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11 蟋蟀的住宅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言运用:体会作者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能自己提出问题思维能力: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审美创造: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课前解析】关注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从小喜爱昆虫,成人后利用大量业余时间观察、研究昆虫,五十六岁时法布尔用自己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一片荒地——荒石园,专门用来放养、研究昆虫在这块荒地上,法布尔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并写成了《昆虫记》《蟋蟀的住宅》节选自《昆虫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关注作者细致而持续的观察:作者的观察十分细致在阅读时,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住宅特点,发现作者对住宅描写的准确、细致通过发现蟋蟀挖掘住宅时使用的工具,体会作者把不易观察的细小工具和细微动作准确地写出,感受作者观察时的细致入微。
作者的观察是持之以恒的,通过记录时间的词语,了解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法布尔长期观察的情景,体会法布尔观察时的耐心、恒心及求实精神教学目标】1.认识“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3个字,正确读写“住宅、临时”等17个词语2.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3.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4.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教学重点】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教学难点】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课前准备】1.搜集法布尔和蟋蟀的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等13个字,正确读写“住宅、临时”等17个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品读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词句,体会文章准确而生动的表达,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
教学过程】一、质疑提问,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引导质疑: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题目是《蟋蟀的住宅》,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1:为什么是蟋蟀的住宅而不是蟋蟀的洞穴?预设2: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建成的?(出示课件3)教师:人类居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居住的地方叫“洞穴”这篇课文为什么作者把蟋蟀的巢穴叫作“住宅”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法布尔围绕蟋蟀的住宅到底写了哪些内容板书:蟋蟀的住宅)学生齐读课题2.教师过渡:这篇文章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谁来给我们介绍下这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和他的文学著作,以及文章的主人公蟋蟀?学生分享交流,教师相机补充出示课件4、5)教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好奇,同法布尔一同走进蟋蟀的住宅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开门见山,思考质疑,激发学生善于积累,广泛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二、自主识字,整体感知1.自读提示:自由大声朗读文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出示课件6)2.学生小组朗读文章,合作学习3.认读字词出示词语(出示课件7),多种方式朗读住宅 隐蔽 毫不可惜 慎重 住址 优良 挖掘 搜索 倾斜 骤雨 布置 抛出交流分享识字的好方法。
预设1:形声字识字:宅、隐、慎、址、搜、倾、置预设2:按翘舌音、平舌音:宅、慎、址、置、搜预设3:按前鼻音、后鼻音:慎、良、倾预设4:组词识记:倾-倾倒预设5:按字形字义识字,都有提手旁,表示手部动作:掘、搜、抛课文中的许多生字都集中在第二自然段,出示段落(出示课件8),指导学生读识字游戏,巩固读词出示课件9)(设计意图:自主随文识字,在读准字音,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对蟋蟀的印象,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4.指导写字出示本课会写字(出示课件10),学生认读,开火车组词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与书写要点,重点指导:(出示课件11、12)临:左右起笔高低一致左部第一竖短,第二竖长;右部上下大小相等,第三笔为点慎:注意“真”中间有三横,彼此间距相等卧:左短右长,左边第二笔为竖,不要写成竖折,右边竖的起笔和收笔应长于左边的“臣”较:左右起笔高低一致车”最后一笔横变提,右部上边的点与“父”的撇、捺交叉处在一条竖线上,重心才稳定5.提问:默读课文,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出示课件13)学生默读,教师巡视预设:住宅的特点、修建住宅的过程出示课件14)追问:哪些自然段讲了住宅的特点?哪些自然段讲了修建住宅的过程?预设:住宅的特点(2-6自然段)、修建住宅的过程(7-9自然段)。
