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etro-kazakhstan(1)

F****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5.50KB
约15页
文档ID:102356707
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etro-kazakhstan(1)_第1页
1/15

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etro Kazakhstan(PK)石油公司发布时间:2006-4-20 一、概述 2005年10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以每股55美元共计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并获得加拿大地方法院的最终裁决,批准中国石油集团100%收购PK公司 二、背景知识 高速发展的中国,空前地感受着能源饥渴海关总署2005年8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7月份,中国石油进口量较2004年同期飙升40.7%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原油进口将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1亿吨,比去年增加21%,成品油进口将达到4000万吨,比去年增长40% 从去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仅次于美国中国目前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经超过消耗量的1/3,而且这个依存度还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专家估计,2010年将达到40%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测算,如果全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每桶平均上涨10美元,中国就要多掏70亿至80亿美元对石油越来越饥渴的中国,“走出去”战略是必然的选项,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需要,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通过“走出去”把在海外市场上获得的份额油运回国内,才能从实质上为国家未来石油短缺减压。

从目前看,中石油在海外有三个战略选取区:以苏丹项目为基础的北非战略区;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基础的中亚和俄罗斯战略区;以委内瑞拉项目为基础的南美战略区 中石化的战略区更多在中东中东也是中国原油的主要供应国,约占50%,其中,最多的是沙特和伊朗而中石化作为进口大户,占中东原油总进口量的80%左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第三大石油企业,去年,其海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已达1/5以上公司高层也表示将积极留意海外油气资产的收购机会,并会先着眼中国周围地区的收购机会,包括中东、俄罗斯及亚洲地区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公司与国外能源合作,调研不够,动作慢,各自为政,缺少通盘运筹,谋略和手段不到位,错失了许多机遇专家建议应该建立海外协调机制,协调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战略,避免无谓内耗,避免单兵作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由于能源工业的极端重要性,地缘政治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而中国企业海外油气田多在印尼、苏丹、哈萨克斯坦等敏感地区,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专家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分散 三、并购涉及当事方: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英文缩写:CNPC)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

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最大50家世界石油公司排名中,中国石油集团位居第10位,在《财富》杂志2005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名列第46名,较去年排名上升6位 中国石油集团注册总资本1149亿元,现有总资产9137亿元,在中国境内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拥有13个大型特大型油气田企业、16个大型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19个石油销售企业和一大批石油石化科研院所和石油施工作业、技术服务、机械制造企业,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等地区拥有近30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2004年国内生产原油11176.1万吨,生产天然气286.6亿立方米,加工原油11077.5万吨;同时在海外获取权益原油产量1642.3万吨、天然气产量25.9亿立方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707亿元,实现利润1289亿元,实现利润在国内企业中位居榜首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是中国石油集团最大的控股子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炼制、储运、销售等主营业务。

该公司已于2000年4月在香港和纽约两地成功上市,目前中国石油集团拥有其90%的股权 经过近50年的积累建设和5年多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集团已经建成了一支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石油专业化生产建设队伍,具有参与国内外各种类型油气田和工程技术服务项目的全套技术实力和技术优势,总体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少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2.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 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加拿大的石油商,总资产12.69亿美元,是当地第二大外国石油生产商,也是最大的石油商成品油供货商,其油气田炼厂等资产全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日产油量约15万桶,年原油生产能力超700万吨,已证实和可能的原油储存量共有5.5亿桶,PK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拥有12个油田的权益、6个区块的勘探许可证,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公司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和哈萨克斯坦证券交易所上市 四、收购过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5年8月22日宣布,通过其全资公司中油国际以每股55美元现金,出价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 中石油宣布,在互利双赢的基础上,与哈萨克斯坦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国家油气股份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投资与技术合作,为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石油按照国际市场运作规则参与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是公司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和扩大在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的选择中石油表示,参与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有利于依托在哈萨克斯坦长期油气合作的基础,发挥现有项目与收购资产的协同效益,促进在哈萨克斯坦业务的发展;有利于发挥中石油独特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提升收购资产的价值;有利于增加在哈萨克斯坦油气领域的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收购本身也将给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股东带来增值效益 为了顺利通过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审查,中石油宣布,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将参购PK石油公司“部分股份”因为即使中石油的收购要约通过交易结束了在PK注册和上市地——加拿大的批准程序,中石油还将面临资产所在国——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审查,而在哈萨克斯坦上议院和总统相继批准了允许政府阻止外资控制该国油气资源的法案之后,这一关将更难过因此,中石油试图通过和哈萨克斯坦政府“分享PK石油公司股权”而跨越这一关 在中哈两国进一步合作的框架下,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中油国际公司于2005年10月15日签署了《相互谅解备忘录》,以解决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参与购买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股份事宜,并获得在对等条件下联合管理奇姆肯特炼厂和成品油的权力。

