……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 做连拱石桥六)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的方法 作用:可将抽象的事理或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例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 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国石拱桥》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七)作诠释,作诠释这种说明方法,是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Ḁ一个特点做些解释,对事物或事理的Ḁ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 作用: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例句: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 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八)摹状貌,摹状貌是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国石拱桥》例句: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 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 态万状惟妙惟肖九)画图表,画图表,是通过图画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特征、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画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Ḁ些事物解说更加直接、更加具体、更加完善用画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影响等等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加直观,从而达到轻松解决问题的目的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万紫千红的花》一文,为了说明昆虫和花色的关系,列 了一个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4197 种花中,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最多,这三种颜色 的花比较鲜艳,容易惹昆虫注意十)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 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作用:说明Ḁ客观事物的存在;揭示客观事物的Ḁ些特征;引出所要说明的内容,增加 说明的趣味性 【案例】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归 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后来的道学先生们,对于母亲,表面上总算是 敬重的了,然而虽然如此,中国的为母的女性,还受着自己儿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轻蔑 【案例】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中国石拱桥》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 不知其所以为。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种方法,都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真实、准确、具体、生动, 给人以科学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要注意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 些是次要的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