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航空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一篇:厦门航空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厦门航空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航空运输企业,历经27年的自我积累和发展,现拥有78架全波音系列飞机,成为国内中等规模航空运输企业截至2022年,厦门航空公司已连续盈利24年,取得了辉煌的经营业绩但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竞争日益加剧的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如何更加有效地抓住机会、避免威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弥补劣势,制定适合自身需求的可持续成长战略,是厦航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以下是对厦门航空的综合分析及对其作出的发展战略 一、厦门航空公司发展的劣势 1.国际航线较少公司明确提出国内为主, 国际为辅, 国际以东南亚、东北亚为主发展路线, 使厦门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线较少从厦门基地出发, 有到吉隆坡、新加坡、首尔、东京、大阪5条航线; 从福州基地出发, 有到吉隆坡、新加坡两条航线国际航线的稀少, 不仅不能实现对公司辅助发展的效果, 也不利于公司形成国际航空品牌 2.高级管理人才缺乏虽然公司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但是目前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仍然缺乏, 使得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
公司管理人员管理执行力下降, 安全管理不到位, 少数管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还需增强 3.福建基地市场依赖程度较严重成熟飞行基地的建立对航空公司的长远发展与运营极为重要厦门航空公司虽然经过25年的发展, 已经建立了厦门、南昌、天津和台湾等基地, 但是福建市场一直是厦门航空公司主要业务来源, 省外市场份额较少而福建基地市场的优势也逐渐弱化, 深圳航空、南方航空等也不断__对福建省市场进行竞争, 抢占客源 二、厦门航空公司发展的机会 1.我国经济稳定与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稳定且快速发展, 这对航空业的发展极为有利一方面,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以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前提, 而航空业又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部分, 航空业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2.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 消费意愿明显增强, 旅游消费总体上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预计到2022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 国内旅游将达到28 亿人次福建省旅游有武夷山、鼓浪屿、湄洲湾等著名景点, 尤其是针对武夷山景点, 厦门航空公司开辟了武夷山至香港、上海等多条航线。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厦门航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3.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与发展2022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这为福建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最佳的环境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 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 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厦门航空公司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也将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 4.台湾海峡两岸直航航班开通台湾海峡两岸发展迅速, 两岸直航航班的开通, 尤其2022年厦门航空公司在台湾设立分公司, 更方便了两岸同胞交流互访和旅游探亲, 航班客座率爆满, 公司不断增加航线与班次, 成为获利最多的航线之一 三、厦门航空公司发展面临的威胁 1.民航兼并重组浪潮对厦门航空的影响为了提升我国航空业的竞争力, 打造我国航空运输的旗舰企业, 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民航总局通过对全球航空业的分析, 对国内航空公司进行了兼并重组全民航由过去的三十多家航空公司兼并重组成为目前的8家, 国内三大航空集团垄断了民航70% 左右的市场份额,对国内市场形成了新的寡头垄断, 使厦门航空面临严峻的挑战 2.外国与民营航空公司的进入, 加剧了航空业的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民航业的对外开放,国外航空公司, 将目标瞄准需求相对旺盛的中国市场。
中国同110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航空双边协议, 全球已有九十多家航空公司飞往中国,航空市场的开放已不可逆转国外航空公司不仅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 其盈利能力也高于国内航空公司, 这使得国内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上受到严重挤压同时, 鹰联航空有限公司、奥凯航空有限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等15 家民营航空公司拥有一百余架飞机, 占有6% 左右的市场份额, 它们通过灵活的机制与先进的管理模式, 采用低成本战略, 对国内航空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 3.地面交通对航空运输的挑战高速铁路的陆续开通对航空业的影响明显,将对航空公司客源产生分流根据铁道部规划,我国将建成总长度1. 6 万公里的纵四横运专线; 至2022年高速铁路将全部覆盖我国东中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稠密地区规划中的北京至福州、昆明至厦门高速铁路, 以及杭州经宁波、福州、厦门至深圳的沿海城际高速铁路、沿海货运专线建设完成后, 将对厦门航空公司运输市场产生明显的分流, 主要体现在800公里以内的航段在今后3年中, 公司将有23个航段受高速铁路影响, 约占公司总座公里比重的22. 5% 四、厦门航空公司的发展战略 1.做好市场定位, 提升公司竞争力。
鉴于厦门航空的资金和规模有限, 机队、市场和网络不支持超优质航空的商务模式, 公司的发展模式介于超优质航空和低成本航空之间的商务模式, 即优质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应把握发展主旋律, 进一步明确优质的内涵:以旅客最关注的安全、准点、便捷为服务核心; 以软服务为增值手段, 创造特色, 提升品质; 以提高效率为运营重点, 实现成本竞争优势; 安全、质量、效益关键指标在行业内保二争一 2.降低成本, 提高成本控制力公司继续执行单一机型机队, “十三五”期间根据市场需求再估是否引进宽体机近期重点构建沿海经济带向全国辐射的航线网络雏形; 福建是对台的重要中转枢纽之一, 在两岸直航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借助南航等枢纽型公司的网络资源优势形成网络互补和延伸, 实现点对点运输与网络化运营的有机衔接, 争取到“十二五”末期形成连接全国各地到台湾和东北亚、东南亚相对完善的航线网络创新成本管理机制和方法, 建立并保持公司 成本优势, 提升公司成本竞争力 3.稳步发展, 提高市场执行力公司稳扎稳打, 控制风险, 落实优势市场战略,适应海西, 巩固发展提高福建抓住重点, 充实加强做足华东开拓市场, 适度布点华北中西潜在市场。
