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云南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专业自评报告

20****0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1.50KB
约28页
文档ID:172921424
云南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专业自评报告_第1页
1/28

云 南 大 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专业评估自评报告撰写:高万红、李艳华、丁玉敏、董欣梅统稿:钱宁、李艳华2010年7月9日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评估自评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自评结果三级指标自评结果 1、专业定位1.1专业目标与建设规划1.1.1专业定位合格1.1.2专业特色合格1.1.3专业发展规划合格1.2 人才培养方案1.2.1课程体系设计合格1.2.2主干课程开设情况合格1.2.3体现特色的课程合格 2、师资队伍2.1数量与结构2.1.1 专任教师数量合格2.1.2教师专业教育训练情况合格2.1.3教师学历结构合格2.1.4教师职称结构合格2.2教学能力2.2.1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合格2.2.2教师获教学成果奖励情况合格2.2.3教学评估优良率合格2.3科研能力2.3.1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合格2.3.2教师出版专业著作合格2.3.3教师编写专业教材不合格2.3.4教师发表专业论文合格2.3.5教师科研获奖情况合格2.4社会服务2.4.1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情况 合格2.4.2社会政策影响力合格2.4.3培训在职人员合格 3、教学条件3.1专业实验室建设3.1.1 专业实验室建设合格3.1.2 专业实验室管理合格3.2专业图书资料3.2.1专业期刊、图书(纸质)合格3.2.2专业期刊、图书(电子)合格3.3教学经费3.3.1学校倾斜性经费投入情况合格3.3.3校外支持性经费投入情况合格4、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4.1课程建设4.1.1教学大纲合格4.1.2教材建设和选用合格4.1.3主干课程教师配备合格4.1.4精品课程建设合格4.2教学改革4.2.1教学方法创新合格4.2.2社会工作方法类课程的整合合格4.2.3教改立项合格 5、专业实习5.1实习计划5.1.1实习教学计划与指导手册合格5.1.2专业实习时数合格5.2实习条件5.2.1实习基地建设合格5.2.2实习督导教师配备及工作量计算合格5.2.3实习经费保障合格5.3实习的组织实施5.3.1实习组织架构合格5.3.2实习督导时数合格5.3.3实习活动记录合格 6、学生培养质量6.1专业价值观6.1.1学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合格6.1.2学生社会志愿服务参与情况合格6.2专业技能6.2.1学生专业课程考核成绩合格6.2.2学生就业合格6.2.3学生毕业论文合格6.3社会评价6.3.1录取学生报考志愿合格6.3.2实习单位评价合格社会工作专业评估自评情况说明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是1992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建立,1993年正式招生。

至今已招收17届本科生,毕业14届学生在校、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8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基本形成了教学体系完整、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专业素质较高、具有较为突出的专业特色的重要专业形成了本科、硕士(社会学下的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方向)、博士(依托民族社会学招收社会政策与少数民族社区发展方向博士生)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有专业教师11人,在读学生人数本科118人,硕士研究生37人,博士研究生5人1.专业定位1.1专业目标与建设规划1.1.1专业定位本专业以培养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能解决社会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特别是解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复杂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特殊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目标,培养具备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的组织、实施、管理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对社会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际问题和政策与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开展实际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应适应西部地区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教学与研究、社会行政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务工作1.1.2 专业特色 发挥重点综合大学学科优势,针对本地区城市与乡村、内地与边疆、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社会问题与服务需求开展专业建设,在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区别于其它院校的特色与优势。

