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设 计实 习 调 研 报 告题 目: 西安财经学院办公楼设计 院系名称: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 0702班 学生姓名: 梁 栋 学 号: 20074040206 指导教师: 丁永刚 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10 年 3 月 10 日 毕业设计实习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主要内容调研时间:2011 年 2月 28日至 2010年 3月 13日调研地点: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第一高级中学 1号办公楼调研目的:参观调研获得的数据和材料、获取信息,了解对设计工作的要求,清楚掌握建筑物从结构布置、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到节点细部构造的详细内容,吸取借鉴一些成功典型范例的精华之处,从而直接为下一步指定设计方案,进行计算提供依据调研方式:现场实地调研,网络查询实地调研许昌市第一高级中学 1号办公楼调研情况如下:一.许昌市第一高级中学 1号办公楼(如上图)占地面积 4826.2平方米该办公楼为 5层框架结构,长约 50米,进深约 25米,办公设施设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置学校教学楼为内廊式,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图 2) 。
图 2 许昌市第一高级中办公楼内观二.资料查询:在这次实地调研中,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框架结构的布置,对框架结构的各个部分的设计要求和构件布置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资料查询,主要查询如下:1、 梁、柱主梁高度一般为 1/10~1/13 的跨度,宽为 1/2~1/3 的高度,最小截面为250mm×400mm;次梁高度一般为 1/12~1/15 的跨度,宽为 1/2~1/3 的高度,最小截面为 200mm×300mm;板的厚度一般取 100mm~130mm 在估算截面时从小到大的估算,梁和柱的受力筋都用三级钢,板的受力筋用二级钢,梁和柱的箍筋用二级钢,柱子的箍筋也可用三级钢,梁的经济配筋率在 0.6~1.5%之间,板的在0.4~1.0%之间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柱子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在设计中要做到“强柱弱梁” 、 “强剪弱弯” 、 “强节点”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 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 50, 配双向 φ6@250, 混凝土 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 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 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 SP板,SP 板 120厚可做到 7.2米跨2. 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 四种尺寸或 120、150、180 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 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 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 200,间距尽量用 200一般跨度小于 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 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 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 180(考虑四层 32的钢管叠加) 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 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 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 10~15 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 70厚+10 高差(取消垫层)8 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
L、T 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 45度的 4根 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 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 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 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 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 φ8@200PMCAD 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 PMCAD 生成的板配筋图为 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
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3. 关于过梁布置及轻隔墙现在框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而是现浇梁带应注明采用的轻墙的做法及图集,如北京地区的京 94SJ19,并注明过梁的补充筋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不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围护墙,装修难做并不能用在厕所处4. 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 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 900 时,最小板厚 120阳台的竖板应尽量现浇,预制挡板的相交处极易裂缝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钢丝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挑板挑出长度大于 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宜配温度筋。
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内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当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 100,顶层阳台必须设雨搭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钢筋,给工人以下脚的地方,防止踩弯挑板内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当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12时是难以施工的,应另加筋(5). 楼梯布置采用 X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注明楼梯间另详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施工,也较美观(6). 板顶标高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特殊处在其房间上另外标明(7). 梁布置及其编号,应按层编号,如 L-1-XX,1 指 1层,XX 为梁的编号柱布置及编号(8). 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 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
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 洞边加暗梁 (9).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构详图三 调研收获总结通过这次调研,我对此次的框架结构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于以后实际的设计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毕业设计提供了很多方便,从而避免了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多走弯路的现象,整个办公楼的设计也基本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相信这次调研的收获对毕业设计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我也会通过这次调研将之前学到的知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相信会对之后的毕业设计有重大的帮助参考文献: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50016-2006)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5. 赵明华,地基基础.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7. 《房屋建筑学》 (教材)8. 《混凝土结构设计》 (教材)9.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教材)10.《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统一标准》 (GB5008-2001)毕业设计实习调研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对“实习调研报告”的评语: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系审核意见:负责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