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接管中国移动一级经营分析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8MB
约28页
文档ID:102410165
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接管中国移动一级经营分析系统--技术方案建议书.doc_第1页
1/28

技术方案建议书1. 概述 21.1. 项目概况 21.2. 背景分析 21.3. 建设范围 32. 总体解决方案 42.1. 总体研究理念 42.2. O域数据的理解 42.3. 总体设计架构 42.4. O域数据融合及应用 53. 存储数据架构设计 63.1. 设计要求说明 64. O域数据存储架构设计 74.1. O域数据的底层存储 74.2. 汇总架构设计 75. O域数据融合及应用设计 75.1. 应用指标梳理 75.2. O域数据融合设计 75.3. 应用实现 7 1. 概述1.1. 项目概况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接管中国移动一级经营分析系统,当前中国移动一级经营分析系统平台的主数据仓库就是传统数据平台和体系架构,仅存在比较成熟的B域(面向客户服务和业务管理的业务支撑系统)数据的抽样建模和专题建模,生成KPI、报表、专题分析等,为公司考核、总部领导的决策、各部门的管理提供了依据对于O域数据,还缺乏足够的了解以及处理能力相比于B域数据,O域数据主要为非结构化数据,数据产生的时间、周期、量级都与B域存在巨大差异与此同时,O域数据也存在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如果合理、高效的利用O域数据,就必须做好低层设计,通过前端快速收敛、后端精准建模实现大数据的快速精确消噪,得出用户、业务、数据的强相关性,完成对O域应用数据和支撑数据精准搭建数据架构、对跨库(如,与主数据仓库)或跨域(如,与B/O域)数据的融合、技术架构对O域不同数据特征的存储、管控及应用。

1.2. 背景分析运营商网内数据主要来源于业务平台、基础网络、支撑系统,包括O域(面向通信网络管理的运营支撑系统)、B域(面向客户服务和业务管理的业务支撑系统)、M域(面向通信网络管理的运营支撑系统)从数据来源及走向可以看出,这些数据包罗万象、体量巨大(可达几十个PB),存在各类数据内在相关性弱、密度价值低的问题经营分析系统(经分)建设运营十多年来,已成为运营商中最大的两级数据仓库系统面向总部、省公司和地市一线,服务于市场等多专业部门,发挥了“科学决策之器”、“精细化管理之器”、“针对性营销和客户挽留之器”的重要作用各省经分系统不仅在省内集中支撑了各部门、各地市的管理分析需求,还实现了与生产系统的互动,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将目标客户及其偏好主动推送到前台营业厅,支撑了针对性营销和客户挽留,提升了一线效率但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对用户的行为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O域数据作为运营商的数据源中与用户行为最为贴近的部分,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并被充分的利用,因此如何高效、充分的利用O域数据这个问题显得愈加迫切1.3. 建设范围Ø 2、3G网络架构、网络协议的梳理,及相关接口信息的理解包括但不限于2G:Gn、Gb、A、Gp、Gc;3G:lub、Uu、UE等数据,O域数据主要来源于用户行为,其产生的时间、数量、波动情况受用户行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大。

此外,O域数据在内容与使用场景上与传统经分所使用的数据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如果希望更好的使用O域数据,必须对其内容、结构、数量级等由充分的理解,以支撑后续应用Ø 4G网络架构、网络协议的梳理,及相关接口信息的理解包括但不限于LTE-UU、X2、S1-U、S1-MME等数据,4G网络相较于前两代网络有着更加先进的网络架构,有着更快的通信速度、更宽的网络频谱、更灵活的通信行为和更好的兼容性,随之而来的是其更加复杂的网络架构和网络协议和更多的信令数据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普及4G用户数量不断增多,4G流量也成为现网中的主要流量因此,对要对4G的网络架构、网络协议进行细致的梳理,对其接口信息进行深入的理解Ø O域数据的存储、汇总架构设计梳理目前系统O域数据加载、存储架构设计、汇总架构设计,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上层应用需求指标调研目前业界已较成熟稳定运行在系统O域数据的存储架构设计、汇总架构设计、融合架构设计并形成高效、低成本的数据架构方案Ø O域数据的应用及跨域融合以O域数据为基础,与B域、M域进行有机融合,更大程度的发挥数据价值主要考虑实现以位置信息为主的交通类应用2. 系统架构2.1. 系统概述OSS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and Support System)简称O域OSS是一个综合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同时也是真正融合了传统IP数据业务与移动增值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

OSS是电信运营商的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支持系统,它主要由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计费、营业、账务和客户服务等部分组成,系统间通过统一的信息总线有机整合在一起它不仅能在帮助运营商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运营支撑系统的同时帮助确定系统的发展方向,还能帮助用户制订系统的整合标准,改善和提高用户的服务水平 2.2. 2G、3G、4G网络架构、网络协议UE (User Equipment)1. UE是用户终端设备,它主要包括射频处理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协议栈模块以及应用层软件模块等.2. UE通过Uu接口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为用 户提供电路域和分组域内的各种业务功能.包括普通话音,数据通信,移动多媒体,Internet应用,如E-mail WWW浏览FTP等.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是无线网络控制器主要完成连接建立和断开切换宏分集合并无线资源管理控制等功能 具体如下: (1) 执行系统信息广播与系统接入控制功能 (2) 切换和RNC迁移等移动性管理功能 (3) 宏分集合并功率控制无线承载分配等无线资源管理和控制功能CN (Core Network)CN 即核心网络负责与其他网络的连接和对UE的通信和管理主要功能MSC/VLRMSC/VLR是WCDMA核心网CS域功能节点,它通过Iu_CS接口与UTRAN相连、通过PSTN/ISDN接口与外部网络PSTN ISDN等相连、通过C/D接口与HLR/AUC相连、通过E接口与其它MSC/VLR GMSC或SMC相连、通过CAP接口与SCP相连、通过Gs接口与SGSN相连。

