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30,no.6)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50KB
约2页
文档ID:55106555
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op.30,no.6)_第1页
1/2

门德尔松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威尼斯船歌》》 ((Op.30Op.30,,No.6No.6)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一、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带有展开性中句并完全再现的二段曲式,简单的结构图式如下:二、这首作品在结构上除了基础部分之外,还包含引子、连接和尾声1、引子(1~6)在主调#f 小调的主持续上,以半分解和弦为伴奏织体,起到提示速度、调性以及情绪渲染的作用开放在主调的属和声上,为呈示段的进入做调准备2、呈示段(7~22)是个长为 16 小节、并行的二句式方正型收拢性乐段⑴ 上句(7~14)可以分成两个等长的分句,第一分句(7~10)还可分成两个等长的乐节,第二分句不可分,形成综合句法的乐句,半终止在主调的属和弦上上句的第一分句包含两种不同的材料,分别是:级进的上行加同音反复(称为材料 1)和级进的下行(称为材料 2) ,见例 1例 1第二分句对比进入,包含了一种新材料——分解和弦的进行(称为材料 3) ,见例 2例 2⑵ 下句(15~22)并行进入,与上句保持相同的节奏、相同的主题、相同的织体等,改变了终止,完全终止在主调的主和声上上、下句在终止上形成属主呼应3、发展再现段(23~43)包括展开性的中句、连接和再现句。

⑴ 中句(23~30)是个展开性中句,展开材料(23~24)来自于呈示段的材料 1(7~8) 与原材料相比,其变化主要体现在:① 旋律的进行由同音反复改换为同音反复后级进上行;② 起始音级由调式的中音改换为导音;③ 旋律的呈示由“线状”改换为“带状” 在主调#f 小调上陈述后,通过模进离调至关系大调 A 大调(25~26) ,再上行模进并衍展(27~30) ,最后回到主调的属和声上半终止⑵ 连接(31~36)使用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进入,通过高音区的颤音模拟水波声,然后使用下行的材料 2 导向再现⑶ 再现句(37~43)完全再现呈示段的下句4、尾声(44~55)综合回顾了全曲的主要材料,先是下行的材料2(44~45) ,然后是连接中出现的颤音(46)以及和弦分解的材料 3(47) ,最后又重复一次,并作了补充三、综上所述,这首作品使用了带有展开性中句并完全再现的二段曲式为结构,带有提示速度、伴奏音型等方面的引子和总结全曲的尾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句的展开比较激烈,所以在中句之后出现了 6 小节起着材料转化和情绪过渡的连接,使得第二段内部的衔接极为自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