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法移植思考法 浦玉生 “移植”这一概念开始产生于农业栽培技术,指将培育在苗床中的秧苗挖起,移到其它田地栽种后来移植方法用于果茶和技术栽培,效果也很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往往把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另一门学科中去,既使该方法获得新的阵地,又使接受移植的学科得到新的发展从思维方法角度看,移植可以说是一种侧向思考方法,它通过联想、类比、综合,力求从表面上看仿佛是毫不相关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发现它们的联系这里的关键,是要发现不同问题之间类似的地方许多科学家都善于寻找这种类似、善于移植思考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技术原理的移植在医学史上,奥地利医生奥恩布鲁格,其父亲是个酒商,奥恩布鲁格经常看见他父亲用手指上下敲酒桶的木盖,从木制酒桶发出的声音发现酒桶内是否有酒,有多少酒有一次奥恩布鲁格给一个病人看病,但一直到这个病人死了,还没有诊断出患的什么病后来,经过对死者尸体的解剖,才发现病人胸腔已化脓,积满了水在这种情况下,奥恩布鲁格经过思索与研究,就把其父亲用手指叩击木桶盖听声音来判断桶内酒量多少的方法移植到医学上来,经过临床的观察、试验,终于发明了叩诊法。
再如,英国医生李斯特从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关于有机物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示,认为伤口化脓是由于细菌作怪,于是决定采取碳酸消毒,无菌手术获得成功李斯特就是这样移植巴斯德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外科手术的消毒法 2.技术手段的移植在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中,人们把冶金、化工中的冷却技术,直接移植、应用于发电机和可控硅技术系统中去,发明出双水内冷发电机和水冷可控硅新技术;建筑师们把爆破技术引进了技术领域内,发明了定向爆破技术;泌尿科医生把微爆破技术引进医疗临床技术中,发明了一种新的清除肾结石的爆破医疗技术法,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技术手段的移植获得成功的 3.技术功能的移植日本一家公司将妇女烫发用的电吹风技术,经过改型设计,用于烘乾被褥,结果发明了一种被褥烘乾机再拿激光技术来说,人们把它移植于工业加工部门,发明了打孔、焊接和切割等新技术,把它移植于精密测量部门,发明了激光定向仪、激光测厚仪、激光全息照相技术等;把它移植于环境保护部门,发明了激光测污雷达技术;把它移植于医疗技术部门,形成了全新的激光医疗技术,等等技术功能的移植,是大有潜力的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移植思考虽然很寻常普通,但巧妙运用,将会取得重要成果和意外收获。
侧向思考法 (浦玉生) 侧向思维是从旁侧开拓出思路的一种思维,也有人称其是“从其它离得很远的领域取得启示的思维方法”这种利用“局外”信息来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与人眼睛的侧视能力相类似,故称为“侧向思维”中国古代《诗经》中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即为这种思维的写照 侧向思维通过横向渗透的方式,经过联想的作用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英国苏格兰医生邓普禄,同轮胎的缘份是侧向思维促成的他有个儿子,每天在卵石路上骑自行车,因为那时还没有充气的内胎,因此自行车颠簸得很厉害他一直耽心儿子会受伤有一次他在花园里浇水,手里橡胶水管的弹性一下触发了他的灵感,于是发明了内胎至于他给自己的“轮胎”充的是水还是气虽然难以考证,然而他是用浇花草的水管制成了第一个轮胎却是肯定的机械工厂的精密零件,大部份都需要人手加工为了防止工作物生锈,工人必须整天戴手套为了使手指更加灵活,手套做得很紧束,所以不但戴上脱下很麻烦,而且容易腐蚀或破烂,所以这一笔经费负担非常庞大日本有一家机械工厂的一个中国工人,一天早晨,他醒来时,脑海里竟浮现出发明液体手套的想法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吗?”每次戴上这麻烦的手套时,他心里就这样想着一天,他在帮助妹妹做纸盒时,沾满手指上的浆糊,竟在和妹妹谈话中完全干掉,变成一层透明的薄膜,紧裹着手指头。
