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综合录井基本技能培训教材之现场大班工作手册

xian****8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6.50KB
约35页
文档ID:328665208
综合录井基本技能培训教材之现场大班工作手册_第1页
1/35

内部资料综合录井基本技能培训教材之现场大班工作手册编写单位:湖南中南石油测录井工程院编 写 人:刘美秀审 核 人:詹仲伦 许建喜 湖南中南石油测录井工程院2005年6月目 录第一章 现场大班日常工作流程 2第一节 钻前准备阶段 2第二节 综合录井前期阶段 3第三节 进入综合录井阶段 3第四节 原始资料整理阶段 6第五节实物资料上交验收阶段 6第二章 综合录井基础知识及现场操作方法 7第一节 钻具管理 7第二节 迟到时间 8第三节 岩屑捞取方法 11第四节 真、假岩屑的判断 12第五节 荧光录井方法 13第六节 油气水资料的收集 15第七节 几种特殊情况的资料收集 19第八节 特殊作业资料的收集 20第九节 钻井取芯时油气层归位方法 21第十节 岩芯编录、保管与入库 23第三章 小班地质报表记录格式与内容 26第四章 油气水资料整理格式 28第一章 现场大班日常工作流程第一节 钻前准备阶段1、熟悉钻井地质设计,明确钻井目的,了解预测的地层、岩性、油气分布、地层压力和具体的录井要求;2、协助分队长、地质工程师收集、了解与本井有关的区域和邻井地质资料,特别是了解探区易井喷、易井漏和复杂井段的层位以及邻井对复杂井段的处理经过、结果、经验教训等;3、协助分队长、地质工程师制定地质录井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地质交底;4、准备井场工作所需的用品、用具和各项录井记录报表、图纸等;5、与分队全体员工一起安装、校验综合录井仪;6、 协助分队长、地质工程师与仪器工程师制定具体的HSE等方案。

第二节 综合录井前期阶段1、 协助工程方与采集工一起做好钻具管理工作准确丈量钻具,做到五清楚(即钻具组合、钻具总长、方入、井深、下接单根)、三对口(即工程、地质、仪器)、一复查(全面复查钻具)、严把倒换关,确保井深准确无误并按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要求做好钻具原始数据等的登记、造册,以便查对(要求原始数据工程、地质方负责人签字);2、每天按《规范》、《设计》、《录井队作业文件》及甲方的要求等对采集工的各项工作做好检查与记录,发现问题督促采集工及时进行整改,并按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要求做好原始记录;3、每天按时绘制钻时曲线,以便及时给录井分队长划分地层(在无岩屑的情况下)提供依据;4、按设计要求与《规范》做好迟到时间的测定与校正工作,为下一步的综合录井打好基础;第三节 进入综合录井阶段除了做好以上各点外,还应做如下工作:1、督促采集工按迟到时间及设计间距,连续固定位置,准确捞取、清洗、晾晒岩屑;2、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岩屑的装袋与保管工作;3、督促采集工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岩性的初步鉴定工作,并按《规范》在地质班报表上的相应栏目中详实记录如遇特殊岩性或在岩屑中发现特殊自生矿物应及时向分队长、地质工程师汇报;4、督促采集工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岩屑荧光的初步鉴定工作,并按《规范》在小班荧光报表中详实记录。

