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例子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74KB
约15页
文档ID:98910573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例子_第1页
1/15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例子【篇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名人例子】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例子7个欢迎光临,这里是语录频道!位置:>>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例子7个发帖时间:2015-04-30 10:00 , 云无恙 | 7条回复,58123次阅读本文目录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的例子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不耻下问的习惯被人们认为他是低能儿,而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大部分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在我为大家讲一下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趣事!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爱迪生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爱迪生,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走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

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此时,夜幕正在降临,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1小时,2小时,3小时????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后来1879年10月21这一天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标志着可使用电灯的诞生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例子:被拒绝了1009次的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沙发2015-04-30 10:01 | 作者:经典1桑德斯上校退休后拥有的所有财产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饭店饭店虽小,但颇具特色,与众不同可最受欢迎的、也是客人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他发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鸡,仅此就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多年来,他的客人一直对他烹制的炸鸡赞赏有加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别处,饭店的生意突然间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关门歇业。

被逼无奈,桑德斯上校决定向其他饭店出售他制作炸鸡的配方,以换取微薄的回报在推销的过程中,没有一家饭店愿意购买他的配方,并且还不时地嘲笑他一个人在任何年龄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况到了退休的年龄还被人嘲笑,这就更令人难以接受了而这恰恰发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并且接连不断地被人拒绝,可见这些经历对他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没有找到买主之前,他开着车走遍了全国,吃住都在车上,就在被别人拒绝了1009次后,才有人终于同意采纳他的想法,购买他的配方从此后他的连锁店遍布全世界;也被载入了商业史册这就是肯德基的由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的肯德基店前树立一尊他的塑像,以此作为肯德基的形象品牌俗话说:“神枪手是一枪一枪打出来的!”缺乏坚持不懈的毅力或者认为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两者都是阻碍大多数人勇于改变的关键原因如果你能够紧紧抓住自己的目标不放并坚持不懈,那么很快你就会超过大多数人记住,是你掌握着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一心想达到一个目标,就一定会有办法取得成功希望本文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例子7个能解决您的问题请记住我们的网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例子:凡尔纳的失败与成功板凳2015-04-30 10:03 | 作者:经典2凡尔纳的失败与成功凡尔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凡尔纳为了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经遭受过多么大的挫折!这里记录的,就是凡尔纳的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186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他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邮递员。

邮递员把一包鼓囊囊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手里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是第十四次了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拆开一看,上面写道:“凡尔纳先生:书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出版,特此奉还每看到这样一封封退稿信,凡尔纳心里都是一陈绞痛这次是第十五次了,还是未被采用凡尔纳此时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爷”们是如何看不起无名作者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书稿紧紧抱在怀里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语言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夺书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书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运气这次没有落空,读完书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例子:蒲松龄#3楼2015-04-30 10:05 | 作者:经典3蒲松龄落第不落志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但长大后屡次应试皆落第.蒲松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追求成功。

他曾含羞自荐,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黄昆圃写信,希望能得到帮助,然终没能如愿从此,他不得不在乡间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准备应试正在这时,他的爱妻陈淑卿离开了人世,这使他悲恸欲绝,生活更加清苦但生活的艰辛与爱妻的去世并没有动摇他追求成功意志他化悲痛为力量,自作了一副对联来激励自己,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去,向时间索取知识和财富他说:“耗精神与号呼,掷光阴与醉梦,殊可惜也!”他还坚持不懈地从群众中获取知识;他在家乡靠近大路旁的一棵大树下面,铺一张芦席,设茶备烟,凡是路过此地的人,他都免费供茶供烟,请他们讲一两个民间故事就这样,年夏一年,日复一日,他广泛搜集素材,勤奋写作历经20年,他终于写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部著作通过说狐谈鬼的表现方式,对社会的黑暗面进行批判,并“寓赏罚于嬉笑”,具有百诵不厌的艺术魅力同时,他还完成了《聊斋文集》四卷、《聊斋诗集》六卷、《聊斋俚曲》十四种及其他杂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例子:周华创业时期,归零多次#4楼2015-04-30 10:06 | 作者:经典4从中国到美国,又从北京到悉尼,在周华的发展轨迹里,他喜欢用“从自行车到宾利”来形容自己取得的成绩。

从最初怀揣4000澳元只身来到澳大利亚到现在成功建立起自己的财富王国——澳大利亚亚太投资集团,在不断追求与奋斗中,周华的交通工具已经从那辆旧自行车变成了一辆崭新的宾利汽车如今,周华已经在悉尼成功创立了自己的地产投资品牌,经历了6年多的高速发展,亚太集团总共向数千名投资者推荐了价值数十亿澳元的房产即使在去年全球经济衰退、地产投资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亚太集团仍然创造了数亿澳元的业绩他的成功经历不仅是希望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打拼自己事业的准移民群体的榜样,也为如何投资海外市场、如何参与海外竞争提供了经验和教训1984年,两个大学生在北京大学32楼232宿舍畅谈“愿望”一个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另一个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保时捷轿车”25年过去了2009年12月,这两个同学在北京大学相聚,他们现在拥有的财富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当初的“愿望”想要“永久牌自行车”的是俞敏洪,他如今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想要“保时捷轿车”的是周华,他如今是澳大利亚亚太投资集团总裁靠自己本事做事1991年,周华毅然放弃了前程似锦的外交官生涯,怀揣4000澳元,带着梦想在澳大利亚开始创业。

当时,他只有一个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白手起家,达到事业上的成功上大学前,周华自称是一个“很简单,但不服输,靠自己本事做事的人”他强迫自己把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做得很好在北大读书期间,他要求自己每天早上5点起床练习英语口语四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由不敢张嘴说英语变成班上英语口语最好的学生之一1991年,周华与妻子何小叶怀揣着4000澳元移民澳大利亚刚到澳大利亚,周华去面试过好几份工作,但都因没有“当地经验”而失败后来,他申请到为一家比萨饼店送外卖的工作,另外,他还“带着极大的热情”负责关店门和擦洗地板晚上送比萨饼,白天去挨家挨户敲门卖货,他至少每天要敲200户人家的门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个在外交场合被称为‘阁下’的人,现在却在大街上挨户敲门贩货我曾是外交官,可现在什么也不是了,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周华坚信:“不管被拒绝多少次,永远去敲下一道门思维改变了,人生就改变了从1991年以后接下来的7年,周华做过保险生意,做过各种小买卖,生活虽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这种生活并不是他所想要的于是他一次次地选择放弃,他始终认为,如果你在合理的时间内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就该考虑要么在做事方式上、要么在渠道上有所改变,但永远不能放弃你的梦想。

把每天的工作当成追求梦想的一部分”1998年,曾经一起做过保险的同事的经历启发了周华,他的这位朋友因做房地产生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拥有了25套商品房3年之后,那位朋友凭借出售这些房产而一跃成为百万富翁朋友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周华,他意识到“以前的路走错了”,于是他又放弃了已经有所成就的翻译公司,开始从事房地产投资经营他首先应聘到未来集团去做一名普通员工,几年风雨之后,周华做到了年入200万澳元以上的职位然而,他再一次在别人的惊异中离开,入主澳帝集团,并在2003年10月成立澳帝集团悉尼分部经过几年的努力,澳帝的销售额达到15亿澳元2006年7月,周华放弃了澳帝集团旗下所有其他公司的股份,成为澳帝悉尼公司的完全和唯一的股东,同时将公司更名为亚太集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