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导言或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 导言和绪论只用于学术类著作; 导言或绪论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绪论:亦称导言,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关于《绪论》】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界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自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22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后又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比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海军勘探船“比格尔号”,环球旅行路线图,达尔文环游世界时观察到的龟和鸟类,第一部分(第1-4段): 交代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提早发表的原因,说明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以及向提供过帮助的自然学者致谢第1段,概述了《物种起源》一书的写作经过,主要说明关于物种进化的理论不是“轻率地下结论”,而是经过二十多年的考察、实验、研究,审慎地提出来的第2段,说明《物种起源》之所以早日发表的两个原因第3段,说明《物种起源》并不是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的全部内容,而是内容摘要内容不完备,论点依据的事实和参考资料也不能详尽刊出因此,错误之处是不可避免的第4段,向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自然学者尤其是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谢意★筛选出能概括前4段主旨的中心句,段1:“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段2:“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 段3:“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 段4:“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辨析选择题,第5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 ) A、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B、“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 C、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B,第二部分(第5-9段): 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批判神创论,同时阐明他的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第5段,(1)根据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胚胎关系、地理分布、古生物学的证据等事实,可以作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结论 (2)地球上的生物是有共同祖先的,不同物种是进化的达尔文认为,一般博物学家把生物进化、变异“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达尔文用啄木鸟、槲寄生的事例来说明,引起生物进化变异,“条件”是重要的,但若和有机体本性比较,仅属于次要地位第6段的意思是,为了解决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问题,达尔文采用了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方法,即科学实验的方法达尔文认为这是他能够了解动物变异原因的最良好、最可靠的方法第7段说明著作前三章讲述的内容,主要观点是生物之所以进化,一是由于生物“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二是由于人工选择,这是更为重要的,因为“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培育出新种来。
第8段概括说明第四章以后各章的主要内容,分别是“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转化的困难,“本能”,“杂种”问题,“地质记录”的不完全,以及生物通过时间在地质上的连续,通过空间的地理分布,生物的分类或亲缘关系和全书的最后结论等第9段主要有以下三点意思:一是 “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创造论”在事实上不能成立;二是达尔文申明“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三是指出“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理解重要句子,疑难句子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打动 这是个长单句,分析时要化繁为简 主干:我被事实打动(事实”指什么?) 它告诉我们作者展开物种起源研究的出发点和时间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这是一个复句,表意更为丰富 “关于‘物种起源’”,说的研究对象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是思考的对象,也就是研究所凭借的事实。
“对于……事实加以思考”,可以概括为“研究物种起源的方法 “物种不是被……传下来的”这是对物种起源的推断,也是物种起源的基本观点这里也别强调“物种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主要是针对“神创论”而言的 这句话可以概括为:介绍了开展物种研究所凭借的事实、方法以及研究结论搜集 思索 了解,耐心、任何(各种),也许、一些,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大家试着筛选出相应的词语 ①写作前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②搜集过程中的关键: ③说明了估计的谨慎:,达尔文教你如何写作,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这个句子有杂糅之嫌,请你浓缩主要成分,再改动一个字,消除之 (去掉“所”或者将“被”改“为”) 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当时”有什么含义? (说明现在认识上有了变化),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 “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个短语有什么限制意义? (肯定它的正确性,又含有不全面性) 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虽然不完备”这个短语有什么意义? (反映实事求是的诚实态度,表现作者行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至少是可能的”限制语有什么作用? (强调而不偏激) 我毫不怀疑地主张,许多自然学者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的观点——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些属于所谓同属的生物都是另一个并且一般是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代,这与任何一个物种的公认的变种是该物种的后代,是同样的情形 这段话可以给我们提供出哪些信息? (作者过去相信每一物种都是被独立创造的;现在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 整理成书的过程——刻苦钻研的精神 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 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的态度 物种由演变而来——严肃认真的态度 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的精神 家禽变异的作用——尊重事实的态度 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的决心,达尔文的名言,1、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
2、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再普通人之上 3、我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科学的爱好;思索问题的无限耐心;在观察上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4、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5、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6、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们都是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