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服装制图根底知识第一节 服装与人体服装是人体的外包装,因人体而产生并效劳于人体,服装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服装与人体体表形态之间人体是结构制图的根底和依据,要研究服装,首先应了解人体构成一、人体体表的主要形态特征人体的外形分为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局部,它们是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构成,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的特点,可将人体具体划分为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腹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脚部等部位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使人体运动的枢纽,肌肉附于骨骼和关节之上,某些骨骼部位是人体测量的基准点由于受到骨骼和肌肉的作用,及各部位皮下脂肪的影响,人体外表起伏变化非常复杂,很不规那么从几何角度来看,人体体表可视为有许多不规那么的球面〔凸面〕和不规那么的双曲面〔凹面〕所组成〔见图1-1〕服装制图的根本结构线及其分片、分缝都是以此为依据设计的因此,研究人体体表的构成特征将有助于对服装结构的理解图1-1二、人体构成与服装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组大限度的满足人体卫星的需要头部呈椭圆形,帽子及含有帽子的服装款式的设计要以此为根底,人体头部的头长、头围等尺寸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帽子的外形和大小。
躯干部是由颈、肩、胸、腹、背、腰等组成,对于人体的总体外形有决定性影响,它是服装设计的重点颈部将人体的头部和肩部连接起来,根本形状呈上细下粗的圆台状,且前低后高,颈椎点是结构制图中前后身中线的顶点,这和衣身、衣领的结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2〕 图1-2 图1-3肩部是前后衣片的分界线,是服装的主要支撑点人体肩端部呈球面状,前肩部呈双曲面状,肩头前倾,整个后肩呈弓形肩部的特征决定了服装结构的肩部形状,前肩倾斜度大于后肩,后肩斜线略长于前肩斜线男性肩部一般宽而平,女性的肩部窄而斜胸部、腹部、背部、肩部是躯干的主体局部,他的形态特征比拟复杂,且成年男女外形有很大的差异男性胸廓兴旺,背部凹凸变化明显,腰围与臀围差距小,臀部收缩体积小;女性胸部隆起,背部凹凸变化不明显,腰部纤细凹陷,骨盘宽厚臀部外凸明显从侧面看,人体由于脊柱的弯曲,其整体形成背部凸起腰部凹陷的“S〞形;从正面看,以腰节为界是上大下小的两个梯形〔见图1-3〕,上、下梯形的重叠线是设计服装腰节线上下的依据,而男女背部的特征决定了男性后腰节长于前腰节,女性正好相反〔见图1-4〕,同时,女性隆起的胸部,可以通过省、褶、裥及分割到达合体的目的。
肩胛骨的凸起,决定了合体女装的结构要有肩背省胸围和腰围相差的量,是构成衣身前后总省量的依据,男女腰部宽窄的差异,决定了女装的吸腰量大于男吸腰量图1-4上肢与人体躯干部的肩部相连,分为上臂、下臂和手三局部上臂与肩相连形成肩关节,他和肩部三角肌的圆浑外形形成了袖山弧线,当上肢自然下垂时,上臂和下臂呈一定角度,反映在衣袖上是前袖缝内凹,后袖缝外凸〔见图1-5〕图-5人体的下肢由胯部、腿部和足部组成,由于臀部的外凸,决定了裤子的后裆宽大于前裆宽臀部的球面状使裤子的后裆缝长于前裆缝臀围和腰围的差量,是下装需要收省和褶裥的原因〔见图1-6〕图1-6三、人体的比例和不同年龄的人体体形特征人体各部位的长度比例是人体体形特征的重要内容服装设计者必须对人体各部位的比例了解清楚服装结构制图的主要依据是按正常人的体形正常的人体比例不等于某个具体人的比例,而它却能适用于每一个人人体的比例是以由头的长度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个头长〔见图1-7〕图1-7人生长的不同时期,体形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服装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人体由于年龄、性别不同而存在的体形差异从年龄段上分,1 ~ 2岁的身高约为4个头长,5 ~ 6 岁的身高约为5个头长,这一时期的体形特征是:头颅大、颈短、躯干长、四肢短、肩狭而薄、腹围大于胸围和臀围、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大体相等,呈圆柱形;14 ~ 15 岁的身高约为6个头长;16岁接近成年人;25岁到达成年人的身高,不再增长,这一时期的体形特征是:各部位骨骼肌肉已根本定型,胸廓前后径小于左右径,呈扁圆形;中老年时期,因各部位关节软骨萎缩,脊柱弯曲,身高较壮年略短,胸廓变得扁平,由正常体过渡到非正常题。
第二节 人体测量的部位与方法人体的体形特征是服装结构制图的根底和依据,严格的说,每个人的体形特征各不相同,要设计出合体的服装,必须进行人体测量,得出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和围度的具体尺寸,这是服装结构制图的主要依据一、人体测量的基准点与基准线为了方便测量人体,一般将基准点与基准线选在骨骼的端点、凸起点以及有代表性的部位上,它们都具备明显、易定、易测的特点〔见图1-8〕图1-8〔1〕基准点:1. 头顶点:头顶部最高点,位于人体中心线上,是测量人体身高的起点2. 颈窝点:位于人体前中央颈、胸交界处,是服装领窝定位点3. 颈椎点:位于颈后第七颈椎骨,是测量背长的起点4. 颈肩点:位于人体侧面颈根部宽度的中心点偏后的位置,是颈根与肩骨相连的一点,是测量前衣长、前后腰节长的起点5. 肩端点:肩胛骨外缘最向外突出的点,是测量人体肩宽的基准点,也是测量臂长或袖长的起始点以及服装袖肩点定位的参考依据6. 胸高点:胸部最高点,是确定胸省省尖方向和胸围线的参考点,也是女上衣收省、折裥的参考点7. 前腰节点:位于人体前腰部正中央处,是确定前腰节线的参考点8. 后腰节点:位于人体后腰部正中央处,是确定后腰节线的参考点。
9. 手腕点:小拇指一侧的手腕有一明显凸点,即尺骨茎突点,是测量袖长的参考点10. 臀高点:位于人体后臀左右两侧最高处,是确定下装后腰省省尖方向和臀围线的参考点11. 外踝点:踝关节向外突出的点,是测量裤长的参考点〔2〕基准线1. 颈根围线:人体躯干与颈部的分界线,是测量人体颈根围长度的基准线,也是服装领围线定位的参考依据2. 胸围线:经胸高点的水平围线,是测量人体胸围的基准线,也是服装胸围定位的参考依据3. 腰围线:腰围最细处的水平围线,是测量人体腰围的基准线,也是测量前后腰节终止线的参考依据4. 臀围线:人体臀部最饱满处的水平围线,是测量人体臀围的基准线5. 膝围线:经膝盖中点的水平围线,是裤子中档线定位的参考依据二、人体测量的工具和方法 人体测量是指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和围度,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是服装结构制图的主要依据〔1〕人体测量的工具1. 软尺:是最根本、最常用的工具,要求质地柔软,不伸缩,刻度准确、清晰2. 腰节带:为测量腰节所用〔也可用软尺或绳子代替〕,测量时围绕腰部最细处3. 角度器:测量肩斜度、胸坡角等身体各部位角度的仪器4. 人体测高仪:用于测量人体身高、坐姿高等各种纵向长度的工具。