三、理清脉络,了解特点1.教师过渡: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先勾画出表现出住宅特点的句子,再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出示课件15)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出示课件16)预设1:蟋蟀的住宅外部,隧道——排水良好,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预设2:蟋蟀的住宅的门——隐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预设3:平台——平坦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外部特点:选址——向阳倾斜、便于排水;样子——弯弯曲曲,大小适宜;环境——洞口隐蔽,平台平坦板书:住宅特点 向阳倾斜 便于排水 大小适宜)4.教师过渡:我们和作者观察了蟋蟀的住宅的外部,那内部有怎样的特点呢? 出示相关段落(出示课件17),引导学生体会蟋蟀住宅内部的特点: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板书:简朴卫生)5.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8):一个小小的洞穴居然有这么多的优点,这样精巧的设计,巧妙的构建,怪不得法布尔先生说——学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教师:请你将赞叹之情读出来出示课件19)学生朗读“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设计意图:梳理文章脉络,对文章整体了解,走进住宅,初识“伟大”,发现特点,想象住宅的内外结构,初步体会住宅被称作“伟大工程”的原因四、品读语言,感受细致1.提供范例,对比品味教师引导:作者对蟋蟀住宅特点的描写十分准确,比如以下这句话,老师将它改了改,请你对比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20)u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就像一座门u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点拨:一个“半”字,写出了住宅门洞的特点——既隐蔽、安全,又通风、便于进出这样的表达更准确,更清楚教师:通过这个“半”字,你还体会到什么?你能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吗?(出示课件21)预设: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蟋蟀住宅的洞口非常小,作者还能观察到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作者的观察很细致点拨:正是由于作者细致的观察,才能把住宅的特点写得这样准确、清楚提问:这样准确的表达和作者的观察有什么关系?(出示课件22)出示课文插图,点拨:瞧,蟋蟀洞口也就2-3厘米左右宽,而作者却发现“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让学生想象描述法布尔长时间俯身观察的情景,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精细,表达的标准2.自读勾画,合作交流引导:文中像这样写得准确,又体现出作者观察细致的地方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出示课件23)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体会感悟预设1: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蟋蟀的住宅原本就小,作者不但发现了这些洞穴,还观察到洞穴朝阳,而且是倾斜的这需要仔细且反复地观察才能发现预设2: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示课件24)“最多”一词十分准确,从中能够体会到作者一定是经过反复的观察,甚至是测量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的观察是耐心而又细致的提问:你能想象到法布尔观察蟋蟀住宅时的场景吗?学生体会想象,畅所欲言3.有感情地朗读2—6自然段,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设计意图: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想象作者观察时的情景,感受作者的细致与执着4.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5、26)5.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课文是按照蟋蟀住宅的特点,更明白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表达的准确性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去了解蟋蟀住宅建造的过程!(出示课件2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3.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初识“伟大”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脉络,找出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感受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今天我们再来阅读文章,找一找文中作者对蟋蟀的住宅的最高评价是什么?2.学生默读回顾,寻找答案:(出示课件28)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过渡:作者这样说仅仅是因为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吗?还有什么原因呢?让我们结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来看一看设计意图:链接上节课所学知识,温故知新,链接文章,引发思考,提高效率二、阅读体悟,聚焦“伟大”1.阅读思考:这座住宅的伟大还体现在哪里?(出示课件29)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①用“____”画出蟋蟀修建住宅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示时间的语句②结合这些时间,说一说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2.展示交流:①小组代表分享找出的蟋蟀修建住宅过程中不同阶段表示时间的语句,其他同学说一说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30)预设1: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得到的信息:这段时间用来挖掘住宅的重要部分预设2: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明天做一点儿。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暖和……得到的信息:长时间整修 教师追问:从这些带有时间的词句我们能发现什么?预设:法布尔观察蟋蟀是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时兴起板书:修建过程 时间漫长)教师总结:像法布尔这样长期的、不间断地观察就叫做“连续观察”②教师追问:(出示课件31)同学们,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么?预设:足和大颚教师相机圈画出插图中蟋蟀的足和大颚,加深学生印象③教师追问:(出示课件32)文中是如何描写蟋蟀的工具的呢?请你默读课文,快速找出关键词预设1:“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画出关键词柔弱教师总结:工具柔弱板书:工具柔弱)(出示课件33)预设2:“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画出关键词“简单”教师总结:工具简单④教师引导:那么,蟋蟀是怎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