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同异性结婚的后果及危害马克思说:没有爱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按理说结婚是双方感情升华的必经之路,也是人类繁衍子孙的合法方式可以说:好的婚姻可以带来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社会稳定但随着社会进步,妇女独立,对婚姻的稳定性影响越来越大社会上离异、单身、重组家庭、同居等现象越来越明显,是多元化生活的必要表现 同性恋作为一种正常现象最近几十年越来越给全世界普遍认可和接受,这是对传统婚姻方式的冲击在目前我国同性婚姻尚未受到保护,因此,同性恋在过去一直隐藏和掩盖,同异性结婚就是主要方式 但在当今社会,婚姻生活已经相对不稳定和趋向多元化,这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人们对感情的要求,婚姻的位置同过去的要求完全不同同性恋在今天不是新鲜事物,多少也已经被社会接受和部分认同,很多国家甚至允许同性恋者结婚,而不允许同性婚姻的国家里多数同性恋者会选择独身,很少介入异性婚姻在目前环境下同性恋仍采取婚姻的方式掩盖身份,或者迫于无奈而进入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可以预料的人生悲剧,社会悲剧中国就有着太多不一样,其中的“传宗接代”和“男大当婚”是横在人数众多的男同性恋者面前的大山,现实中的冷言热语要回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舆论要面对,所以很多男同性恋者选择与女性结婚,目的只有一个:掩人耳目。
同性恋同异性结婚的后果及危害: 1、违背天理,从感情和肉体上无法相互吸引,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被迫生活在一起寓情于理都不可理喻各自的痛苦不言而喻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也就是明显的死亡婚姻同性恋不可耻,牺牲另一个人的幸福来掩盖自己的行为和取向,很可耻 2、形成一种悲惨的群体:同妻人群的悲剧人生无辜伤害不知情的女人在不知情或情况下结婚形成的一个人群无法享受肉体及情感的满足,还要承担家庭婚姻的责任和义务,在无希望甚至绝望的情况下无奈地生活;充满怨恨的一群人有些人抱着死亡的婚姻几十年,如果不愿清醒和脱离,整个一生都比较悲惨大多数同妻的悲剧与痛苦始于婚礼每个女人都期待穿上婚纱与心爱的人走上红毯,成为新娘是所有女人少女时代的美好憧憬然而阴差阳错成为“同妻”,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幸和痛苦,没有正常的生活,还要极力讨好和挽留丈夫,得不到认同和关怀,还要为潜在的某些疾病心惊胆战,婚姻不是幸福,而变成了折磨丈夫的冷漠、无情、无性、冷暴力甚至家庭暴力,和惊恐、忧虑、绝望交织在一起,又羞于向亲朋友诉说,只能默默承受,只能自欺欺人地期盼有一天丈夫回心转意,这样的婚姻真的是悲剧 3、给后代带来心理伤痛。
一些人借婚姻隐瞒身份,多是为了传宗接代,养育后代但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成长期间心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双方分手、反目为仇、貌合神离等现象都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孩子; 4、必然有隐瞒真情的现象,对亲戚朋友欺骗,带来家庭社会关系,性和复杂性 5、无经济能力的一方带来经济负担,很多同妻没有生活能力,结婚后依赖男方,成为成为经济精神感情的重大包袱 6、其他一些难以预料的各种不同现象事实也证明,如此婚姻百害而无一利 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值得社会学家深入探讨:比如:全社会接受面对;普及同性恋基本知识社会不存在不平等,不存在歧视;实现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媒体等机构以客观的态度报道真实情况,不是片面地,表面地单纯报道负面新闻,导致社会对存在偏见同 性 恋 者 婚 姻 关 系 的 社 会 学 问 题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 ,我国大多数同性恋者最终都会有异性婚姻 ,或是男女同性恋者缔结互助婚姻关系 以婚姻功能为视角 ,对同性恋者的异性婚姻 、互助婚姻 、同性婚姻等婚姻关系的社会影响及其合理或非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 ,使社会公众对同性恋人群的看法更加客观 根据 《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3 版 (CCMD -3) 》的定义 ,同性恋是指“ : 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 ,包括思想 、感情和性爱行为 ;对异性缺乏或减弱性爱倾向 ,也可有正常的性行为”。
