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经沧桑的刀币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9MB
约10页
文档ID:100680918
历经沧桑的刀币_第1页
1/10

历经沧桑的刀币,起源.,“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 随着齐国疆土的扩大和与邻国交战,齐国的刀币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到燕、赵地区此时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币制,废贝、刀、布等币以黄金为上币,限于帝王赏赐;以铜钱为下币,用于民间交易往后铜钱就代替刀币在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春秋时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刀削(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正式称谓是“刀化(货)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据实际测量,刀环的直径与刀首的长度是1:7.5,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而整个“刀币”的长度(一般为18厘米左右)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环,这就是《周礼۰考工记》中所说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齐刀币含铜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制作精美,是刀币的代表作。

齐刀,齐国铸造,主要流通在齐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半岛地区齐刀分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齐建(造)邦长法化就是六字刀,据说当时是一种纪念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公元前378-324年之间,也就是在齐威王到齐宣王时代,齐国以齐法化统一了各种刀币燕国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这种币面上铸有一个“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变化很大,对于它的解释,诸家各异,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称“易刀”、“燕刀”、“明刀”赵刀”主要是“甘丹刀”甘丹即邯郸赵刀首部稍圆钝,背稍微曲,刃稍凹,柄有脊纹二道,环作椭圆形,环孔较小一般可以分为大小两种背多无文平素,但也有“田”及数字等字,文字与外缘都比较细弱材质为青铜,提炼精细,富有抗力刀币进入了春秋战国之际,扩大了它的范围首先在燕国境内出现了“尖首刀”(包括“针首刀”)燕出现刀币形式应是受齐国的影响其形制与齐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但都因刀刃上端显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纹,一端有刀环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 燕昭王颇能接纳人才,在位时开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渔阳、辽西、辽东诸郡燕国铸有“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

针首刀(刀首呈尖刺状)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两条、背面一条,铜质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简单或无文,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匈奴刀”匈奴刀”在日伪时期曾出土于承德、张家口一带,被日本人所得,现在多藏于日本尖首刀,政府在晋阳时,曾经仿照魏国实行管制经济,发行釿布调节市场当时以“釿布”为主币,“尖足布”为辅币釿布由官府铸造,“尖足布”则由民间铸造而民间的工厂为了牟取暴利,除尖足布外同时兼铸其他种钱币,或卖给外国人,或供应国际贸易商,所以各国各样式的钱币赵国都有出产政府迁至邯郸之后,国力虽然不及往昔强大,但商业繁荣,却超过往昔政府似乎放宽了管理尺度,改行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再推行釿布,改以“刀币”为主、“尖足布”为辅的货币政策,仍由民间自行铸用,不加干涉此时铸造的刀币并不控制物价,而是一种普通性质的大钱或一抵方足布五枚,或一抵圜钱十枚当时政府在发行方面是非常谨慎的,以现在出土的赵刀数量上来看也是非常成功的目前传世的“赵刀”数量不多,而减重的现象不是很明显,与“燕刀”大小相同,也并非“齐刀”所能比的赵国起初定都于晋阳,后来迁至邯郸,以其地域关系,工商业异常发达,铸造货币也超过其它各国。

传世的东周古钱中半数以上出自赵国赵国的货币政策似乎可分成两个阶段王莽改制,王莽执政以来,为了获取民心,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政策,但也始终未能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要恢复到孔子所宣称的“礼崩乐坏”前的礼治时代,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因此王莽当上皇帝后,企图通过复古西周时代的周礼制度来达到他治国安天下的理念,于是仿照周朝的制度开始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在此期间就进行了多次的币制改革但由于这些政策只求名目复古,很多都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而且在推行时手段和方法不正确,反而加剧了社会的动荡汉末以来,政治腐败,朝廷奢华无度,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经济凋敝,所以人心浮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王莽改制时的钱币,王莽不切实际地废除了五铢钱,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还盲目推 行各种新币制,使货币的流通和信用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使财政经济陷于瘫痪最“值钱”的钱币,刀币在现在的价值,拍品名称 估价 成交价 拍卖日期 战国“安阳之法化”刀币-------104-105万-----99万-----2003-07-12 战国齐国“即墨法化”刀币-----102-203万-----88万-----2004-05-15 战国齐国“齐之法化”刀币-----102-103万-----107万----2004-05-15 五字刀币---------------------108-130万-----115万----2011-12-18 六字刀币-----------------------------------300万----2014-05-19 王字刀币-----------------------------------345万----2014-01-10,,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