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大单元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7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29个词语,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的意识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背诵古诗、名句和指定的课文段落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4. 根据情境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的句式写句子 5. 增强认识家乡 、赞美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识字方式能正确认读71个生字,通过观察结构、位置,书空笔顺、范写指导等能正确书写36个汉字,29个词语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背诵课文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一 单元解析1.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围绕 “家乡”这一主题 ,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二首》《黄山奇石》《 日月潭》《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中的 “日积月累”, 以及 “我爱阅读”《画家乡》,这些内容都描绘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 , 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景色特点 ,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 了解词句的意思 ”。
《黄山奇石》中 “联系 生活 ,我能猜出 ‘陡峭 ’的意思”,《葡萄沟》中 “联系上文和生活 ,我知道了 ‘五光十色 ’的意思 ”,进行了具 体的指导 同时 ,在语文园地四 “字词句运用 ”第二题进一步进行巩固练习,重在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二是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 ,积累语言”本单元的课文以写景为主 ,课文的语言优美 ,对景色的描绘生动形象 ,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好素材 在《黄山奇石》《葡萄沟》两篇课文的课后题中 ,都设计了仿写的练习;《古诗二首》《日月潭》设计了词语拓展积累的题型 ,多篇课文后还安排了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整个单元的训练层次清楚 ,这为学生积累语言、灵活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学习任务群定位基于以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分析,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学段要求和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本单元定位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通过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编写意图为:通过学习有关“家乡”的课文 ,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提出了“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 ,形成良好语感”。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提出了“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 ,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这与本单元的编写意图是一致的 二 整体构思一、单元目标1. 认识 71个生字 ,读准 4个多音字 ,会写 36个字 ,会写29个词语 ,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的意识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背诵古诗 、名句和指定 的课文段落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理解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4. 根据情境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的句式写句子5. 增强认识家乡 、赞美家乡的情感二、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课时 安排任务一:观大美中国 看锦绣家园1.认识“登、唐”等13个生字,会写“依、尽”等10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壮丽2任务二:旅行第三站 黄山1.认识“闻、景”等1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南部、山顶”等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2任务三:赏大美中国第四站——日月潭1.认识“潭、绕”等15个生字,会写“湾、湖”等7个字,会写“群山、湖面”等5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4.背诵2-4自然段2任务四:打卡美味葡萄沟1.认识“葡、萄”等1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枝”等8个字,会写“地方、水果”等15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文和生活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2语文园地四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及拼音认识“订、效”等13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2.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3.写自己喜爱的玩具,写清楚喜爱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并说明喜欢的原因4.发现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5.积累关于风景的名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6.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