根据国外研究估计 ,同性恋者占全体居民3 %4 % ,世界上至少有 1 亿人是同性恋者[1 ] 我国到目前为止没有相关的统计数字 ,而按上述比例估计 ,我国同性恋人群的规模应在 3 600 万~4 800 万之间 据长期致力于同性恋相关研究的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估计 ,大陆 15 岁至 65 岁的同性恋人数约在 3 000 万 ,其中男性 2 000 万 , 女性 1 000万[2 ] 本文将以婚姻功能为视角 ,从同性恋者选择异性结婚的原因出发 ,对同性恋者的异性婚姻 、互助婚姻 、同性婚姻等婚姻关系的社会影响及其合理或非合理性进行讨论1 婚姻的定义及其功能婚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它是同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男女两性相结合的社会形式 卢梭认为 ,婚姻是人类关系最甜蜜的结合 ,也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契约 通常 ,婚姻的功能主要有 :经济功能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情感功能 、纽带功能 、合作功能 、再生产功能和约束功能等八大功能: (1) 经济功能 ,包括婚姻关系中的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等方面 ; (2) 生理功能 ,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性的满足 ; (3)心理功能 ,在婚姻中获得归宿感和安全感 ,获得心理支持 ; (4) 情感功能 ,指婚姻提供给我们幸福感 ,提供情感交流 ; (5) 纽带功能 ,指通过婚姻这种形式 ,把不同的政治集团或者家族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 (6) 合作功能 ,指婚姻的男女双方在家庭生产上进行相互帮助 ,相互扶持 ; (7) 再生产功能 ,即婚姻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配对 ,有生养下一代的功能 ; (8) 约束功能 ,婚姻是性生活对象的固定配置 ,夫妻性生活的对象只能是彼此双方 ,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不得随意发生性关系 。
2 同性恋者选择异性婚姻的原因李银河提出“ , 在西方只有约 1/ 5 的男同性恋者是已婚者 ,女同性恋者当中的已婚者占 1/ 3 ,而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 ,有的已经结婚 , 有的正准备结婚 , 真正准备终身过独身生活的极少”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类 :2. 1 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几千年以来 ,儒家文化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孝道文化 ,对我们中国人的婚姻 、家庭观念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 ,多子多福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等儒家孝道思想深入人心 成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 ,若仍单身 ,会遭受来自社会文化的强大压力 我国的家长普遍把子女的婚姻当成自己的责任 ,积极督促 、帮助 ,甚至强迫子女建立婚姻关系 对普通青年而言 ,步入结婚殿堂是一件幸福且令人激动的事情 但对于同性恋者而言 ,随着年纪的增长 ,父母的催促 、周遭好奇的眼神 ,带给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再则 ,婚姻的再生产功能也是很多同性恋者选择异性婚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 坚持自己的性取向 ,哪来的孩子 ? 想要有孩子就必须和异性结婚 2. 2 掩饰性取向数千年来 ,我国文学作品中对同性恋的描述多以公子王孙为对象 ,似乎在上流社会中 ,对同性恋行为持默许的态度 ,但民间一直将它视为一种非道德的可耻行为 。