5. 可变式人体截面测量仪:用于测量人体水平横截面和垂直截面的工具6. 人体轮廓线摄像机:从人体前面、侧面摄下1/10缩鼻的轮廓线的图像,可从各个侧面的照片中观察体形 〔2〕人体测量的方法1. 测量的数据应尽可能准确无误,不要漏量假设被测者特殊体征,那么应做好记录,以作相应的调整2. 要求被测者穿质地软而薄的贴身内衣,一般采取站立姿势,被测者自然放松、姿势端正、呼吸平稳3. 人体测量一般从前到后,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按顺序进行,分为高度测量、长度测量、围度测量、宽度测量等四个方面4. 人体测量工程是由测量目确实定的,测量目的不同,所需要测量的工程也有所不同根据服装结构设计的需要,进行人体测量的主要工程大体有以下几项:身高: 立姿赤足,头顶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颈椎点高:立姿赤足,第七颈椎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坐姿颈椎点高:坐姿,第七颈椎点至凳面的垂直距离手臂长:肩端点至手腕点的距离总肩宽: 沿后背外表量左右肩端点间的水平弧长颈围: 过第七颈椎点绕颈一周的围长胸围: 过胸高点的胸部水平围长腰围: 过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围长腰围高:立姿赤足,从体侧测量腰围线到底面的垂直距离臀围: 过臀部最饱满处的水平围长。
前胸宽: 从一侧腋窝过胸高点量至另一侧腋窝的水平弧长后背宽: 从一侧腋窝沿后背量至另一侧腋窝的水平弧长前腰节长: 由颈肩点经胸高点量至腰围线的长度后腰节长: 由颈肩点经后背量至腰围线的长度三、成品服装的放松量为了使服装适合于人体的呼吸和各部位活动机能的需要,必须在量体所得尺寸的根底上,根据服装品种、式样和穿着用途,加放一定的余量,即放松量对于具体一件服装来说,各部位放松量大小确实定,与很多因数有关,主要有:〔1〕外套内衣服的总厚度;〔2〕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3〕款式特点的要求;〔4〕衣料的性能和厚薄;〔5〕工作性质及其活动量;〔6〕个人爱好与穿着要求等第三节 服装制图的内容一、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服装结构制图中的部位代号常用相应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表示〔见表1-1〕表1 - 1 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序号部位名称代号序号部位名称代号序号部位名称代号1长度L12腰围线WL23袖肥BC2头围HS13臀围线HL24脚口SB3领围N14肘线EL25底领高BH4胸围B15膝盖线KL26翻领宽TCW5腰围W16胸高点BP27前胸宽FBW6臀围H17颈肩点SNP28后背宽BBW7总肩宽S18肩端点SP29上裆长CD8领围线NL19袖窿弧长AH30前腰节长FWL9前中心线FCL20袖长SL31后腰节长BWL10后中心线BCL21袖口CF32前裆宽FR11胸围线BL22袖山AT33后裆宽BR二、服装制图术语〔1〕 根底线:结构制图时首先画出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直线。
〔2〕 轮廓线:表示服装裁片及零部件外部轮廓的制图线条〔3〕 结构线:表示服装各部位之间关系的制图线条〔4〕 毛样:服装裁片的尺寸已包括缝份、贴边等〔5〕 净样:服装裁片的实际尺寸,不包括缝份、贴边等〔6〕 画顺:制图时的直线与弧线、弧线和弧线之间连接时,线条圆顺流畅,没有棱角〔7〕 劈势:根据规格尺寸,直线部位的偏进量〔8〕 困势:根据规格尺寸,直线部位需偏出的量〔9〕 凹势:根据规格尺寸,制图时需要凹进的局部〔10〕翘势:轮廓线与水平线之间抬高〔上翘〕的量〔11〕省:为了使服装适合人体体形曲线,在衣片上缝去的局部〔12〕裥:也称褶裥,为了使服装适合人体体形曲线,在衣片上折叠的局部〔13〕抽褶:根据体形或款式的需要,在衣片某些部位抽紧,使面料起皱〔14〕搭门:门襟和里襟相重叠的局部〔15〕挂面:上衣门里襟反面的贴边〔15〕登闩:夹克衫下摆收紧的局部〔17〕串口:领面与驳头面缝合处〔18〕过肩:也称复势,男女上衣肩背局部割拼接的部位〔19〕纱向:纺织原料的经向和纬向,有横、直、斜之分〔20〕门幅:指纺织原料纬向的宽度三、服装制图图线 服装制图图线的形式及用途见表1-2表1 – 2 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