经过10多年的专业建设,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即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理论研究的为先导,以农村社会工作、城市弱势群体及特殊群体社会工作(包括农民工、吸毒人群、艾滋病孤儿、精神病患者、流动人口和流浪儿童等)为特色、注重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基础理论教育和实际动手能力训练的课程教学体系其中,以12个不同类型的教学实习和研究基地为平台,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建立了本专业独特的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制度,使整个教学体系更加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专业发展方面,形成了以社会福利理论研究、农村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戒毒防艾社会工作、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流动人口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等具有地方性和现实性特色的服务与研究领域,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这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大量转化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专业建设2006年社会工作专业获云南大学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资助,2010年“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获得云南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立项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形成了本、硕、博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中,于2006年取得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取得民族社会学(学校自主设置,社会政策与少数民族社区发展方向)博士学位授权1.1.3专业发展规划自2005年以来,本专业就在学校关于制定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的要求下,制定了近、中、长期专业发展规划,争取得到学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和教改项目支持,使专业建设在5-8年的时间内取得重要成果主要指标是到2010年,专任教师达到12人,6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研究生,2012年专任教师14人,7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研究生;出版专业教材10种以上,其中,到2010年,编写(含参编)教材6部;2012年建设符合专业实习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10个,完全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到2009年,已建成具有专业水准的实习基地5个,基本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基地7个,实习基地总数达到12个;建成了功能较全、设备较先进的专业实验室2个,总投资60万元与国家社会工作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本专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在十二五期间,本专业在继续改革和完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基础上,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优化,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6人,有博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80%,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

出版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材5部,学术专著4部重点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和社会学博士学位点建设,争取在2010年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权,2012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使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格与学科建设提升到更高层次,并朝着培养社会工作专业高级应用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方向发展,以适应国家社会建设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要,适应云南大学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的战略发展需要专业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2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有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范、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更具有云南大学自身的特色在具体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建立了“教学、研究、服务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鼓励、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研究和服务,并通过研究和服务,强化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的认知与理解,形成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反思能力同时,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使培养方案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1.2.1课程体系设计根据“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针,本专业围绕专业重点发展方向设计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政策与社会工作实务课程两大部分,按照先开设一般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性课程,后开设实务课程,将实践教学贯彻到专业教育全过程的课程设计原则,进一步细化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四个模块,总学分161,通识课程61学分,学科基础课24学分,专业课75学分。

专业课中核心课程44学分,选修课20学分,专业实践课程12学分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700小时,其中,课程实习200小时,参与教师科研及服务项目实习100小时,毕业实习400小时1.2.2主干课程开设情况自2003年以来,本专业就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确定的专业主干课开设要求,开设了全部11门课程1.2.3体现本校特色的课程在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有社会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研究、人格心理学、社会性别文化、农村社会工作、社区发展与规划、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心理咨询与技术、药物滥用与社会工作介入、性别与社会发展、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民族社区工作研究、非政府组织管理等13门,占全部专业课程的30以上2.师资队伍2.1专任教师的数量与结构2.1.1专任教师数量本专业目前专任教师11人,在校学生人数在读学生人数本科118人,硕士研究生21人,博士研究生3人,专业师生比1:152.1.2教师专业教育训练情况具有社会工作专业学位者6人,其中2人为博士、4人为硕士(其中2人获得硕士学位教师为在读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研究生),其余教师参加各种在职专业培训人均300小时以上。

2.1.3教师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具有博士学位人数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数3人(均已获得硕士学位),其余教师除1人外,均有硕士学位2.1.4教师职称结构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助教1人2.2教学能力 本专业专任教师具有较好的专业训练,专业基础较扎实,全部能够承担专业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2.2.1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专业有45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全部专业专业课程均由专任教师担任主讲工作,开课率100%;人均承担课程3门以上2.2.2教师或教学成果奖励情况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或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一项为云南大学伍达观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杰出奖(个人奖,2009年),一项为云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集体奖、2008年)2.2.3教学评估优良率根据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每学期末都有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的评估,学期中也有各级督导和领导听课打分,近三年,专任教师校院教学评估优良占90%以上,其中学生教学评价打分90分以上占32%,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3教师科研能力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结合教学和实践需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较突出成果2.3.1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承担省级及以上项目12项,人均1.1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