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说课稿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92KB
约11页
文档ID:373877114
第三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说课稿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1/11

七上第三单元作业设计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说单元内容,说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说单元作业设计思路”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 说单元内容首先我们来看,这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的语文实践活动所提出的课标要求:(如图:(一)课标要求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运用多种检字方法,使用字典或词典独立识字;能熟练地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或行楷字;能临摹名家书法,形成个人的书法艺术风格2.阅读与鉴赏养成默读习惯,练就一定的阅读速度,一般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为熟练地运用略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内容,体味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养成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习惯,能分享阅读体悟,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表达与交流能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能真诚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悟和思考,追求有创意地表达;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能合理地安排内容的详略,有条理地表达。

写记叙性文章,能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能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能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能文明得体地交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4.梳理与探究自主组织文学活动,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二) 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抒写学习生活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展现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还展示了不同时代的老师形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是鲁迅幼年时的学习生活,重点塑造了寿镜吾先生的形象;《再塑生命的人》突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论语〉十二章》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上课时的言行,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师生之间交流的场景本单元的提示要求是在阅读中把握文本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能够通过标题、开头、结尾,以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因此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从别人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从而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三) 说学情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与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作 ”的有效性,并把控“业 ”的量,让学生学习落到实处,科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作业这一“减负增效 ”的焦点,需要我们教师精准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理解作业的广义内涵、把握作业的本质与核心,从新的视角和思路开发优质、高效、令学生和家长喜闻乐见的作业而七年级学生刚从童年走来,对于表现童年的文章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通过这些文章能够唤起美好的记忆,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但他们在阅读时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容易忽略丰富的细节和深刻的感悟本单元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语文的第三个单元,也是整本书与“学习”最息息相关的单元七年级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需要通过经典的教诲提升对学习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我设置了以下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翻2页ppt)三、说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1.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 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2.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 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 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3.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4.审美创造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课时学习目标】课时课时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训练速读能力,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文章精彩描写的段落,把握文章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3.品味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语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二课时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第三课时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能流利朗读及 背诵课文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3.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第四课时1.体会平时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生活2.掌握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提高写作技巧3.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达到训练写人习作的目标第五课时1.准确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培养阅读概括能力2.通过精读相关故事情节,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准确评价人物3.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和思想第六课时1.搭建交流平台,培养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2.开展交流活动,提高鉴赏诗歌能力第七课时1.重温本单元学习内容,树立语文大单元学习意识2.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提高语文素养单元作业目标】1.巩固本单元重点字词,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借助课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自主阅读文言文,初步了解文言文含义。

2.巩固抓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准确、传神的人物描写,学习抓住特点写人物3.发展学生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的能力;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的贯通全文4.联系实际拓展能力,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悟;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本单元作业设计依据《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双减 ”大背景下,要合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改变传统作业观,减少重复性、机械性的训练,提质增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依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我确定了单元作业目标,设计了共计7课时的单元作业每个课时作业都会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外来布置请看大屏幕ppt:【课时作业目标】课 时作业目标第一课时1.课前作业:通过读读写写积累字词;通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2.课中作业:通过关键语段划分篇章结构,学会通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3.课后作业:通过阅读题提升阅读感悟,锻炼表达能力第二课时1.课前作业:通过读读写写积累字词;通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2.课中作业:通过摘录阅读要点语句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及形象。

3.课后作业:以小阅读来比较文字情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辅以尝试体验的方式和现代的网络手段来表情达意第三课时1.课前作业: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加强文言字词的积累体悟其中的学习哲理思想和人文情怀2.课中作业:抓关键词提高阅读速度;体会微言大义式的“春秋笔法 ”, 理解质朴的语言包蕴着丰沛的哲理思想和人文情怀3.课后作业:精读课文,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鉴赏能力第四课时1.课前作业:巩固人物描写方法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2.课中作业:片段写作想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调动各种感官去写人物,激发创作灵感3.课后作业:习作训练锻炼学生立体、鲜明地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的写作意识第五课时1.课前作业:通过迅速阅读的方式把握《朝花夕拾》中的主要篇章、人物、内容,增强精读与速读能力2.课中作业:通过问题思考深入了解作者,同时把握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的效果3.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结合背景资料、作品内容分析问题的能力专题,把书读薄第六课时1.课前作业:培养正确识别词性的能力,自主了解作家作品、创作背景、诗歌体裁及其诵读要领2.课中作业:阅读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课后作业:让仿写激发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之美, 收获生活的诗意之美。

让朗诵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品味诗 歌的思想之美,收获生活的诗意之美第七课时1.课前作业:通过写对联考察学生对本单元文章的内容的把握状况,并回顾对联的相关知识2.课中作业:理解儒家传统思想的能力,培养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与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3.课后作业:举行阅读会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单元作业设计意图】那么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重在体现趣味性、知识性和创造性课前作业是预习作业,突出趣味性,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内作业则是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作业,突出知识性和能力性特点,为推进课堂教学服务;课外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融趣味性、知识性、能力性特点为一体,重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知识运用与迁移能力单元检测作业是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进行考查,意在培养学生单元学习意识,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评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供参考通过以上7个课时的作业达到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培养大部分学生理解“学习 ”的含义,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勇于学习的表现,再到理解《《论语》12 章》当中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言论。

在每个课时的课时作业中都要有所体现,并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对人物精神的提炼以及学习品质的挖掘,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悟,激发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热爱另一个侧重点应放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人物方法,提高学生刻画人物的水平,以及写作水平四、 说单元作业设计思路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理念的实施要求“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对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进行整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