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牛蹄,乳饮事业群乳源部 2013-01,目录,二、牛蹄的解剖结构,三、修蹄的工具,四、修蹄,六、蹄病的演变,八、牛蹄的护理,七、蹄型异常分类,一、牛蹄的区域名称,五、修蹄的误区,九、常见蹄病,一、牛蹄的区域名称,牛蹄的区域名称,蹄底面,蹄侧面,蹄踵部,蹄底部,蹄尖部,负面,白线,蹄冠部,蹄侧壁(外侧壁),蹄踵部,蹄球部,,,一、牛蹄的区域名称,2-系部,7-蹄底部,8-蹄尖部,6-白线,9-趾间隙,5-蹄内侧壁和(外侧壁),4-蹄踵部,3-蹄球部,1-副蹄,,10-间隙后端,,蹄弓,,蹄负重面=1.5CM,,蹄白线,一、牛蹄的区域名称,蹄冠部,蹄外侧壁,,,二、牛蹄的解剖结构--牛蹄角度与长度,长度,二、牛蹄的解剖结构,二、牛蹄的解剖结构—骨部,相对应的蹄骨,二、牛蹄的解剖结构—知觉部,相当于皮肤的真皮富有神经,血管,称蹄真皮(或肉蹄),二、牛蹄的解剖结构—弹力部,由蹄球真皮(枕球)和趾间脂球构成富有弹性,有缓解来自地面反冲力的作用,1、趾间脂 2、枕球,蹄壁,蹄底,,,蹄踵,二、牛蹄的解剖结构—角质部,蹄角质部为皮肤角化演变而成,构成蹄匣保护蹄内组织以应外力,支持牛的体重,并为重要的运动器官。
蹄匣角质层分蹄壁、蹄底和蹄踵三部分三、修蹄的工具,四、修蹄—分类,根据不同的目的,矫正修蹄,维持修蹄,诱导修蹄,,是预防肢蹄异常、变形的一种修蹄方法,对于后天性肢势,蹄形不良,具有变形蹄、病变蹄的牛,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矫正,使自然肢势及蹄形得到保护性的方法,是使先天性肢势、蹄形不良的牛,以及骨关节和有关组织尚无明显改变,骨端软骨的骨化过程尚未完成时期的牛的肢势、蹄形趋于正常的矫正性修蹄方法,7.5~8cm,四、修蹄—(1)修内趾,1、 矫正蹄长正常状态下图1,后肢内侧趾从蹄冠带至蹄尖长约7.5cm图2,2、如不能确定,修剪时允许蹄长稍长,但不能修剪地过短3、将蹄尖处的角质修剪过多,可能引起严重的继发症——如造成真皮损伤导致出血或奶牛不适;或为确保蹄形美观,将蹄尖处蹄底修剪地过薄四、修蹄—(2)修内趾,1、修整蹄底,使蹄底角质厚度至约5mm厚修整位置主要集中在靠近蹄尖的位置,蹄踵处不修整,2、修整后,蹄壁与蹄底间可见清晰的白线部修整顺序参见图3,图4,3、如果内侧趾趾尖处的角质修剪不到位者,蹄长过长,可能会修剪蹄踵处角质,4、绝大多数牛的内侧趾蹄踵无需修整,如需要修整,对应的外侧趾也应作出相应修整,。
四、修蹄—(3)修外趾(重复1和2),1、将内外侧趾蹄长修剪一致,然后从趾尖至蹄踵方向将蹄底厚度修整一致,2、修整后将内外侧趾蹄底找平,避免蹄底有凸起的角质四、修蹄—(4)平衡蹄踵(参见图8 ),如蹄踵处角质过厚,可适度削薄一般情况下,蹄踵无需修整,修整后的蹄底位于同一平面四、修蹄—(5)重建负重面,将蹄底轴侧部中1/3部分,向远轴侧方向削成盘状,重建负重面修整时注意不要削掉过多角质,以免伤及真皮层根据牛蹄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治疗用上述方法修整前蹄四、修蹄—(6)修整角质,清理疏松角质,修整硬的凸起角质对于角质表现出损伤蹄或指/趾,需进行治疗性修蹄清除所有疏松的角质、削除硬的凸起角质(蹄糜烂),无论疏松角质占多大范围(如假蹄底),都要清除彻底彻底清除病变角质后,病灶周围的健康角质组织可削成漏斗状如治疗蹄底溃疡病例时,可将病灶周围坏死的角质清除掉后,可偏轴侧向切削病灶周围健康蹄角质,尽量不影响患趾负重(参见图11) 治疗远轴侧白线区等位置的白线病时,可将病灶周围远轴侧壁角质削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修整过程中尽量避免伤及真皮组织(如修蹄过程中出血,即已损伤真皮组织)参见图12),图11,图12,四、修蹄—(7)调整患趾负重状态,通过削低患指/趾蹄底或垫高健指/趾蹄底的方式减轻患指/趾的负重状态可以促进患指/趾的恢复。
