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劳动法》第2章练习题 最新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KB
约3页
文档ID:102568007
《劳动法》第2章练习题 最新_第1页
1/3

第2章练习题一、单选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的时间是在劳动者年满(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2.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是(   )A.文艺单位B.边远地区企业C.体育单位D.特种工艺单位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劳动行为与事件B.劳动行为C.劳动行为与物D.事件4.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年满(   )的劳动者A.12周岁未满16周岁B.14周岁未满16周岁C.14周岁未满18周岁D.16周岁未满18周岁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除特种行业外,我国的最低就业年龄为(   )A.14周岁B.15周岁C.16周岁D.18周岁6.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7.某公司员工因打架滋事,经理决定将其调离原来的部门,该事项对公司与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影响是(   )A.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B.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C.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变更D.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中断8.下列关于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A.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B.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C.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D.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可以分割的,如退休人员9.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B.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D.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从属性10.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 D.20周岁11.下列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间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用工之日起 B.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C.自劳动合同鉴证之日起 D.自录用通知到达劳动者之日起12.作为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权利,并在下列各项劳动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B.休息休假权C.劳动就业权D.获得报酬权13.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   )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D.劳动法律事实14.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法律规范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B.劳动法律规范本身不产生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事实产生劳动法律关系D.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15.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   )A.10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16.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从事的工作有(   )A.文艺工作 B.个体经营活动C.建筑工作 D.餐饮服务工作17.下列选项中对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可以由他人代理B.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C.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D.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二、多选1.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的用人单位包括(   )A.文艺单位B.体育单位C.特种工艺单位D.兵工厂2.劳动法律关系包括以下要素(   )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D.劳动法律事实3.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力包括(   )A.平等就业权B.报酬请求权C.自主择业权D.报酬支配权E.集体协商权4.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有(   )A.完成劳动任务B.提高职业技能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5.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有(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隶属性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D.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6.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变更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变更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B.违法行为不会导致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C.劳动者死亡会导致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D.女工因为怀孕,不能从事原工作被调到其他岗位从而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7.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的劳动者必须具备(   )A.有固定的住所B.具有所在国国籍C.劳动权利能力D.劳动行为能力8.下列权利中属于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包括(   )A.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B.结社权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D.集体协商权9.不属于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有(   )A.律师事务所文员B.现役军人C.农业劳动者D.与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10.根据我国《宪法》、《劳动法》等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包括(   )A.自主择业权B.接受职盘培训的权利C.结社权D.参与单位重大事项决策的权利1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包括(   )A.自主择业权B.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C.结社权D.民主管理权12.在国际劳工组织的会议上,各国代表团成员中必须有(   )A.专家代表 B.政府代表C.工人代表 D.雇主代表13.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件包括(   )A.劳动者死亡B.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是宣告死亡C.战争、动乱D.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事件所做的裁定与判决三、名解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22.劳动法律关系23.劳动法律事实4.劳动关系25.劳动就业权6.劳动法中的劳动者四、简答1.简述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

2.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3.简述我国劳动者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务4.简述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5.简要说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五、论述1.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2.试述我国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及其特征六、案例1.某科研所为了将其生产的科研产品推向市场,登报以广告形式寻找推销产品的合作者待业人员李某与该所签订了推销协议其中规定:李某帮助推销该产品,按销售价格的20%提成;除推销产品及其费用外,双方不发生其他关系其后该所不按协议支付李某该得的提成因此,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该所按约支付20%的提成但法院不予受理,认为此案属于劳动报酬纠纷,应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办理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对仲裁不服时,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问:(1)李某与该科研所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还是劳务关系?(2)结合本案说明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3)法院对本案的处理程序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同的学习内容,预习作业也有差异概念型内容可采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预习,计算型的内容可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进行预习,空间图形内容可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预习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