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猎人海力布(一)》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教学主题:《猎人海力布(一)》授课对象:五年级年级学生设计者: 目标制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③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④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达方法教材分析该单元以“民间文学”为主题,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动人的蒙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他把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一块石头,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因此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重点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教育。
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堂重点训练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学习目标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评价任务1.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的复述故事2.会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学习过程 课题9.猎人海力布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评价要点环节一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课件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猎人海力布) 锻炼学生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大意的能力环节二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2)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板书: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 等方式)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生总结、汇报: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出示课件4)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第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二、初步自学课件出示5)1.自学提示:(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表达的清晰生总结、汇报: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板书:救白蛇 得宝石 听鸟语 救乡亲 变石头)(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课件出示6)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学生能抓住要点,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大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意识.环节三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三、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7)1.背写课后生字2.熟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3.思考: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 作业的布置能夯实基础知识,同时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复述故事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评价要点环节一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0)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请一位同学再把这个过程讲一讲生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让学生再次熟悉课文,为下文的复述做准备环节二二、合作交流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11)生交流、总结、汇报: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到来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板书:热心助人 舍己救人)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出示课件12)生总结并汇报: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尊敬当海力布变成石头后,大家非常后悔、非常悲痛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海力布,因为他是那样善良,那样舍己为人。
三、讲故事,练习复述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出示课件13)1.师指导讲故事(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2.自由练习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 通过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结构知道作者的写作特点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课堂小结及拓展延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5)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六、布置作业课件出示16)1.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2.找一找其他的民间故事读一读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 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提升板书设计】 救白蛇 得宝石猎人海力布 听鸟语 善良 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救乡亲 变石头 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10.《牛郎织女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2019版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主题:民间故事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3)基于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4)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和习作过程中要继续培养学生写规范字的习惯2)基于阅读:学生基本具备了朗读课文的能力,已经学会默读,能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体会重要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生需要提高体会有关词句表达效果、对基本表达方法了解领悟的能力 (3)基于习作: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如何具体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是训练的重点4)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说出感受和想法,需要继续提高倾听和表达的能力3、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课堂中,我通过设问,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牛郎为什么对那头老牛照看很周到?(从中体会牛郎的善良和勤劳)2、为什么仙女佩服织女呢?(织女爱慕的是牛郎的勤劳善良同时织女放弃了荣华富贵,甘愿与穷困的牛郎生活在一起3、姐妹们会说些什么祝福的话?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重点就突破了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道理评价任务: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2.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道理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10) 1.复习生字词 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通过默读、浏览、指名读、范读等形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花的品格评价任务1)环节二、再读课文,深入分析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出示课件11) 1.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