绝大多数病例的病变发生于后肢的外侧趾和前肢的内侧指修蹄过程中所见的有些特殊指征可由特定原因导致,如蹄角质的过度生长与其负重过多有关,疼痛可导致肢势或步态异常减轻患指/趾的负重,可加速病灶的恢复速度,使患指/趾容易恢复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 第六步和第七步为治疗和矫形修蹄的步骤,可按需确定是否需要实施整修后的牛蹄,蹄刀修蹄适应症,蹄刀修蹄,蹄刀修蹄,五、修蹄的误区,如果修蹄工的电动磨刀使用不当,这就很常见可以削掉趾尖部分的蹄甲,而不要去除外壁甚至是蹄踵部分否则就会导致更多的白线病1.牛蹄匣的外壁去除的太多,检查:修蹄以后,蹄壁很健康,仍有微弱的水平条纹光滑,而不觉得苍白,且没有明显的打磨痕迹,五、修蹄的误区,对于中等大小成年的荷斯坦奶牛,牛蹄正面中间从蹄冠到趾尖应至少有7.5厘米你可以用手指来确定蹄冠的位置,就是皮肤与坚硬的蹄匣之间较软的角质如果趾尖修得太短,趾尖部的蹄底就会太薄,这就会在趾尖部很容易出现白线裂隙,2.蹄尖修得太短,检查:使用7.5厘米长的标尺来测量牛蹄正面中间从蹄冠到趾尖的距离,五、修蹄的误区,对于在水泥地面上行走的奶牛,常见的问题是内外蹄趾的蹄底过度磨损修蹄就是使负重从外侧蹄趾的蹄踵转移到内侧蹄趾上来,如有过度负重的情况维持内侧蹄趾的厚度,3.后肢内侧蹄趾蹄踵部修得太厉害,检查:当外面沟槽的长度小于3.75厘米,蹄底或蹄踵的负重面可能对指压有反应,这就说明太薄了。
这可能是由于修蹄的问题,也可能是磨损的问题修蹄后检查内侧蹄趾的蹄踵后侧外面的沟槽应该没有明显的修剪痕迹,五、修蹄的误区,趾件间周围内外侧蹄壁角质的去除都应只局限在内侧条纹后面的区域,那里白线脱离了蹄底的负重面趾尖内侧蹄壁是一个负重面,不应该被修剪,4.内侧或外侧蹄趾趾尖外壁的去除,检查:查看修蹄工修理的趾间部分检查最近修理的牛蹄,确保内侧蹄壁的完整或内外侧蹄壁的完整,五、修蹄的误区,健康的蹄底应至少有0.6厘米厚,用拇指用力按压或用检查器用一定的力道检查,不会有反应薄蹄底将使牛蹄在趾尖部容易出现白线裂隙和溃疡,5.蹄底修得太薄,检查: 检查近来经过修理的牛蹄和超过四个月没有修理的牛蹄感受修理前后蹄底的厚度来确定问题是来自环境、修蹄工、或是这两方面因素都有检查修蹄记录来发现牛蹄趾尖部是否有很多损伤的问题,五、修蹄的误区,放牧在草场的奶牛当蹄甲过度生长时,蹄底就形成一个很深的凹面,但在水泥地面行走的奶牛,蹄底不能修理成很深的凹面如果站立在水泥地面的奶牛,牛蹄底是凹面的话,蹄趾在重力下就会分开,这就将负重都集中在内外侧蹄趾的内侧面这将很容易在趾骨的后缘出现溃疡和出血,6.蹄底修成很大的凹面而不是平的,检查:新修的牛蹄,确保内外侧蹄趾与白线连接的部位的角质至少有1.8厘米厚,并与肢体的长轴形成垂直夹角以增加牛蹄的稳定性,五、修蹄的误区,过度生长的趾尖应该剪短到合适的长度,蹄底也应该修薄,在剪切面留0.6厘米厚。
但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剪掉了前面的角质,但很少修理蹄底的角质这对矫正负重平衡没有任何帮助,在趾尖部分仍留有过度生长的蹄底角质7.剪短了趾尖部分却没有将蹄底修成合适厚度,检查:修蹄工必须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他们通常使用电动磨刀去掉前面的角质而不修理蹄底,这应该与使用弯刀修理不同,因为后者在修理蹄底前正面蹄壁的弧度已经矫正过了,六、蹄病的演变,七、蹄型异常分类,概括起来分为正常蹄、过长蹄、变形蹄3种,过长蹄,变形蹄,常发生于长期不修蹄或修蹄不正常的舍饲牛,形成种种异常蹄形,绝大多数可经过1~2次矫形修蹄恢复正常严格说来,过长蹄不属于变形蹄,但也有个别病例难以矫正,主要起因于蹄角质发育异常、角质不良,异常肢势、全身性营养障碍、肢蹄病以及先天因素等,通过矫形修蹄难以矫正变形蹄多发于肉牛的肥育期,繁殖母牛运动不足、牛舍结构不良、泌乳营养缺乏等,均能助长蹄的变形,延蹄 长嘴蹄 倾蹄 