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车辆工程赵韩 教授 博导 副校长1 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指导组委员2 国际IFToMM教育委员会委员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理事4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设计学科副主任委员5 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6 华东地区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7 《机械工程学报》编委8 安徽省企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9 安徽省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10 安徽省政协常委11 安徽省科协常委12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及安徽省委副主委13 安徽省青年科协副主席0551- Hanzhao@机构学 机械传动 磁力机械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汽车陈无畏教授 博导《农机学报》编委、《振动工程学报》编委、《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编委、国际杂志“Int J of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编委;安徽省振动工程学会秘书长cww@1、车辆系统动力学 2、车辆振动、分析与控制 3、系统建模与仿真 4、机器人控制技术与应用 5、道路交通控制技术陈朝阳教授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分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汽车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机械工程学报》编委国家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车辆工程分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0551-(O) (H) ccyqc@HFUT.EDU.CN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 车辆安全技术与诊断系统建摸与仿真 工程及专用车辆技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王其东博导 教授 研究生培养处处长安徽省振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0551- gidongw@1、汽车现代设计法 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3、汽车电控与电动汽车技术 4、多体系统动力学钱立军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车辆工程系主任车辆工程学科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分会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编委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电动汽车技术3.车辆安全技术4.汽车可靠性技术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老机械学科楼601室:0551--2669Email: hfutqlj@张代胜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汽车副院长安徽省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科教学委员会 委员1、现代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技术 2、车辆安全与诊断技术3、系统建模与仿真 4、工程及专用车辆技术 5、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电 话:Email: daishengzhang2000@ ;daishengzhang@卢剑伟教授 硕士生导师 男,1975年12月生,山东青州人,博士,九三学社社员,2002年4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广东美的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2004年5月出站到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教,2007年12月破格晋升教授。
Tel: 0551-Email: jwlu75@1.机构动力学2.数字化设计与动力学性能仿真3.机械振动噪音控制4.车辆动力学与NVH控制5.性能驱动的机械结构优化设计左承基 教授 博导动力机械及工程系主任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 安徽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徽省科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Tel: 0551-Email: jwlu75@1 内燃机燃烧过程及排放控制2 代用燃料发动机3 内燃机新能源利用孙军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 负责人安徽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内燃机学会汽油机煤气机分会 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动机分会 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安徽省内燃机学会 理事《Tribology Transactions》、《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内燃机学报》、《机械工程学报》和《内燃机工程》等学术期刊审稿人安徽工学院 工学学士 1982吉林工业大学 工学硕士 1987合肥工业大学 工学博士 2005美国Oakland大学 访问学者 2006~2007内燃机摩擦学内燃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讯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办公地址: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格物楼201室办公: 0551--2202E-mail: sunjun_hfut@; sunjun@孙骏 sjunes@1、汽车电子与信号技术; 2、车辆安全与诊断技术;3、电动汽车技术。
张炳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1991年7月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5年9月、2002年9月分别攻读了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和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公派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习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动汽车技术、汽车动力学及控制技术、汽车CAE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项目10多项,参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批专利6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次,先后主讲《汽车设计》、《电动汽车技术》、《汽车电器》等8门课程,主编教材1部,参编2部E-mail:bingli_z@1、电动汽车技术、2、汽车动力学及控制技术、3、汽车CAE谭继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理学士学位;1982--1985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工作;1985--1987在合肥工业大学就读工程力学研究生;1987--1996在安徽工学院工作;1997--至今在合肥工业大学从事车辆结构分析与测试工作:Email: tanjijin@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车辆振动噪声与控制技术;车辆安全与诊断技术;载运工具故障诊断技术;交通事故工程;现代汽车结构分析与测试.滕 勤1983年7月毕业于原吉林工业大学电子仪器及检测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2年3月毕业于原安徽工学院内燃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11月被评为讲师,1996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现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系:0551-(O)E-mail:tengqin_7348@1、测控技术及信号处理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内燃机电控技术4、内燃机测试技术5、汽车电子已毕业硕士研究生:杨瑜,陈利明,王雪翠,王馨,田丰,马标,邢登军,冯超,石军平,徐玉兵,安鹏,张健.欢迎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加盟简介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目前有5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低温与制冷工程、工业工程、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4个工程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动力工程;4个高校教师系列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程,5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A类)、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绿色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共建)、安徽省汽车NVH与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共建)、安徽省低温与制冷重点实验室(共建);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安徽省汽车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VNH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锻压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学院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已有近60年的历史,也有部分是新兴学科专业 学院设有9个系:机械设计工程系、机械制造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业工程系、车辆工程系、真空与过程装备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工程图学系;有机械实验教学与研究中心、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还有摩擦学研究所、噪声振动研究所、汽车装备工程研究所等二十几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全院有教职工2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教授41人、副教授近97人、讲师(助研、工程师)有博士学位的61人、读在职博士的59人有在读的博士后4人、博士生164人、硕士研究生717人、工程硕士研究生577人、本科生410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240人科学研究一直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院的组织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科学研究无论在承担的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取得长足的发展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100多项,研究经费3000多万元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是学院的科研特色之一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和研究所,承担横向课题300多项,研究经费约1.3亿元近5年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形成了若干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学院的主要研究机构有:噪声振动研究所、摩擦学研究所、汽车装备工程研究所、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研究中心、CIMS(现代集成制造与数控装备)研究所、特种加工研究所、安徽省汽车技术及制造装备工程研究所、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制造系统工程研究所、制造过程检测、控制与管理研究所、新型机电传动研究所、数字化家电研究所、数字化管理与管理可视化研究所、绿色设计与制造研究所、电动汽车研究所、汽车底盘研究所、汽车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汽车车身技术研究所、真空科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所、制冷空调技术研究所、能源与动力研究所、液压气动技术研究所、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汽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所。
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有:Ø 振动及噪声测量方法与技术Ø 摩擦学及摩擦设计Ø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Ø 现代设计理论及数字化设计Ø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Ø 汽车成套制造技术与装备Ø区域及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Ø 节能环保汽车设计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Ø 高效节能环保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Ø 制冷与低温工程Ø 环保装备及环境监测工程Ø 真空工程与装备Ø 制造过程监测、控制与管理全区卫生系统,特别是我院在医疗服务质量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