呃,好像戴着手指套嘛!工厂的橡皮手套,要是能够象这样简单多好!”他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构思心想:“把手浸在泥巴或浆糊般的液体里泡一下,即象剥皮似的洗掉是最理想的了后来,他把他的创意上报给工厂,经过工厂五六十人交换意见,仔细研究后,终于发明了“液体手套”使用时,把双手浸一下化学药液,即变成一层透明的薄膜,象戴上橡皮手套一样这种手套很柔软、很舒适,而且富有弹性作业完了以后,把手泡在水里,即可完全溶化掉在创造中,侧向思维有时也表现在吸取、借用某一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其它方面的成果,作为研究另一个研究对象的基本思维、基本方法、基本手段,从而一举成功比如,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文学家发现太阳上热核反应产生了大量的太阳能,这确使物理学家们茅塞顿开:能否模仿太阳上的热核反应来获取巨大能量呢;于是后来发明了氢弹多路思维法(浦玉生) 多路思维,是一种平行发散的发散性思维,它可以使人考虑问题有条不紊、周密、细致享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从1869年到1910年,正式登记的发明就有1328种之多爱迪生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发人深思的是,他的多路思维法,也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
爱迪生搞科学研究,从来不是单打一,他往往同时研究几个项目例如,他在试验、电报的过程中,发明了能够记录和播放声音的留声机;在研究留声机的时候,他同时注意研究电光源照明;当他回过头来研究电灯时,又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发现:把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白金丝灯泡抽去空气后,使灯泡的寿命大大延长了,电灯的发明因此有了重大突破从爱迪生的多路思维法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学习与研究、生产与经营相互有关的问题,往往能够产生新的边缘学科或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在化学药物诞生之前,化学与医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而德国医生和生物化学家埃尔利希正是在同时学习研究医学和化学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时代例如,浙江定海县白泉冷冻厂对鹅的加工采取了多路思维的综合处理,即先把鹅分解为鹅肉、鹅毛、鹅肚杂及鹅废物等几个平行的部份,然后一路路开发,一道道加工,比如单是鹅毛就可再分为刁翎、尖翎及鹅绒四条线路,进行区别对待,系统开发结果,一只鹅的价值比以前增加了三、四倍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同时涉及几个问题,在内容更换交替中,可使大脑得到休息对不同问题的深入思考,还有助于灵感的孕育与迸发当然,多路思维法是建立在广博和扎实的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的,知识贫乏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正象拙劣的骑手,不可能同时驾驭几匹马一样。
扩展用途法(浦玉生) 扩展用途法是以某一项技术为中心,沿着“这一项技术难道没有别的用途吗?”的思路,向四面八方扩散,进行思考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亦称“中心扩散法”发泡技术的扩展繁殖就是这一思维方法的结晶世界上最早的发泡技术要算是我国的馒头和外国的面包了由于蒸煮馒头和烤面包时,面团内部能产生大量气体,使面的体积膨胀,变得松软可口美国一位企业家看到发泡能使面包好吃,就产生了发泡是否能用在其它方面的创造发明思想他想到了橡胶,于是就把能产生气泡的发酵剂掺入生橡胶中,结果在化热时,橡胶就膨松得象面包一样由此,他发明了橡胶海绵塑料工业产生以后,德国的一家企业经过试验又把橡胶发泡技术的机理转用到塑料上,制成了物美价廉的泡沫塑料,并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日本铃木信一博士,把发泡技术又扩展到用于水泥,发明了气泡混凝土,这种材料重量轻、质地硬,由于内含大量气体,具有良好的隔音、绝热性能,大量用于高层建筑或作吸音、保暖材料日本一家食品加工厂,将发泡技术用得更加巧妙,他们把发面包的道理转用到冰激凌上,由于冰激凌不能用加热膨胀的方法,他们就采用吹入小气泡同时搅拌的方法,使新的“雪糕冰激凌”松软可口,一两年功夫就风行日本各地……看来,通过扩展发泡技术的用途,发明创造出别的什么东西,仍然是发明人才创造的源泉。