同时, 公司将继续保持略快于行业的运力增长速度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公司较快发展 4.提高服务意识, 建立品牌优势从旅客需求出发, 提供全流程便捷服务, 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 关注服务细节, 全力提升航班正点率和旅客满意度, 创造软服务特色, 进一步提高旅客的满意度, 建立品牌优势通过运行新开发的旅客服务信息系统、丰富机上配餐品种、加快头等舱休息室改造、协调机场地服礼遇以及注重高端客户个性化精品化服务, 提高沟通技巧与特情处置能力, 提高旅客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加强过程监督, 持续改进服务, 分解服务质量目标, 完善服务考评体系 5.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与建设正视公司在管理中存在的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 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与建设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加强飞行、机务、签派、信息等专业核心人才储备,优化人员结构, 招聘符合公司价值观的人员二是建立员工职业生涯开发与发展体系, 把企业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进行协调与结合三是改进完善绩效管理办法, 全面推行公司绩效管理机制与薪酬管理制度四是建立定期岗位流动机制,扩大公开选聘范围, 结合公司战略转型, 积极推动公司组织模式的转型。
6.构建企业文化竞争力构建具有厦门航空特色的企业文化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 对公司的服务品牌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宣传与管理, 做好品牌规划工作, 构建厦门航空品牌核心价值体系积极组织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培养员工团队意识, 增强员工的认同度与自豪感, 构建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7.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提升持续盈利能力积极推进营销体系建设, 着力提高总部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和精细管理能力, 着力提高各营销单位的执行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做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加强市场分析预测; 以优化资源为目标, 做好航线网络规划; 以运价管理为核心, 提升航班经营品质; 以产品设计为主线, 增强营销协同能力; 以网络直销为突破,加强销售力量; 以高端旅客为重点, 挖掘利润增长潜力; 以开拓市场为关键, 提升持续盈利水平 第二篇:厦门旅游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论文题目:厦门旅游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厦门旅游城市发展战略分析 1、城市的背景 厦门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
厦门地处太平洋西海岸,位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间,闽南三角洲的中心,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是5个经济特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5个沿海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联结点和“环太平洋经济圈”中一个重要经济点厦门市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首先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城市,是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结合的产物旅游业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国际旅游更能带来外汇收入,提高城市形象与国际知名度因此,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既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社会效益 基于此 我将从经济建设,交通运输,旅游资源,闽南文化,台胞侨胞这五个方面展开对厦门旅游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分析 2、经济建设 厦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全省1.3%的面积、6.3%的人口,完成了占全省14.6%的GDP、25.7%的财政收入、50.7%的外贸总额、67.5%的集装箱吞吐量,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地位更为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更大的潜力、更高的平台、更广的空间厦门还是海峡西岸最重要的信息港、金融港和高科技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地,是全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发祥地”,现今仍有十几家网络游戏公司,研发实力仍居全国前列;在音乐、绘画、文学、工艺美术、摄影、广告等文化领域人才荟萃。
厦门具有与周边创意产业占势地区(如台湾、香港)交往迅捷的地理优势,特别是与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有极大的合作和互补空间,有利于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的新门类、新产品、新市场其中,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资本的融合,信息设备制造业、软件开发业与信息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旅游业与休闲文化的融合等等,具有现实可行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厦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础2022年全市实现GDP总值2817.07亿元,增幅在全省九个设区市和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均居第一财政总收入739.46亿元,人均GDP达49887元在社科院发布的202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厦门的城市竞争力在所有内地城市中排名11同时,厦门具有较高的经济外向性和国际化程度在2022年世界银行公布120个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厦门位列第五 经济发展为国际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经济交流与投资上的人员往来为厦门发展国际旅游提供一部分客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厦门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塑造 3、交通运输 厦门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带之间的东南沿海厦漳泉闽南金三角中心位置,居于香港、澳门与上海航线的中心并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
此外,厦门远通日本、韩国以及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群岛,其区位条件优越同时,厦门交通运输发展较快,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带厦门国际航空港(高崎机场)是我国第四大客货运港截至2022年,厦门国际机场已开辟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