开蹄,变形蹄,变形蹄,八、牛蹄的护理—意义,牛蹄的重要部位,支撑着奶牛500~1000kg体重,蹄壁下面,白线,部分蹄底,蹄踵,负面,,牛蹄负面狭小,蹄底角质厚仅5-6mm,科学的修蹄、护蹄,减少变形蹄和病变蹄,减少蹄病对生产的影响,八、牛蹄的护理—作用,1、定期修蹄可使蹄负面均衡负担体重,保持适应肢势的蹄型,2、行走稳定,运步轻快,3、可维持一定的热能消耗,减少疲劳,促进代谢,营养良好,4、可早期发现与治疗蹄病,5、预防蹄变形和蹄病,6、合理的正常修蹄能提高泌乳量,7、延长使用年限,捉高受胎率和胎,8、增多人畜接触机会,有利于对牛的驯化管理,八、牛蹄的护理—日常管理,1、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蹄的血液循环,使蹄角质生长正常,2、清除指趾间污物,防止指趾间炎症、蹄底腐烂,3、避免蹄的过度干燥(湿润)使角质变硬(变软)引起角质缺损,4、蹄匣涂油(蹄底、蹄踵多涂,蹄冠、蹄壁少些),5、蹄油以植物油和动物油为好,容易腐臭的油脂不宜使用,6、涂油应掌握时机:水洗半干后、修蹄后等,蹄底负面、蹄踵部要细致涂油,九、常见蹄病—趾指间皮炎,指(趾)间皮肤表层渗出性炎症,痂皮形成,严重者继发蹄底溃烂,,九、常见蹄病—趾指间蜂窝织炎,指(趾)间蜂窝织炎:肿胀,皮肤充血,疼痛,,指(趾)间蜂窝织炎是指(趾)间皮肤及其下组织发生炎症,特征是皮肤坏死和裂开,指(趾)间皮肤、蹄冠、系部和球节的肿胀,有明显跛行,并有体温升高。
坏死杆菌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所以本病又称指(趾)间坏死杆菌病指(趾)间蜂窝织炎:指(趾)间溃烂,指(趾)间蜂窝织炎:指(趾)间溃烂,,九、常见蹄病—趾指间皮肤增殖,增生物似“舌”状,,指趾间皮肤增殖是指趾间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增殖性反应 在文献上曾有不同名称,如指趾间瘤、指趾间结节、指趾间赘生物、指趾间纤维瘤、慢性指趾间皮炎、指趾间穹窿部组织增殖等 发生率比较高的有荷兰牛和海福特牛,中国荷斯坦乳牛发生也很普遍,破溃 感染 坏死,,指间皮肤增殖物已发生溃疡,清蹄后准备手术,手术后的创伤,切下的增殖物和蹄部包扎绷带,,纵裂,,横裂,九、常见蹄病—蹄纵(横)裂,与蹄背侧面平行或与冠缘平行的蹄壁角质裂开多发于前肢,慢性的比急性的多见蹄纵裂,九、常见蹄病—蹄叶炎,弥散性无败性蹄皮炎又称为蹄叶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通常侵害几个指(趾)最常发病的是前肢的内侧指和后肢的外侧趾,【病因】 牛蹄叶炎是全身性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但确切原因尚无定论 ; 给牛注射组织胺或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均可诱发蹄叶炎; 向瘤胃内注射乳酸成功地诱发了羊的蹄叶炎; 以上三种物质被认为与蹄叶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症状】急性病牛运步困难,特别是在硬地上。
站立时弓背,四肢收于一起,如仅前肢发病时,后肢向前伸,达于腹下,以减轻前肢的负重有时可见前肢交叉,以减轻两内侧患肢的负重典型的急性蹄叶炎站立姿势,四肢集于腹下,急性蹄叶炎 可以看到蹄球部角质层下的真皮出血,,蹄叶炎的蹄纵断面: A为蹄骨下的角质层出血,蹄骨尖向上翘,慢性蹄叶炎常常没有全身症状可看到患牛站立时以球部负重,蹄底负重不确实时间较长后,患畜全身状态变坏,出现蹄变形,蹄延长慢性蹄叶炎: 蹄变形,蹄延长,慢性蹄叶炎病例,【预防】分娩前后应避免饲料的急剧变化,产后增加精料的速度应慢给精料之后应给适量的饲草饲料内可添加碳酸氢钠九、常见蹄病—局部性蹄皮炎(蹄底溃疡),局限性蹄皮炎又名蹄底溃疡是蹄底和蹄球结合部的一个局限性病变,是蹄底后1/3处的非化脓性坏死,通常靠近轴侧缘,真皮有局限性损伤和出血,角质后期有缺损症状】病牛表现轻度至重度跛行发生于后肢外侧趾时,肢常保持稍外展,用内侧趾负重一些动物后肢患病时,倾向于用蹄尖负重,也可看到肢的抖动,在硬地上跛行增重患指(趾)的动脉搏动可增强,患侧蹄匣经常是发热的 清洁蹄底后,早期可看到蹄底和蹄球结合部有局限性脱色,压迫时感到发软,动物表现疼痛较后期病例,角质可出现缺损,暴露出真皮,或者已长出菜花样或莲蓬状肉芽组织。
由于病变的大小和继发感染的程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跛行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