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背部1.动脉冠在脊髓表面有连结脊髓前、后动脉,前、后根动脉和两脊髓后动脉间的血管形成环状,称动脉冠2分)2.骶角系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骨突起,体表易于触及,(1分)是骶管麻醉的进针定位标志1分)3.蛛网膜下隙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腔内充满脊液,与颅内相通,下端膨大称终池2分)4.硬膜外隙为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其内合脂肪组织、椎内静脉丛、淋巴管、神经根及血管,呈负压上起枕骨大孔,下止骶管裂孔,(1分)临床上将药物注入此隙阻滞神经根,即硬膜外麻醉1分)5.脊柱沟位于棘突两侧至肋角间有一宽而浅的沟,容纳背深肌,(1分)常将此沟处作为脊柱手术的切口入路1分)6.翼状韧带位于寰椎横韧带的前上方,张于齿突与枕骨髁之间,(1分)可防止头部过度前俯和旋转运动1分)7.覆膜是后纵韧带向上的延续,覆盖在齿突的后方,向上附于枕骨斜坡,(1分)有防止齿突后移、保护脊髓的作用1分)8.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是连结相邻两椎弓的节段性的弹性结缔组织膜,参与围成椎管的后外侧壁1分)此韧带在腰部随年龄增长常出现慢性增生肥厚,致使腰椎管狭窄、压迫马尾1分)9.椎间盘位于相邻椎体之间,由髓核、纤维环构成,(1分)富有弹性,可缓冲外力对脊柱或颅的震动。
1分)10.钩椎关节是由相邻颈椎体的椎体钩与唇缘相对所构成,(1分)如此关节向后外方增生,可使椎间孔变窄,压迫脊神经,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因素1分)11.椎体钩指第3—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各有一向上呈嵴状的突起2分)12.腰下三角在腰部下方,其下界为髂嵴,外上界为腹外斜肌后缘,内上界为背阔肌前下缘,底为腹内斜肌,与腰上三角同是腹后壁的薄弱区,可形成腰疝2分)13.腰上三角在第12肋的下方,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上界为下后锯肌,三角底部为腹横肌起始的腱膜,(1分)腱膜深面有三条与第12肋平行的神经,即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肾手术腹膜外入路的应保护上述三条神经1分)14.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上部深层,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1分)头部过度旋转或枕下肌痉挛可压迫椎动脉,使颅内供血不足1分)15.听诊三角又称肩胛旁三角,位于肩胛下角内侧,由背阔肌上缘、斜方肌外下缘、肩胛骨脊柱缘围成,三角底部只有薄层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1分)是背部呼吸音听诊最清楚的部位1分)16.腰肋韧带腰背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和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
1分)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脏1分)17.胸腰筋膜上续项筋膜,覆于竖脊肌和腰方肌表面,背部较薄弱,腰部分浅、中、深三层2分)18.项筋膜为项部深筋膜的深层,在斜方肌深面,是封套筋膜的一部分2分)19.脊肋角竖脊肌的外缘与第12肋的交角称为脊肋角,临床上肾囊封闭常在此处进针2分)20.骶尾部菱形区是左、右髂后上棘分别与第5腰椎棘突和尾骨尖的连线所构成的菱形区1分)当腰部或骶尾部骨折或骨盆畸形时,此区可变形1分)腹部1.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的腱性结构,在腹直肌前面的称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1分)在腹直肌后面的称后层,由腹横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组成1分)2.幽门平面脐与胸剑结合处连线的中点平面,在此平面上有幽门、肾门、胆囊底和胰体等2分)3.网膜孔位于小网膜游离缘的后方,是网膜囊通向腹膜腔的唯一通道1分)前界是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是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上界是肝尾叶,下界是十二指肠上部1分)4.回盲瓣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的黏膜皱襞向肠腔突出形成回盲瓣,(1分)有防止肠内容物由盲肠逆流入回肠的作用1分)5.Oddi括约肌存在于肝胰壶腹、胆总管末端和胰管末端的括约肌,(1分)有控制胆汁排出的作用。
1分)6.腹腔神经节为交感神经的椎前神经节,位于腹腔干周围,(1分)接受内脏大、小神经的纤维其节后纤维分布至结肠左曲以上的腹腔消化管及腹腔脏器1分)7.肠系膜下神经节为交感神经的椎前神经节,位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1分)接受腰内脏神经的纤维其节后纤维分布至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及盆腔脏器1分)8.腹腔丛围绕在腹腔干周围的植物性神经丛,(1分)由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交感神经节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迷走神经的腹腔支等组成1分)9.乳糜池为胸导管的起始部,位于第1-2腰椎平面,腹主动脉的右后方1分)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入乳糜池1分)10.腰骶干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和第5腰神经前支组成,向下加入骶丛2分)11.肾门肾内侧缘的中部凹陷,有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进出,称之肾门1分)肾门的体表投影称肾区,位于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1分)12.脾肾韧带由脾门连到左肾的腹膜皱襞,内有脾动脉和胰尾通过2分)13.肾窦肾门向肾实质内延伸的部分,(1分)内有肾静脉及其分支、肾动脉及其分支、肾盂、肾大盏、肾小盏、结缔组织、神经、淋巴等1分)14.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的腔隙称之,内有少量液体。