如发现油气显示或异常情况(分不清真假荧光显示)时及时向分队长汇报;5、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岩屑荧光的复查工作,并按《规范》在大班荧光报表中详实记录采集工初查时有荧光显示的井段与《设计》中的预测油气层段应做反复、仔细地详查;6、地质(油气)取芯时:(1)决定取芯起钻前与工程方面、采集工一起准确丈量方入,以确保岩芯的准确复位;(2)下取芯工具时,与工程方仔细核查入井钻具长度;(3)割芯前,与工程方一起量准起钻方入(带压量方入,不允许将钻压释放到零);(4)岩芯录井的其它内容见《地质工程师手册之岩石描述方法》;(5)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岩芯的整理、编录、保管与入库工作;(6)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做好岩芯荧光的检查,并按规定在岩芯荧光报表中详实记录(岩芯荧光检查以1个点/10cm为基数);(7)遇油气显示层段,则以0.5m为单位将油气显示层归位到岩屑中去;(8)协助地质工程师按《规范》与《设计》做好岩芯的采样(薄片样、物性样与古生物样等)工作;7、进入油气层段时,除督促采集工做好岩屑(芯)的荧光鉴定工作之外,还要做如下事情:(1)督促、正确引导采集工仔细观察泥浆槽面的变化(如气泡、油花、槽面的上涨、下降等),并按《规范》在各种报表上做好如实记录,要求记录齐全、准确;(2)督促、正确引导采集工收集泥浆参数,重点收集钻遇油气层前后的泥浆性能变化参数及相应的工程参数;(3)取芯钻进时督促、正确引导采集工进行油气层归位;8、发生溢流、井涌、井喷与井漏时:(1)发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向分队长及工程方汇报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2)按《规范》、《设计》与采集工一起认真收集发生溢流、井涌、井喷与井漏的各项原始数据,并在各种报表的相应栏目中做好详实、准确地记录,以便查对;(3)按《规范》、《设计》督促、引导采集工收集油、气、水实物资料,并及时填(粘)好标签(井号、井深、层位、性质、日期与采集人等);9、发生工程事故时:(1)断钻具:打捞落鱼时钻具组合变动频繁,此时地质大班应加强钻具的管理与记录;督促、引导采集工收集如下数据:落鱼井深、打捞工具的类型及组合、落鱼长,鱼顶位置;(2)卡钻:卡钻的井深、层位、上提钻具时的悬重变化、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10、钻遇特殊层位(岩性)时:如盐岩(1)管理好钻具,当每一趟倒换或替换钻具时,要严格把好入井关;(2)督促和协助采集工做好膏盐岩段的岩屑捞取工作;(3)督促采集工及时做好岩屑的初步鉴定工作,发现盐岩结晶时及时通知分队长,并立即通知钻井队做好防卡钻工作。

11、中途(完井)测试时:(1)了解、收集测试管串结构、测试工作制度及测试工艺流程等,并按《规范》做好相应的记录;(2)督促、引导采集工按《规范》和《设计》收集各项原始资料,并按《规范》做好相应的记录;(3)测试井口或放喷口出油、气、水时,督促、引导采集工按《规范》和《设计》收集油、气、水实物资料,并及时填(粘)好标签(井号、井深、层位、性质、日期与采集人等);12、测井、固井时:(1)督促、引导采集工收集测井的各项参数(如测井项目、井段等);根据测井曲线,提醒工程方在下套管时,注意特殊井段(如井径参数)的参数调整;(2)固井时,督促、引导采集工收集固井的各项数据,并在各种报表的相应栏目中做好记录;(3) 根据固井数据与工程测井数据填好固井数据表;第四节 原始资料整理阶段1、仔细、认真地检查采集工的各种班报表,如发现问题则督促采集工进行及时整改;2、报表检查、修改完毕后,与员工一起按《规范》把原始资料归拢、装订成册;3、协同、督促采集工一起将录井用的用品清洗、清理好4、 按《规范》、《设计》做好实物资料验收的准备工作---填、粘标签等第五节实物资料上交验收阶段1、按《规范》、《设计》及甲方要求将实物资料装箱并做好相应的电子文档,一起上交;2、协助分队长、地质工程师一起将综合录井原始资料归类、与电子文档一起上交;3、与协助分队长、地质工程师一起做好下口井的搬迁工作。

