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docx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2.83KB
约61页
文档ID:544880039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1/61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  鹰山记忆“无论是否分离,我们都要一起加油!有你们真好!”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备注在正数前面加“-”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性质(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性质(1)数a的相反数是-a(a是任意一个有理数);(2)0的相反数是0;(3)若a、b互  a为相反数,则a+b=0;若a、b互为相反数且a、b都不等于零,则1;  b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性质(1)a的倒数是(a≠0);(2)0没有倒数;(3)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若a与b互为负倒数,则ab=-1  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和联系  1(1)a与-a互为相反数;a与(a≠0)互为倒数;(2)符号上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  a数的符号相反;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3)a、b互为相反数→→a+b=0;a、b互为倒数→→ab=1;(4)相反数是本身的数是0,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

  绝对值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性质(1)数a的绝对值记作a;(2)若a>0,则a=a;若a<0,则a=-a;若a=0,则a=0;(3)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0.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可通过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若a<0,b<0,且a>b,则a<b.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其中1≤|a|<10,n为正整数,n=原数的整数位数-1  二、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  (1)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用数学语言描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相加若a>0,b>0,则a+b=a+b;若a0,b0,则ab=+a×b;若a鹰山记忆“无论是否分离,我们都要一起加油!有你们真好!”  第二章代数式总复习  一、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要求: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如a×b写成ab或ab;2、字母和数字相乘,数字应写在字母左边,如“4x”.当字母前的数字为1或-1时,将“1”省略不写;3、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把带分数写成假分数;4、在式子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分数写法来写;5、若式子中有“+、-”运算,式子后面有单位,则式子要用括号括起来。

  二、代数式的概念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algebraicexpression)单独一个字母或者一个数也是代数式  注意等式、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它们的两边都由代数式组成;注意代数式的书写格式以及是否加括号  三、单项式的概念像2a2、πr2、a2h这样的代数式,数字与字母只进行了乘法(包含乘方)运算,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monomial)特别地,单独一个字母或一个数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也就是与字母相乘的数叫作单项式的系数特别注意“系数”必须包括数字前面的符号,另外,当系数是“1”时,通常省略不写;系数是“-1”时,只写“-”就可以了  ★单项式的次数在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四、多项式的概念像xy2+8x2和2x5-5x2y+3xy-1这样,几个单项式的代数和叫做多项式其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个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多项式的次数如多项式2x5-5x2y+3xy-1共4项,次数分别为5、3、2、0,故该多项式的次数是五次,称为“五次四项式”。

  ★多项式的排列加法有交换律,故多项式x2+x+1有6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其中,像x2+x+1和1+x+x2这样的排列比较整齐,这两种排列的共同点是x的指数是逐渐变小或变大的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最高次项在最左边);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最高次项在最右边)  五、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步骤  1、确定同类项;2、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3、利用乘法对加减法分配率合并同类项;4、整理合并后的多项式(按降幂排列)  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合并同类项口诀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六、代数式的值像上面两个问题那样,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字母的值是负数,代入时应将负数加上括号;如果字母的值是分数,并要计算其平方、立方,代入时也应将分数加上括号;注意将乘号还原。

灵活使用整体代入法)))七、“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添括号”法则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注意添括号刚好和去括号的过程相反,添括号是否正确,可以用去括号去检验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总复习  一、基本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2、建立方程模型把所有要求的量用字母x(或y)等表示,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叫做建立方程模型  3、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即指数)是1,这样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4、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5、解方程求方程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二、等式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数学语言描述若a=b,则a±c=b±c;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除数或除式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数学语言描述若a=b,则ac=bc,a/d=b/d(d≠0);*传递性若a=b,b=c,则a=c(也称等量代换);*对称性若a=b,则b=a。

  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1、去分母(方程两边每一项都同时乘以最小公分母,不要漏乘!);2、去括号(注意符号问题;一个数乘以括号时,不要漏乘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3、移项(移项要变号,不移的项不变号一般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左边,把常数项移到等式右边4、化简(合并同类项)成标准形式ax=b;5、化系数为1(两边都除以化成标准形式时x的系数)  四、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  1、审清题意应认真审题,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问题所在  2、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时一般采用直接设法,当直接设法使列方程有困难可采用间接设法,注意未知数的单位不要漏写  3、找等量关系可借助图表分析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列出等式两边的代数式,注意它们的量要一致,使它们都表示一个相等或相同的量  4、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列出的方程应满足三个条件各类是同类量,单位一致,两边是等量  5、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方程的变形应根据等式性质和运算法则  没有学不好数学的人,只有不想学数学的人学习在于合适的方法+不断的付出,而不是一个人蛮干或者无所事事数学难题是对数学基础的升华,不是基础没用,而是你没有灵活运用。

你们的孔老师鹰山记忆“无论是否分离,我们都要一起加油!有你们真好!”  6、检验解的合理性不但要检查方程的解是否为原方程的解,还要检查是否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  义,进行取舍,并注意单位7、作答正确回答题中的问题  五、常见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1、和差倍分问题:  (1)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2)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2、等积变形问题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  2  (1)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底面积×高=Sh=rh(2)长方体的体积V=长×宽×高=abc  3、数字问题  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十位数可表示为10b+a,百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4、市场经济问题(以下“成本价”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指“进价”)(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2)商品利润率=  商品利润×100%(3)售价=成本价×(1+利润率)  商品成本价(4)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5)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6)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  x80%出售。

或者用标价打x折折后价(售价)=标价×计算  10  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1)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2)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3)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6、工程问题  (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2)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总量的和=总工作量=1(3)各组合作工作效率=各组工作效率之和(4)全部工作总量之和=各组工作总量之和  7、储蓄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利息税=利息×税率(目前,规定为20%注教育储蓄不收利息税)实得本利和=本金+利息-利息税  实得利息(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税=利息×(1-税率)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描述  一、如何收集数据(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法;(4)具体进行调查;(5)记录调查结果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各阶段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直观地比较它们的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统计图能形象地刻画数据:常用的统计图有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