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两个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文字说明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二篇课文,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全文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第二部分为2——6自然段,第三部分为第七个自然段,以总分总结构叙写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西沙群岛重要的地理位置,总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地方;第二部分通过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分述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与富饶);最后一个部分总结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对于远离海洋的学生来说,理解描述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教授课文时也应该配上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亲身感悟西沙群岛各种海域生物的美丽和富饶,课前,也应该让学生搜索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4、6自然段是重中之重,对这两个自然段要讲得更细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选编 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和物产的富饶 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思维导图教学目标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词赏句,积累和发展语言3、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 激发学生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2)班识字方面:有基本的识字能力,遇到不认识的字音能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解决,我在预习上也有要求,生字方面要做到标音、组词、圈偏旁、说结构,在文中圈出生字;课文方面要做到标出自然段,尝试给课文分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大意,从而概括全文大意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完成生字预习要求以及课文标自然段要求,也有少部分学生是一点预习要求也没有做,所以在上课前,我会检查他们预习情况,课堂上讲解生字词,要求他们订正自己的预习,当堂完成生字词的作业老师,我这样的预习要求是否合理)阅读方面:三2班孩子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喜欢自己说出很多东西,尽管这些东西可能跟上课内容无关,可是他们喜欢在大家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他们敢踊跃发言,缺点是大部分学生都想别人听自己讲,都不太喜欢倾听别人的答案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多设计问题让学生讲,教师尽量少讲,每时每刻提醒学生学会倾听,我在努力做点。
而且因为能力不足、经验不够,很多以前该讲的知识点都忽视掉,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要补充我以前忽视掉的知识点我们班朗读水平相当低下,很大的部分因为我在课堂上比较少让他们读,我要改正自己的不足,尽管课堂再赶,也要保证孩子的朗读习作方面:我们班孩子模仿能力不错,只要在班上表扬了谁写作方面怎样好,孩子们在自己的作文上总会出现类似的句子,所以教学上,我会着重强调一些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式,让他们在课堂写下这样的句式,用上积累的词语,然后当场表扬好的学生,再让他们回家完成句式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美丽,领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把字放进词,会认、会读、会写,并理解21个词(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等方法)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读熟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2、阅读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总---分---总),精读第一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理解“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把词放在句子里,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第六单元的专题是什么吗?(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 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先随李白欣赏了波澜壮阔的长江,又和苏轼一同荡舟西湖,游览了风光秀丽的西湖今天,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我国的南部岛屿,去感受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对于祖国的西沙群岛,你了解多少呢?播放PPT课件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 教师板书课题,22《富饶的西沙群岛》,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富饶”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二、检查预习情况生字、词语的预习情况1、同桌互相认读2、带拼音读生字(播放PPT课件)3、去拼音读生字4、开火车跟读生词(播放PPT课件)5、齐读生词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课文可以分为多少个部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2--6自然段,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2、 尝试概况每个部分的大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 3、课文的整体结构(总---分---总 )四、精读课文1、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理解“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把词放在句子里,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
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家听2、阅读课外书30分钟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专题,以专题为主线,回忆了本组的开篇之作——两首古诗,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预习方法,因此,认读词语和初读课文可放手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即可检测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阅读目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西沙群岛是个富饶美丽的地方第4和第6段需要重点分析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和第一段首尾呼应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2、 练笔目标 联系实际,让学生交流他所熟悉的其他的祖国的山山水水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其中3、4自然段是重中之重)教学过程教学 过程 活动一1、 复习导入(1) 复习词语(2)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西沙群岛,感受它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活动二二、精读课文 精读第二部分(一) 请同学们读90页小话筒中的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可以用笔进行勾画。
然后同桌交流预设学生答案:海面(海水) 海底(珊瑚、海参、龙虾)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 (二) 师:作者在写海面时,主要抓住了什么来写?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海水 海水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你知道“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吗?指名回答 海水有哪些颜色呢?指名回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颜色美) 仅仅有这些颜色就五光十色了么?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搭配美)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呢?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水多美啊,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自然段是围绕着 哪句话写的?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找的真准,这句话也是全段的中心句,用曲线把它画下来,中心句可以概括全段的主要内容 是啊,海水真是太美了,你们想欣赏一下吗?(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张海水图片 ) 学生通过图片进一步感受海水的美 这么美的海水,我们该怎样读出它的美感呢?学生试读,交流读三) 师:欣赏了五光十色的海水,你们想不想去海底世界游览一番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用了几个自然段来写海底世界呢 ?(1)学生读三、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海底的哪些生物呢?谁想告诉大家?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珊瑚、海参、大龙虾、鱼(2)作者是怎样描写珊瑚的?学生交流读。
大屏幕出示: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齐读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写法?(总分)你能想象一下,还有的像什么吗?按照书中的句式鼓励学生进行想象描述师: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美丽的珊瑚呢?(多媒体播放海底的珊瑚学生配图朗读大屏幕上的这句话,比一比谁读得美3)海参、龙虾的表现又如何呢?指名读,哪个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参”是多音字懒洋洋”是什么意思?“威武”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师:真不错那么,怎样才能读出海参的懒洋洋、大龙虾的威武呢?教师范读,学生交流表演读想看看他们的样子吗?(欣赏海参、龙虾的图片4)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海底的鱼呢?指名读鱼的世界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呢?学生:鱼非常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大屏幕出示: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学生齐读这句话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播放群鱼图你喜欢作者笔下的哪种鱼?学生交流读并欣赏图片)(四)走出了鱼的世界,让我们走上海滩,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划词语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贝壳、海龟(五)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教师板书:鸟 不信,你们看。
播放群鸟飞翔图 谁能用一句话描述图片的内容?学生交流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谁想读这一段?指名读精读第三部分 师:我们欣赏了五光十色的海水,游览了有趣的海底 世界,拣了贝壳,看了海龟,也体会了鸟的天下的喧闹你能说说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吗? 学生回答: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生同读最后一自然段 首尾呼应,引导学生热爱西沙群岛,尊重保护大自然活动三三、品读全文西山群岛那么美那么富饶,我们能不能也美美的将全文有感情朗读一遍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活动四4、 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交流讨论其他祖国大好河山五、 作业:1、请大家把你喜欢的优美佳句积累下来 2、完成一课一练 3、阅读课外书30分钟6、 板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海水: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物产丰富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鸟 (树—鸟—鸟蛋—鸟粪— 树)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以课后问题为主线,边读书边思考学生的思维收放自如。
直观演示,学生不仅欣赏了珊瑚的样子,更重要的是体会了作者的描写方法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品读,以读促悟,并配有实景图,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引导,回归整体,整体把握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