第二章 综合录井基础知识及现场操作方法第一节 钻具管理a) 钻具组成:方钻杆+旋塞+钻杆+接头+钻铤+钻头(或打捞工具)2、钻具接头类型:i. 钻杆接头----指的是钻杆本体配带的接头ii. 配合接头----指的是用来连接钻杆、钻铤、钻头或打捞工具的接头3、配合接头类型及表示:配合接头通常用三位数字来表示,第一位数字表示接头尺寸,第二位数字表示接头类型,第三位数字表示接头公母扣接头尺寸往往不是整数,表达式中则用整数来表示,如4、5、6分别代表41/2″、59/16″、65/8″接头,公母扣则分别用1和0表示,1表示公扣,0表示母扣1)内平式----接头内径与钻杆加厚部份内径和钻杆管身部份内径相等,用数字1表示2)贯眼式----接头内径与钻杆加厚部份内径相等,但小于钻杆管身部份内径,用数字2表示3)正规式----接头内径小于钻杆加厚部份内径,而钻杆加厚部份内径又小于钻杆管身部份内径,用数字3表示4、井深的计算公式(1)以钻台转盘面为0起点计算井深:井深=钻具总长+方入(2)以地面为0起点计算井深井深=钻具总长+方入-补心高注:钻具总长=钻头长度+接头长度+钻铤长度+钻杆长度;方入是指方钻杆下入钻盘面的深度,以米表示;方入包括到底方入和整米方入;补心高是指钻台高+方补心的高度到底方入指钻头接触井底时的方入,整米方入是指井深为整米时的方入;到底方入=井深-钻具总长;整米方入=整米井深-钻具总长。

第二节 迟到时间1、迟到时间的概念:迟到时间是指岩屑或泥浆从井底(或钻头位置)返出井口所需的时间2、迟到时间的理论计算:T=V/Q=π(D2-d2)/4Q×H公式的含义是指在一定井深的环空容积,在一定的排量下全部返出井口所需要的时间式中 :T---迟到时间,min; D---钻头尺寸或套管内径,m;d---钻具外径,m;V---井内环形空间容积,m3;Q---泵(泥浆)排量,m3/min; H---井深,m3、迟到时间的实测方法:实测迟到时间是在规定的井深间距内,在加钻杆后接方钻杆前将指示物(通常用染成黄色的砂岩或碎瓷块代表所钻岩屑,用玻璃纸代表泥浆)投入钻杆内,记下开泵时间,准确计算泵排量且在指示物返出井口前保持不变,准确观察记录指示物返出井口的时间两个时间之差即为指示物随泥浆循环一周的时间T1,然后再减去指示物在钻具内的下行时间T2(用理论计算),就得到了岩屑或泥浆的迟到时间,用公式表示为:T=T1-T2式中:T---迟到时间,min;T1---循环一周的时间;T2---下行时间=πd12/4Q×H;d1---钻具内径,m;H---井深,m4、录井现场测定迟到时间方法、循环周时间、下行时间与上行时间: 录井现场常用实测法测定迟到时间。

其方法是:选用与岩屑大小、相对密度相近似的物质作指示剂,如染色的岩屑、白瓷片等,在接单根时,把它们从井口投入到钻杆内循环周时间:指示剂从井口随钻井液经过钻杆内到井底,又从井底随钻井液沿钻杆外的环形空间返到振动筛处,开泵时间和发现第一片指示剂的时间差下行时间:指示剂从井口随钻井液到达井底的时间上行时间(即迟到时间):从井底上返至振动筛处的时间5、计算岩屑下行时间与上行时间(即迟到时间)公式:a、 下行时间计算:T0=πd02H/4Q式中:T0---某一井深的下行时间(min);d0---钻具内径(m) ; H---井深(m) ; Q---排量(m3/min)b、实用迟到时间公式:T实=T循-T06、迟到时间的修正:钻进过程中,实测迟到时间有一定的间距,在两次实测迟到时间之间,常因变泵等因素使泵排量发生变化而影响迟到时间,排量增大,迟到时间缩短;排量减小,迟到时间延长;因此可根据变泵前后环空容积不变的等量关系求出新迟到时间,即:T新=Q原/Q新×T原式中:T新---新的迟到时间(min);T原---原迟到时间(min);Q新---新排量(m3/min);Q原---原迟到时间(m3/min)。

第三节 岩屑捞取方法1、取样时间的确定:取样时间=钻达时间+迟到时间(1)岩屑上返过程中停泵(但重新开泵后排量不变):新取样时间=原取样时间+停泵时间(2)岩屑上返过程中变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