因此 ,国内同性恋者的性活动几乎均处于隐秘或半隐秘状态 同性恋者基本上是在异性恋家庭成长的 ,自小就受到异性恋主流文化熏陶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会逐渐觉察到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性取向 ,多少会产生情感 、心理的焦虑 这可能使他们对自己涉足的性行为感到恐慌 、迷茫 ,自然而然地会对自己的性倾向予以隐瞒 、掩饰 ,比如假装对异性很感兴趣 ,在人前大肆谈论异性 ,而最直接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异性恋爱 、结婚 ,只要结了婚 ,很少再有人怀疑 一些同性恋者对自己的性取向有着明确而清醒地认识 ,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 ,选择异性结婚完全是应父母的要求及掩饰自己的性取向 而婚后 ,他们却又想出种种方法来使得自己的婚姻破裂 ,比如冷落自己的伴侣 ,对其不闻 、不问 、不管,刻意制造夫妻矛盾等等 ,最终恢复单身的自由生活 从此 ,周围的人都以为他们是受到了婚姻的创伤而选择单身 ,自然也不再怀疑他们是同性恋者 2. 3 衰老 、感情孤独的需要和普通的男女关系不同 ,对同性恋而言青春更是无价 ,在同性性关系中 ,体貌特征 、年龄 、身高 、体重是交友的首要条件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开始衰老 ,魅力大打折扣 ,交友变得越来越困难 ,且周围的同龄人逐渐步入婚姻殿堂 ,他们越发觉得孤独 ;相对于异性恋主流群体而言 ,同性恋者的择偶范围比较窄 ,交友方式比较单一 ,也局限了同性恋情的发展机会 ;再则 ,同性恋者之间爱情承受的社会压力要大得多 ,不被家人 、亲戚、朋友认同 ,完全 “ 地下活动”。
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同性恋者爱情的成功率 一些同性恋者屡遭感情挫折后 ,对同性恋情心灰意冷 ,最终放弃自己的追求 ,开始考虑和异性结婚生子 ,却父母的心愿 3 同性恋者异性婚姻关系的社会影响文中提到的同性恋者异性婚姻关系特指同性恋者和异性恋异性所缔结的婚姻关系 同性恋者选择异性婚姻 ,更注重的是婚姻的再生产功能 、纽带功能 、经济功能 ,而对于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情感功能 、合作功能 、约束功能则比较排斥 3. 1 合作功能缺乏 ,婚内知情权与隐私权冲突明显在同性恋者的异性婚姻关系中 ,夫妻双方互相帮助 、扶持甚少 ,而婚内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却相当明显 婚内知情权包括人身知情权和财产知情权 ,而人身知情权又包括健康 、教育 、定居 、交往 、职业等 婚内隐私权是指婚姻任何一方享有的个人信息不被他方非法获悉和公开 ,个人生活不受对方非法干扰 ,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对方非法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利 ,并不因婚姻关系的建立而消亡[5 ] 和普通夫妻一样 ,婚姻关系中的同性恋者及他们的伴侣双方均有隐私权和知情权 ,一方面有权隐瞒自己的隐私 ,另一方面又欲知对方的情况 同性恋者的性取向 、性癖好等在婚前均属于个人隐私 ,而一旦与异性结婚 ,作为婚关系的一方 ,同性恋者有义务向自己的伴侣坦白自己的性取向 ,而其伴侣也有权知晓自己爱人的性癖好。
而事实上 ,同性恋者选择异性结婚却别有用心 ,绝大多数同性恋者在结婚之前并未将自己的性取向如实相告 ,其伴侣完全是在被隐瞒的情况下步入婚姻的 ,这种婚姻关系缺乏合作精神 3. 2 约束功能弱化 ,同性恋者难尽忠实义务婚姻的约束功能要求夫妻性生活的对象只能是彼此双方 而同性恋者在婚后仍然要千方百计掩饰、隐瞒自己的性取向 ,一方面要努力维持婚姻关系 ,另一方面由于本身性取向指向同性 ,从而他们难以实现对婚姻的忠实义务 (狭义上的婚姻忠实义务指配偶性生活的排他专属义务) 一些同性恋者对其异性伴侣没有兴趣 ,缺乏关心 ,且依然和其他同性恋者有频繁的性接触 ,他们在婚姻 、情感和生理欲望上难以平衡 ;有些则干脆夫妻言明各不相干 这种婚姻关系因为同性恋者的隐瞒和欺骗 ,并没有真正起到约束作用 同性恋者极易通过异性性行为将 HIV 传播开来 ,成为 HIV 传播的桥梁人群 而其异性伴侣则很有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3. 3 生理功能丧失 ,异性恋者婚内性权利被侵犯婚姻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性的满足 性 , 者少有生理欲望 ,在他们的异性婚姻关系中性的数量和质量大打折扣 ,有些甚至根本没有性生活 。
一些男同性恋者一旦妻子怀孕生子以后 ,就再也不和妻子发生性关系 ,有些则以各种理由拒绝妻子的性要求 ,有些甚至用卑劣手段使妻子性冷淡 有些妻子对于丈夫的冷漠显得无能为力 ,反而以为是自身魅力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