MSC/VLR的主要功能是提供CS域的呼叫控制移动性管理鉴权和加密等功能SGSNSGSN 服务GPRS支持节点是WCDMA核心网PS域功能节点,它通过Iu_PS接口与UTRAN相连,通过Gn/Gp接口与GGSN相连,通过Gr接口与HLR/AUC相连,通过Gs接口与MSC/VLR ,通过Ge接口与SCP相连,通过Gd接口与SMS-GMSC/SMS-IWMSC相连,通过Ga接口与CG相连,通过Gn/Gp接口与SGSNSGSN的主要功能是提供PS域的路由转发,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鉴权和加密等功能GGSNGGSN提供数据包在WCDMA移动网和外部数据网之间的路由和封装GGSN主要功能是同外部IP分组网络的接口功能,GGSN需要提供UE接入外部分组网络的关口功能从外部网的观点来看,GGSN就好象是可寻址WCDMA移动网络中所有用户IP的路由器,需要同外部网络交换路由信息Gi接口Gi接口是GPRS与外部分组数据网之间的接口(在GPRS网络中GGSN与PDN接口 ),同时也是终端IP地址在外部数据网络的呈现点GPRS通过Gi接口和各种公众分组网如Internet或ISDN网实现互联,所有用户和控制平面的功能都基于终端IP层之上来处理,所有3GPP范畴的终端移动性能终结在Gi接口前处理,在Gi接口上需要进行协议的封装/解封装、地址转换(如私有网IP地址转换为公有网IP地址)、用户接入时的鉴权和认证等操作。

由于GPRS可以支持各种各样的数据网络,故Gi不是标准接口,而只是一参考点Gn接口 Gn接口是同一PLMN中SGSN与SGSN间以及SGSN与GGSN间的接口为Gn接口(在GPRS网络中SGSN之间的接口)该接口协议支持用户数据和有关信令的传输,支持移动性管理(MM),该接口采用的为TCP/IP协议Gn提供数据和信令接口,在基于IP的骨干网中Gn(及Gp)接口使用GPRS通道协议(GTP)GPRS隧道协议(GTP)在GPRS网络中的各GSNs间的Gp和Gn平台上都有定义Gb接口 SGSN与BBS间的接口为Gb接口(在GPRS网络中SGSN与BSS接口)通过该接口SGSN完成同BSS系统、MS之间的通信,以完成分组数据传送、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方面的功能该接口是GPRS组网的必选接口该接口协议即可用来传输信令和话务信息通过基于帧中继(Frame Relay)的网络业务提供流量控制,SGSN同BSS之间可以采用帧中继网进行通信,也可以采用点到点的帧中继连接进行通信支持移动性管理功能和会话功能,如GPRS附着/分离、安全、路由选择、数据连接信息的激活/去活等,同时支持MS经BSS到SGSN间分组数据的传输。

A 接口是BSC 与MSC 之间的信令接口A1 接口主要用于传送 BSC 与MSC 之间的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的信令消息它是国际规范中的一个标准接口 Gp接口Gp接口是GPRS网络间接口,是不同PLMN网的SGSN之间采用的接口,在通信协议上与Gn接口相同,但是增加了边缘网关(BG,Border Gateway)和防火墙,通过BG来提供边缘网关路由协议,以完成归属于不同PLMN的GPRS支持节点之间的通信 Gc接口Gc接口是GGSN与HLR之间的接口,当网络侧主动发起对的业务请求时,由GGSN用IMSI向HLR请求用户当前SGSN地址信息由于移动数据业务中很少会有网络侧主动向发起业务请求的情况,因此Gc接口在移动数据业务中作用不大Uu口控制面协议栈从垂直纵向来看,Uu接口分为接入层(AS)和非接入层(NAS)接入层通过如下业务接入点(SAP):通用控制(GC)、通告(Nt)、专用控制(DC)为非接入层提供业务Uu接口分为三个协议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层2进一步分为下述子层:媒体接入(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和广播/多播控制(BMC)。

层3和层2的RLC子层分为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PDCP和BMC子层仅存在于用户平面在控制平面,层3分为不同的子层最低层为无线资源控制(RRC),它位于接入层,与层2接口,终止于UTRAN而更高层信令,如移 动性管理(MM)和连接管理(CM)属于非接入层Iub接口协议Iub接口协议栈包含3个协议平面,分别是无线网络控制平面、传输网络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分别对应3个协议的信令流程,即NBAP、ALCAP、Iub FPFP所承载的协议包括无线资源控制,包数据集中协议等这3个协议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无线网络控制器发起传输信道管理或者无线连接管理相关过程的时候,是通过NBAP协议的相关过程来实现,比如Common Transport Channel Setup,Radio Link Setup,Radio Link Addition等但同时需要对用户平面链路进行分配或删除,在Iub接口上,用户数据(FP)通过ATM结构中的AAL2传送,此时需要建立控制机制,ALCAP定义了与用户面建立、释放传输承载的方式,因此需要ALCAP协议来完成这些操作LTE层结构左边端口LTE-Uu,右边端口S1-MME控制平面不包含IP报文压缩功能,RRC协议主要起到对底层的控制功能和信令传输功能。

S1接口1.采用SCTP/IP协议栈结构2.SCTP协议延续了TCP协议的特点,保证所需要的信令安全传输,其中多流处理容易实现网络冗余传输,避免头行阻塞、多重寻址3.相比较UMTS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