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力容器管理氨制冷压力容器与管道

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44KB
约20页
文档ID:138865922
压力容器管理氨制冷压力容器与管道_第1页
1/20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氨制冷压缩机 ……………………………………………………………………………………………14.1 活塞式氨制冷压缩机 …………………………………………………………………………………14.2 螺杆式氨制冷压缩机 …………………………………………………………………………………35 氨制冷压力容器与管道 …………………………………………………………………………………75.1 氨制冷压力容器 ………………………………………………………………………………………65.2 氨压力管道及管理 …………………………………………………………………………………125.3 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阀门的安全使用管理 …………………………………………………146 其它设备 ………………………………………………………………………………………………156.1 安全防护装置 ………………………………………………………………………………………156.2 安全操作 ……………………………………………………………………………………………166.3 充氨操作 ……………………………………………………………………………………………177 安全设施 ………………………………………………………………………………………………178 安全管理体系 …………………………………………………………………………………………188.1 组织 …………………………………………………………………………………………………188.2 人员 …………………………………………………………………………………………………188.3 文件和记录的要求 ……………………………………………………………………………………19前 言为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确保氨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条文本规程为首次制定本规程由北京制冷学会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制冷学会、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唐俊杰、徐庆磊、李鹏、孙大琪、李立元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氨制冷装置的操作、运行、维修和管理的安全技术规程,适应于采用氨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T 7778—2001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GB 9237—2001 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T 18517—2001 制冷术语SBJ 12—2000 氨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4750—2003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制冷装置 refrigerating plant制冷机和耗冷设备的整体包括全部管路、附件、控制设备、耗冷设备,它们通常是与制冷剂及载冷剂相接触的3.2 制冷系统 refrigerating system含有制冷剂的部件通过内部互相联接,组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回路,制冷剂就在这个回路里循环吸热和放热。

3.3 制冷压力容器 pressure vessel of refrigeration制冷系统中承受制冷剂流体压力的密闭容器3.4 制冷压力管道 pressure pipe of refrigeration输送制冷剂流体的承压管路及其组成件4 氨制冷压缩机4.1 活塞式氨制冷压缩机4.1.1 安全防护装置4.1.1.1 氨压缩机必须设置高压、中压、低压、油压差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一经调整、校验后,应做好记录并铅封,并不得随意调整4.1.1.2 氨压缩机冷却水系统应设断水保护装置4.1.1.3 为防止氨压缩机湿冲程,应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贮液器、中间冷却器上设液位指示、控制、报警装置低压贮液器设液位指示、警报装置4.1.1.4 氨压缩机联轴器或传动皮带等转动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防护罩4.1.1.5 每台氨压缩机的吸汽侧、排气侧、中间冷却器,均应装有氨压力表4.1.1.6 每台氨压缩机都应单独设置电流表,应有过载保护装置4.1.1.7 氨压缩机应设有电压表,并定时记录电压值当电网电压波动接近规定幅度时,应密切注意电流变化、电机温升,防止电机烧毁4.1.1.8 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密封器端应设置温度计,以便观察和记录制冷装置的运转情况。

4.1.1.9 在氨压缩机的排气管道上,应设置止回阀,以避免制冷剂倒流4.1.1.10氨压缩机上的高压安全阀在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1.5MPa时应自动开启;双级压缩机低压机(缸)上的中压安全阀,当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0.5MPa时,应能自动开启,以保护氨压缩机 4.1.2 活塞式氨压缩机的安全操作4.1.2.1 活塞式压缩机的开机、停机等正常操作,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4.1.2.2 氨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应符合出厂说明书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应按照下列条款进行4.1.2.2.1 氨压缩机的油压应比曲轴箱内的压力高0.14-0.3 MPa;4.1.2.2.2 曲轴箱内的油面,当为一个视孔时,油面应保持在该视孔的1/2处;当为两个视孔时,应保持在下视孔的2/3到上视孔的1/2范围内油温最高不应超过70℃?,最低不得低于44℃;4.1.2.2.3 氨压缩机高压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4 MPa,压缩比不大于8;4.1.2.2.4 单级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80℃-140℃,双级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80℃-120℃;4.1.2.2.5 氨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非正常的温升现象, 轴承温度不应过高, 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滴油量不应超过1滴/分-2滴/分; 4.1.2.2.6 氨压缩机在运转中,气缸、曲轴箱内不应有异常声音;4.1.2.2.7 气缸冷却水套的进出水温差为3℃―4℃;4.1.2.2.8 吸气管道霜结至压缩机吸气阀法兰处为宜;4.1.2.2.9 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高4℃―14℃。