1分)男性腹膜腔是封闭的,女性腹膜腔通过输卵管腹膜口、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与外界相通1分)15.小网膜由肝门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形成,(1分)分为左侧的肝胃韧带和右侧的肝十二指肠韧带1分)16.大网膜由胃大弯下降至脐以下的前二层腹膜和折返至横结肠的后二层腹膜组成,并与横结肠系膜相延续1分)含有大量的吞噬细胞,是腹膜腔重要的防御器官1分)17.腹股沟内侧窝位于脐内侧壁和脐外侧壁之间,相当于腹股沟浅环的位置2分)18.腹股沟外侧窝位于脐外侧壁的外侧,相当于腹股沟深环的位置2分)19.肝胃韧带为小网膜的左侧部分,由肝门连于胃小弯的双层腹膜组成其中有胃左血管和胃右血管2分)20.肝十二指肠韧带为小网膜的右侧部分,由肝门连于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构成,其右缘游离(1分),内有进出肝门的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通过1分)21.联合腱呈弓状;位于腹直肌下部的外侧缘;由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互相融合而成构成腹股沟管内侧部分的后壁2分)22.腹膜覆盖于腹腔内面、盆腔内面、膈下面及返折到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浆膜2分)23.十二指肠悬韧带连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右膈脚之间的腹膜皱襞,内有十二指肠悬肌,(1分)对十二指肠空肠曲有固定作用,是手术时确定空肠起始部的标志。
1分)24.肝胰壶腹位于胰头与十二指肠降部之间,(1分)为胆总管末端与胰管末端汇合后的膨大处,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1分)25.腹横筋膜位于腹横肌深面的深筋膜,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其深面即为腹膜外组织和腹膜壁层2分)26.十二指肠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中、下1/3的后侧壁上,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2分)27.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升部末端与空肠起始部形成一个向上的弯曲,(1分)位于第二腰椎的左侧,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处1分)28.直肠子宫陷凹盆腔内,直肠与子宫之间的腹膜腔陷凹,(1分)是站位和坐位时,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经过阴道后穹穿刺,可达到此陷凹1分)29.胃脾韧带由胃底连于脾门的双层腹膜,内含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参与网膜囊左界的组成2分)30.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是平卧时腹膜腔的最低部位2分)31.小肠系膜根由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至右骶髂关节,长约15cm,内含肠系膜上血管等2分)32.肾角(脊肋角)为肾门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位于第12肋下缘和竖脊肌外缘的交角处2分)33.Retzius静脉门静脉系所引流的消化器官的腹膜后部分(如肝的裸区、胰、十二指肠.升结肠和降结肠等)的小静脉支,在腹膜后与腔静脉系的腰静脉、低位肋间静脉、膈下静脉及睾丸(卵巢) 静脉等相吻合。
1分)在门静脉高压症时,可成为侧支循环的途径这些位于腹膜后连通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的小静脉统称为Retzius 静脉1分)34.肾段每一肾段动脉分布的肾实质区域,称为肾段1分)肾段有五个肾段的划分,为肾局限性病变的定位及肾段或肾部分切除提供了解剖学基础1分)35.肾门位于肾内缘中部凹陷处,是肾血管、肾盂、神经和淋巴管出入的部位2分)36.左肠系膜窦由内侧界为小肠系膜根,外界为降结肠,上为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左1/3部,下为乙状结肠及其系膜,后界为腹后壁所围成向下开放的斜方形间隙,称为左肠系膜窦2分)37.右肠系膜窦由内侧界为小肠系膜根,外界为升结肠,上界为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右2/3部,后界为腹后壁所围成的约呈三角形的间隙,称右肠系膜窦2分)38.回盲部临床上通常将回肠末段、盲肠及阑尾统称为回盲部2分)39.脾蒂是出入脾门的脾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结构的总称2分)40.脾门在脾的脏面中央,为脾血管、淋巴管、神经等出入处2分)41.胰的钩突胰头的下部,向左下方突出的部分称为钩突,位于肠系膜上动、静脉的后方2分)42.Harlmann囊胆囊颈起始部膨大,形成Hartmann囊,胆囊结石多停留于此囊中(2分)43.胆囊三角(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围成的区域。
1分)胆囊动脉常于三角内起自肝固有动脉右支,胆囊手术中一般在胆囊三角内寻找、结扎胆囊动脉1分)44.Glisson系统门静脉、肝动脉及肝管三个系统在肝内伴行,三者与包绕它们的结缔组织鞘共同构成G1isson系统1分)肝内若干平面缺少G1isson系统分布,称这些平面为肝裂,并作为肝分叶分段的自然境界1分)45.肝蒂为出入肝门的肝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的总称,走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2分)46.第三肝门在肝的腔静脉沟下部,有右半肝脏面的副肝右静脉肝短静脉及尾状叶的一些肝小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2分)47.第二肝门在肝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1分)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处称第二肝门1分)48.第一肝门肝的脏面,有左、右两条纵沟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一条横沟,三条沟呈H形横沟称肝门或第一肝门,(1分)有肝管、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的分支、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1分)49.膈下腹膜外间隙冠状韧带两层间的肝裸区与膈之间称膈下腹膜外间隙2分)50.膈下间隙是介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膈之间的腹膜腔,又称结肠上区2分)51.Treitz韧带临床常将由十二指肠空肠曲左缘张至横结肠系膜根下方的半月形皱襞,即十二指肠空肠襞,习惯称为Treitz韧带。
1分)手术时常用它来确认空肠的起始部好多作者认为:Treitz韧带是指在十二指肠空肠襞内部深处的纤维性肌束,即十二指肠悬肌1分)52.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上部近侧部分(约占上部的3/5),肠粘膜无环形皱襞,较平坦,钡餐X线透视时,该处呈一底向幽门的三角形或圆锥形阴影,称为十二指肠球1分)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此部的前壁1分)53.腹膜腔由脏、壁两层腹膜之间所围成的腔隙2分)54.腹膜鞘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伴随睾丸下降,腹膜出现一个袋形突起,经腹股沟管到达阴囊,称为腹膜鞘突1分)在正常情况下,睾丸降入阴囊后,鞘突除包绕睾丸部分形成睾丸固有鞘膜外,其它部分完全闭锁如果腹膜鞘突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