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4.50KB
约27页
文档ID:34472346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_第1页
1/27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分析初中化学上册内容:共七个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入门篇1、需要解决的问题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用”“怎样学化学”了解——化学的价值、最基本的概念(物、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熔点和沸点、密度)感受——化学的乐趣练习——实验基本技能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1、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空气入手:空气 à 空气中的氧气 à 氧气的制取2、具体地从化学角度学习、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的开始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合物、混合物,化学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等),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3、接触了解具体的物质(如空气、氧气),初步知道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等几方面了解具体物质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认识身边的物质1、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2、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 以及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3、拓展性课题——氢气4、分子、原子概念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与单质、化合物概念一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深入微观世界本单元包含的内容有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基本概念较集中,这些概念是中学化学中最核心的一些概念。

所以本单元是全书(甚至是整个中学段)的一个重心,是基础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基本概念和技能开始引入对反应的定量研究包含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读法、意义、计算所学原理、技能是基础化学中最基本的,是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各种规律的基础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初中研究最细致的元素本单元包含金刚石、石墨、C 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三个课题1、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期学习相关化学反应的基础2、气体制取实验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本单元重点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3、通过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反应的实验,了解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该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突出体现化学的价值1、本单元主要内容有: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三个课题学科性知识点不多,联系生活、社会的实用知识、观念性问题为主2、体现化学与生活、社会、人类的关系和作用,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两个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 课题 1 燃烧与灭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认识燃烧的条件。

2、 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等内容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2、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教具:酒精、水、棉花、蜡烛、玻璃杯、镊子、木条、煤、酒精灯、微机等教学过程:导入:火是一种燃烧现象火能造福人类,但如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使火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我们有必要对燃烧进行一番研究展示片 1[阅读与思考]:有这样一个故事:南极考察队去南极考察,在路上遇到了暴风雪,把火柴丢了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没有火柴怎么生火呢?于是,有一位聪明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如果你是那位科学家,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引导、鼓励[回顾与思考]:在日常生活和以前的学习中,你曾见过或遇到哪些燃烧的事例,请合作小组把课前自己收集的有关材料交流、讨论,完成下表展示片 2事例 观察到的现象镁条的燃烧 发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日常生活中燃烧的事例很多,观看有关燃烧的图片。

展示片 3上述燃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你知道燃烧的特征是什么?能否对燃烧下定义?师生合作从燃烧的现象(发光、放热)和有新物质生成两方面讨论燃烧的特征归纳燃烧的定义展示片 4:燃烧的定义提问: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举例说明[情景设置]:展示片 5:为什么有时能燃烧,有时却不能燃烧,发生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回答引导学从理论假设、实验方法、日常生活经验方面寻找依据[实验探究]:(1) 用镊子夹取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片刻2) 二支燃着的蜡烛,其中一支用玻璃杯罩住,观察3) 用镊子分别夹住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在酒精灯上点燃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比较不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每一个实验,形成正确的认识展示片 6实验 1 的现象是酒精燃烧,而水不能燃烧结论是燃烧与物质的本性有关实验 2 的现象是未罩玻璃杯的蜡烛始终燃烧,而罩了玻璃杯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结论是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空气中有氧气)实验 3 的现象是木条易点着,煤不易点着结论是可燃物的燃烧单有氧气还不够,还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引导学生思考联想与启示,得出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展示片 7(1) 为什么煤可以燃烧,而石头不能燃烧?你还能举出可以燃烧的物质吗?那些物质不能燃烧?(2) 燃着的酒精灯为什么可用灯帽盖灭?(3) 为什么镁条常温下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点燃能燃烧?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得出结论: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展示片 8燃烧的条件:(1) 物质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3)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着火点[设问]:这三个条件能不能缺少其中的一个?分析其中哪些是外因,哪些是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有没有其他方法来验证燃烧的条件?课后拓展:课后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并请各合作小组交流,比比哪一组最好上述燃烧的条件是指一般情况,请同学们思考有没有特殊情况?[情景设置]:展示片 9生煤炉时要用扇子扇,家里、学校等使用的炉子、锅炉要使用鼓风机鼓风,其中的道理是什么?请带着这一问题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探究]:生生合作完成蜡烛不完全燃烧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引导学生看书,说明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

得出结论:可燃物燃烧时,氧气充足或不足,燃烧的情况并不相同:展示片 10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燃烧快,放热多,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氧气不足,燃烧慢,放热少,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生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碳黑颗粒等物质[思考]:完全燃烧有什么优越性 ?展示片 11碳的燃烧:1、 氧气充足:碳+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2、 氧气不足:碳+氧气 ----点燃---一氧化碳 (化合反应)观看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图片[情景设置]:展示片 121、家庭燃气灶一般用气门(用来调节燃气的进气量)和风门(用来调节空气的进气量)来控制燃烧若火焰颜色发黄并有少量黑烟产生,这时发生的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怎样操作才能使燃烧恢复正常?2、冬天有人在房间里放置一只燃烧木炭的火盆取暖,谈谈采用这种方法取暖要注意的问题[课堂小结]:重点内容: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展示片 12学生评价:我对燃烧的新认识[课堂练习]:学生评价,教师点拨[布置作业]: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2 燃料和热量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教学重点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方法:创设情景 实验探究 讨论 归纳 联系实际 拓展视野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燃料的信息,观看网上有关天然气的新闻报道,回顾广州能源变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新课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生活中我们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观看投影思考问题联系生活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快速进入兴奋状态,为下面的科学猜想和探究做好准备联系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1、 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柴、煤、煤气…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引入课题2、 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 4、 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引出化石燃料的概念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汽油、柴油…煤阅读教材,观看录象,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指导阅读阅读课本 132-133 页,思考并归纳:煤、石油的成分或组成?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播放录象:煤的用途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 混合物2、 焦碳、煤焦油、煤气3、 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创设情景知识拓展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播放录象:石油的用途介绍石油的用途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过渡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烧引出天然气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实验探究实验 7-4:甲烷中含有那些元素?步骤 现象 结论结论: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填写书本上的表格学生归纳: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说明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学会寻找物质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介绍沼气和沼气的运用以及“可燃冰”观看录象听讲分析估算指导阅读表 7-3分析课本表 7-3,估算出我国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画出柱状图设问:分析图表计算年限画图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复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加深理解使用化石燃料有什么优缺点?从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谈谈你对化石燃料名称中“化石”含义的理解 从中有什么收获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一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过渡(第二课时)化石燃料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因为它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

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燃烧才能得到热量呢?学生讨论,思考,回答发光、发热)实验探究下面我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