4.1.2.3 当库房内热负荷突然增加或系统融霜操作频繁时,要防止氨压缩机发生湿冲程4.1.2.4 当湿冲程严重而造成停机时,应缓慢加大气缸水套和油冷却器的水量,防止气缸水套或油冷却器冻裂为尽快恢复其运转,可在氨压缩机的排空阀上接橡胶管,延至室外水池内,将机器内积存的氨液通过排空阀放出必要时可用人工驳动联轴器,加速进程4.1.2.5 当氨压缩机间室温达到冰点温度时,氨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应将气缸水套和曲轴箱油冷却器内的水放出4.1.2.6 将配组双级压缩机调换为单级运行,或将运行中的单级压缩机调换为配组双级运行时,须先停机,调整阀门,然后才能按操作程序重新开机严禁在运行中调整阀门改变运行方式4.1.2.7 配组式双级压缩,在运行中无论压缩机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必须先停止低压级压缩机的运转,然后再停止高压级压缩机的运转4.1.2.8 禁止向氨压缩机吸气管内喷射氨液4.1.2.9 活塞式压缩机所使用的润滑油,应符合GB/T16630—1996“冷冻机油”中的有关规定由制冷系统中放出的冷冻油,必须经过严格的再生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  4.1.3 活塞式压缩机的检修4.1.3.1 检修的时间和内容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没有要求的应按下列条款进行:4.1.3.1.1 根据压缩机的累计运转时间和压缩机的完好状况,定期对压缩机进行检查、小修、中修和大修;4.1.3.1.2 当压缩机运转3000小时―4000小时后,应进行小修,内容为拆卸活塞连杆组件,更换活塞环,拆卸气阀组件,更换严重磨损的阀片和气阀弹簧。

检查并消除气缸、大头轴瓦工作表面上的拉痕拆卸检查油封,研磨工作平面,更换胶圈;4.1.3.1.3 当压缩机运转8000小时―10000小时后,应进行中修,除检查小修项目外,还应拆卸、检查、更换严重磨损的活塞销、大小头轴瓦、小头衬套研磨内阀座和外阀座的阀线,拆卸检查油泵等;4.1.3.1.4 当压缩机运转20000小时左右时,应进行大修,内容为将压缩机各部件完全拆卸,检查所有的零件,更换严重磨损的零部件;4.1.3.1.5 长时间停用的,开机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符合技术要求后才能运行4.1.3.2 活塞式压缩机检修的正常装配间隙,零件磨损更换参考值,检修应注意的事项、拆卸、检查、装配、各部位配合间隙的测量方法,检修后试运转等内容,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4.2 螺杆式氨制冷压缩机4.2.1 安全防护装置4.2.1.1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的自动控制及自动保护系统由压缩机启动控制柜和自动控制台组成,可以实现机组的自动启动、停止、能量调节、安全保护、声光报警及数值显示等自动控制及自动保护系统的工作条件及工作过程详见“螺轩压缩机控制器操作与设置手册”4.2.1.2 各保护项目的调定值如下4.2.1.2.1 排气压力高保护:1.47 MPa;4.2.1.2.2 喷油温度高保护:70℃;4.2.1.2.3 油压与排气压力低保护:0.1 MPa;4.2.1.2.4 油精过滤器前后压差高保护:0.04 Mpa。

4.2.1.3 螺杆式压缩机组,应设置吸排气止回阀,但当机组的排气阀为止回截止阀时,可不在单独设置止回阀4.2.1.4 螺杆式压缩机组停机期间的保护措施4.2.1.4.1 如果在气温较低季节长时间停机,应将油冷却器等用水设备中的存水放净;4.2.1.4.2 如果长时间停机,应每周开动油泵10分钟,每周盘一次联轴器;4.2.1.4.3 如果停机超过3个月,除了上述措施外,应每3个月开启机组一次,运转时间30分钟4.2.1.5 油路系统恒压阀的设定值出厂前已调好,如使用过程中需要另行设定应由专业人员设定4.2.2 螺杆式压缩机的安全操作4.2.2.1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开停机及其他的正常操作详见使用说明书4.2.2.2 轴封为机械式密封时,润滑油压力比排气压力高0.14―0.3 MPa;密封圈为O形环时,材料为丁腈耐油橡胶4.2.2.3 油分离器的操作4.2.2.3.1 油分离器在运行过程中,手动旁通阀应保持开启状态;4.2.2.3.2 当油分离器中无油时不能给加热器通电;4.2.2.3.3 运行过程中应确保安全阀之前的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4.2.2.3.4 回油阀应常开,在回油时利用视油镜之后的旁通阀开度控制回油量。

4.2.2.4 油冷却器的操作4.2.2.4.1 油冷却器的最高进水温度不应高于32℃;4.2.2.4.2 油冷却器运行时应定期开启平衡放气阀、放出油冷却器上侧的气体,然后关闭该阀;4.2.2.4.3 在冬季气温低的情况下,停用冷冻机时,应放出油冷却中的存水4.2.2.5 油粗过滤器的过滤芯应定期清洗,清洗工作应在停机时进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