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本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运用.doc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54KB
约5页
文档ID:556342849
本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运用.doc_第1页
1/5

本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运用 -----以本土材料“竹”为例作者姓名喻 莲教龄2023职务园 长职称幼 高单 位镇江句容市茅山中心幼儿园邮编212446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方式为主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因此,区域游戏也愈来愈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园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如何从实际出发,充足利我们本地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更好地开展有农村特色的区域游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将农村本土材料与区域游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每个班以一种本土材料为主线,辅助于其它材料,将一种本土材料巧妙地融于各个区域游戏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以“竹”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把一种本土材料有效运用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我们幼儿园地处山区,这里随处可见竹子、竹林,尚有不少竹编工匠或艺人在幼儿的生活中,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竹有关的人或事,他们对竹子充满着好奇,特别是一些竹制品让他们产生了浓厚的爱好《纲要》中说: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于是,我们就把幼儿熟悉地、感爱好地“竹子”运用到我们的区域游戏中,开展了一系列以“竹”为材料的区域游戏内容,使幼儿在散发着竹香的游戏中,通过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交流的积极积极的游戏过程,感受到区域游戏自由的氛围、体验到操作的乐趣、品尝到合作的快乐一、多形式地收集本土材料,满足区域游戏的需要1.社区资源的运用《纲要》中说:要充足运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毛竹生长在山上,目前我们这绝大部分属于集体资产,一般家庭很少有于是我们就充足运用林场等社区资源,寻求他们的支持,帮助我们收集毛竹2.家庭资源的运用我们一方面运用家长资源收集家庭中各种竹子,如淡竹、野竹子等,为游戏收集材料;另一方面运用家庭里竹编工匠或艺人的资源,对现有的材料进行半成品的加工,如对毛竹进行劈篾、劈成块面状、劈成筒状等,把竹子磨光滑,保证幼儿游戏的安全家长资源运用还体现在运用各种竹子材料,编织竹用品或竹工艺品,引导幼儿学习简朴的编织手法等3.幼儿资源的运用我们还运用幼儿自身去收集相关的竹子材料,既可以通过幼儿的亲自收集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竹子的知识,引发幼儿对这个竹子可以干什么的思考;还可以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由于玩自己收集到的熟悉的物品开展游戏,更能激发幼儿的爱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4.网络资源的运用竹的知识或竹的编织品很多,仅靠教师的知识或我们家长、社区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还通过网络纵横时空、海纳信息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游戏的材料,如:手编竹篾板等,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更广阔的材料空间二、师幼互动创设游戏环境,营造区域游戏的氛围《纲要》中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运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环境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在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行动起来,创设了以“竹”为主材料的游戏环境,让环境发挥特殊的、潜在的影响作用,成为“不说话的教师”1.区域环境创设中材料的统一性在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中,我们每个区域的环境创设都是以“竹子”为主材料,其它材料进行辅助的形式虽然都是以“竹子”为主材料进行创设,但有的用的是毛竹、有的用的是淡竹、有的用野竹我们用毛竹的竹筒做成的各种动物造型,用毛竹劈出来的竹篾做成的各色花伞,用毛竹劈出来的竹片做成的各类装饰画等等我们用淡竹拼搭成人的身体或各种造型,用野竹做成悬挂的风铃等2.区域环境创设中师幼的互动性在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中,我们的幼儿也是环境创设的主人,是环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欣赏者。

环境创设中大的框架是教师创设的,里面的内容是出自于孩子的作品,孩子做的小花伞、竹筒动物、竹片画、各种颜色的竹风铃,稚嫩却不失童趣,天真却不失美感环境创设完毕之后,孩子们发出了啧啧的赞美声,“我们的班级真美丽”的欢呼声不绝于耳,孩子们体验到了自己作为环境创设中的主人的自豪感3.区域环境创设中空间的立体性环境创设中在墙面上有平面的创设,还巧妙的运用空间,采用从上往下的悬挂式,进行立体的创设比如我们把野竹子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串成造型各异的风铃;我们把竹片画串成一片片的,进行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悬挂我们还运用游戏柜子展示孩子的作品进行环境创设如,把泡沫涂成美丽的颜色,上面插上孩子做的各色小花伞,和墙上、空间悬挂的小花伞交相呼应,营造了浓浓的伞的世界环境创设中的墙面、柜子、空间悬挂的交叉组合,这种三维空间的合理使用随时都会让孩子与之发生互动和作用,充足体现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4.区域环境创设中区域的特性性由于区域的不同,在进行各个区域环境创设时内容也不相同我们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创设,让人一看到这个区域的环境创设就能想到这个区域的游戏内容,一走进这个环境创设的区域能激起游戏的爱好。