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扩展用途的思维训练呢?一句话,知识是开拓思维的基础如北戴河孟姜女庙前檐柱上有一副对联,原文如下:“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根据“朝”有两个读法:表示早晨的“朝”,表示潮水的“潮”,“长”也有两个读法:表示长短的“长”和表示涨潮的“涨”,可以有如下三种读法:“①海水朝,朝朝潮;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②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浮云长涨,长长涨,长长消③海水朝朝潮,朝潮,朝朝落;浮云长长涨,长涨,长长消如果没有知识,不知道“朝”和“长”各有两个读音,那么就不可能进行什么扩展用途的思维了模仿创造法(浦玉生) 模仿创造法是指人的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模拟而得到新的成果古今中外艺术史上,模仿创造的例子不是绝无仅有的一代名流贝多芬的音乐代表作沿有模仿痕迹:一是思想模仿,贝多芬生在德国,他通过康德、席勒等人,对卢梭的法国共和思想非常憧憬与向往,因此在他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充份地体现出这种共和思想;二是音乐风格模仿,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的作曲过程中,收集了大量与卡比尼风格相近的法国音乐家缪尔的作品,并将他们的风格渗入到他创作的作品中去;三是作曲模仿,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合唱中,模仿了卡比尼和缪尔的作曲技法,这可以从曲谱的比较中寻找出贝多芬模仿的痕迹。
现代著名画家毕家索早期的绘画,是从模仿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等起步的毛泽东不仅是诗人,而且还是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潇洒、洗脱,布局疏密相间,恰到好处,但是他却是模仿了古代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作品,再根据自己的气质挥洒出来的同样,我们从郭沫若的书法中,可以看到柳公权字体的构架和颜真卿字体的风韵综观模仿创造,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1、原理模仿,通过模仿别种事物和机制原理来创造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方法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运用的活性污泥处理法就是一例河流中夹杂的有机污泥流入海洋,海洋并不会受污染科研发现,原来海洋中生长着能消化有机物质净化细菌有机物质经它消化后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海洋具有净化作用于是人们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种模仿海洋自身净化作用的净化池,在池中放入含有净化细菌的污泥,然后再鼓入氧气,使净化细菌大量繁殖废水在净化细菌的作用下变成了无污染的净水2、结构形态模仿,用模仿其它事物的结构形态生产新成果的一种方法北京制笔一厂刘景存到饭馆吃饭,看到盛装筷子的容器特别脏,而且人们用手去拿筷子,摸来摸去很不卫生,他决心改革筷子箱,起初的几次方案都不行,他突然想起家中曾有一个50年代的提烟盒,每提一次就出来一支烟,不是可以模仿借鉴这种结构吗?凭记忆,根据筷子的特点,他做成了清洁筷箱,把筷子放在封闭的盒子里,需要时,提一次就出一双筷子,既卫生又方便。
3、色彩模仿,通过模仿色彩进行创新的一种方法世界各国军队的服装都是不同样式的但有一种隐蔽军服,被称之为迷彩服的,颜色几乎都是一样的,迷彩服最显著的特徵是它的色彩,这种黄绿斑斑的色彩是怎样选定的呢?就是运用了色彩模仿,设计人员考虑到能隐蔽的目的,就模仿了草、树和土地交叉混合的颜色,把它运用到服装上来了于是诞生了这种隐蔽军服专利发明法(浦玉生) 专利文献是创造发明的一个巨大的宝库善于有效地借用专利文献,是取得创造思维成功的一条重要途径借用专利的思维方法主要有四种:1、通过调查专利进行创造性思维现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