声明强调,哈国家石油公司希望“保持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战略控制”,这一口径正同哈萨克斯坦矿产法修订案的精神相一致 根据谅解备忘录精神,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将获得为保持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战略控制所需的PK石油公司的部分股份,并获得在对等条件下联合管理PK石油公司奇姆肯特炼厂和成品油的权力中石油将以14亿美元的价格转售PK石油公司33%的股权,两国国有石油公司直接参与该合作项目将能够促使双方在对等条件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也为保障哈萨克斯坦国内原油和成品油长期稳定的供应创造了条件 2005年10月18日,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在加拿大召开股东大会,参加投票的股数为股,投票赞成率达99.04%,以高票通过了该项收购但根据交易程序,股东大会的表决结果还需经加地方法院批准但在10月18日法院听证会上,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的律师就PK石油公司所属资产之一的图尔盖油田优先权问题向法院提出申辩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以与哈石油共同拥有合资企业、因而具有优先收购权为名,要求地方法院阻止这起交易卢克公司此前曾与中石油就收购图尔盖石油公司的股权进行谈判,但未取得进展图尔盖石油公司是卢克公司与PK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合资公司,卢克公司拥有其50%的股权。

该公司认为,在中石油收购PK公司之前,他们有权对图尔盖公司另外50%股权实施优先收购权为此,卢克公司向加拿大当地法院提出诉讼,而加法院对此诉讼的裁决被认为将构成中石油能否顺利收购PK公司的最后考验卢克石油公司数年前与哈石油合资成立了图尔盖石油公司,控制着哈石油手中5.5亿桶石油储量的20%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曾表示,如果加法院宣布反对中石油对PK公司的收购,卢克公司将以中石油同样的报价:41.8亿美元对其发出收购要约为此,法院决定推迟至10月26日裁决此外,这起并购交易需要哈萨克斯坦政府最后批准当地时间26日,中石油获得加拿大地方法院不带任何条件的最终裁决,100%收购PK公司此前以拥有对PK公司优先购买权而要求加法院推迟裁决的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没有提出上诉这标志着中石油最终完成了收购PK公司的全部法律程序,双方并已完成了交割 然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7日宣布,于10月26日加拿大当地时间上午9点,通过其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 根据中石油提出的收购条件,中油国际以每股55美元现金要约购买PK公司所有上市股份这一报价总价值约为41.8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自8月21日中石油与PK公司完成收购谈判,双方签署有关收购工作《安排协议》以来,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各项审批手续和法律程序已全部完成目前,中石油已派人员正式进驻PK公司,相关业务正在交接中,PK公司生产经营运行平稳,员工队伍稳定 五、收购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石油海外收购战略问题 中国海外收购的道路并不平坦,中石油以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过程一波三折,而中海油以约185亿美元竞购优尼科也遭到失败收购海外能源及相关企业,表面上看是一个企业的商业行为,但实际上反映了国家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国家的石油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程度,需要提高到战略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收购应该制定自己的战略,其中,国资民营化和本土化战略是应该值得注意的 由于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地缘政治的综合影响,在世界石油天然气市场的商业运作中,许多情况下国营石油公司直接出面参与是不利于竞争的因此政府应有意识地培养更多的国资与外资、私人资金相结合的民营能源实体,作为第一线力量在国际上出面运作这样的国际石油公司必将能够吸引大批精通石油国际运作的高层和中层决策管理人员技术队伍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主要石油输出国其国内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石油出口创汇,而且需要更多的发展和帮助。

政府应鼓励国内企业先收购东道国或者与东道国有良好关系的第三国的石油或能源公司,通过它们或者通过与东道国企业建立合资企业进行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这样的石油联合财团,有利于与产油国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获得长期稳定的原油、成品油和石油化工原料的供应,取得风险合作项目的石油资源和份额油气,还可得到进入其他行业的捷径和优先许可,从而保证投资运作的利润回收 而中国的三大国有石油集团,既具有国家石油公司的部分职能,同时又拥有许多在国内外上市的分公司和子公司,需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经营,其中便包括海外开拓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任何产油国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能源并购,都会用带有地缘政治和民族利益等因素的有色眼镜加以对待国资民营化和本土化战略有助于避免或降低上述不利条件,具有非常现实的参考价值,极具可操作性,值得深入研究,加以推广 六、中国石油海外收购意义 历时两个多月,经历一波三折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案在10月27日宣告完成,为这起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画上圆满的句号这次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在实现中国能源来源和供应通道多样化上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中石油通过发挥其资金、技术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