比如,表演区,我们用淡竹拼搭成人的身体,用卡纸剪出人头和舞动的四肢,一个个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跃然呈现于墙面,让进行表演的孩子也不禁跃跃欲试,和墙上的小人一起来比一比,一起来表演三、一物多玩开展游戏活动,丰富区域游戏的内容我们的区域游戏重要提成特色区、学习区两大类,学习区重要有表演区、语言区、智力区等组成我们根据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进程,以“竹”为主材料,在不同的区域开展了不同的游戏内容特色区:我们以“竹”为主材料,理所当然我们的特色区域就是充足运用“竹”来进行的,我们特色区域的名称叫“竹韵飘香”我们把这个特色区域提成了5个社区域,分别是“竹筒变变变”、“美丽的竹片画”、“风铃大集合”、“我们的小花伞”、“竹的世界”,前四个区域是以幼儿绘画、装饰、印染等形式去动手操作、发明各种“竹”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发明性在“竹的世界”这个区域里,则是把幼儿做出来的各种“竹”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陈列出来,模仿社会生活中的“工艺品商店”,来进行幼儿之间的买卖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区:学习区重要是根据班级主题教学活动的进程来创设的区域在学习区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竹”这个材料,来开展学习区的游戏。

比如,在智力区,通过竹枝或竹片来进行分合、加减的游戏,巩固幼儿对集体教学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在语言区,我们通过图片让幼儿说说竹的一生,说说不同竹子的不同用途、不同时候的竹子的不同用途及不同部位的竹子的不同用途,还可以说说“长寿竹”、“湘妃竹”、“孟宗竹”等竹子的故事等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表演区,我们用竹板打出学过的乐曲节奏,来表演歌曲,可以用带竹叶的竹枝编成帽子或用在竹枝上进行装饰并编成帽子来进行表演,把教学活动的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深化和巩固不管是特色区还是学习区,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爱好、教学的进程、游戏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调整辅助材料或游戏内容,更进一步地开展该游戏如:在“竹筒变变变”中,开始幼儿是简朴的竹筒绘画,到进行单一的卡纸、毛线等辅助材料的装饰,再到绘画和辅助材料的综合运用,游戏的层次在不断地提高,幼儿游戏的爱好始终非常的浓厚四、多途径地评价幼儿游戏,引发幼儿游戏的快乐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根据重点分派的内容及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评价,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并为下一次更好地游戏做准备途径一:引导幼儿交流游戏的感受教师通过这样的语言“宝宝们,今天你玩游戏的时候有什么开心的事要告诉我们呢?来引导幼儿说出游戏的感受。

途径二: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尝试参与互相评价作品的展示即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增强幼儿完毕作品的成功感,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展示孩子的作品面前经常有孩子向自己的家长、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那种自豪之情、快乐之意洋溢于表途径三:通过孩子或者老师发现的游戏中的问题,在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的过程中,引发幼儿深一步的探索,提高游戏活动的水平教师让幼儿讲述“你在游戏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大家帮助的呢?”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如对于缺少材料的问题,大家可以共同准备,以便下次的游戏开展;对于游戏中出现的规则问题,大家可以共同讨论,制定相应的规则途径四:教师观测到游戏中好的地方、不好的需要改善的地方,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的讨论,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以便更好的开展下次的游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区域游戏评价时,我们既有以教师引导游戏发展方向为主的评价、有师生互动促进发展的评价、有孩子展示自己成果的评价、尚有幼儿分享自己经验的评价等等,真正做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来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农村幼儿园实际,就地取材,充足挖掘农村本土材料,就可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内容,就能开展经济实用、丰富多彩、深受幼儿爱慕的“本土化”区域活动。

我们的幼儿就能体验到区域游戏带来的快乐,就能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