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孝宗北伐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KB
约2页
文档ID:63573500
孝宗北伐_第1页
1/2

1.收复中原,首战江淮 孝宗在江淮部署2.战争中江淮争执 地点 防线3.为何金度过淮水,一向求胜的宋就急于议和4.金为何不继续进攻5.为何和议旧疆不变隆兴和议内容简写 无关不写而重点论述6.和议影响孝宗北伐与隆兴和议 孝宗即位后,颇有一番励精图治、报仇雪恨之志恰好这时正是金兵北退,恢复声浪高涨之时他起用主张抗战遭到秦桧排斥的张浚为枢密使,为岳飞昭雪,把秦桧的党羽逐出朝廷,作出坚决抗战的姿态,让张浚负责出师北伐,督江淮军马 隆兴元年(1163)四月,张浚命李显忠、邵宏渊分别由濠州(安徽凤阳)、泗州(江苏盱眙)率军北伐,收复灵璧(安徽灵璧)与虹县(安徽泗县)金军紇石烈志宁率军反扑,由于李显忠、邵虹渊不和,邵虹渊不肯力战,诸将相继违令逃遁金军追击,在符离(安徽宿县)大败宋军,夺回了淮北重镇宿州(安徽宿县) 符离战败后,宋孝宗被迫遣使与金议和,并重新任用秦桧余党汤思退,与张浚并为左右丞相兼枢密使汤思退为了促成议和,使用阴谋手段,排挤张浚出朝廷,撤销海州(江苏连云港)、泗州(江苏盱眙)等处的防守,并暗通消息,请金兵出兵胁迫议和隆兴二年(1164)十月,金兵乘机南侵,渡过淮水,宋孝宗又废黜汤思退。

十一月, 宋朝再派国信所大通事王抃携带参知政事周葵的书信, 出使金朝, 不再坚持不割四州, 与金人正式定约, 主要内容如下:1、“请正皇帝号, 为叔侄之国”即改金宋君臣之国为叔侄之国, 宋朝皇帝也可以称皇帝了2、“易岁贡为岁币, 减十万”即将“绍兴和议”所确立的岁贡银、绢各25 万两、匹, 改为岁币银、绢各20 万两、匹,原来的“岁贡”之称改为“岁币”, 表示宋朝地位有所提高3、“割商秦地”即在归还金人海、泗、唐、邓四州的基础上, 再割商、秦两州地予金金人则退出其占领的盱眙、濠、庐、和、滁等州地地界恢复到“皇统和议”( 绍兴和议) 时所确立的疆界4、“归被俘人, 惟叛亡者不与”[5]即双方各自遣归被俘获之人, 双方自愿逃往对方之人则不在遣返之列隆兴二年( 1164 年) 十二月, 宋孝宗批准了这一议和条款, 标志着宋金“隆兴和议”的正式确立隆兴三年( 1165 年) 二月, 金以殿前左副都点检完颜仲、太子詹事杨伯雄使宋报聘, 临行前, 完颜仲向金世宗请示“与宋主相见礼仪”, 金世宗说“宋主亲起立接书, 则授之”[7]完颜仲到达宋朝, 宋孝宗按照盟约的要求, 亲自起立接书隆兴和议”所确定的各项议和条款, 正式付诸实施。

隆兴和议”是在金世宗作了一些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后来, 见宋人意欲打破“皇统和议”( 绍兴和议) 所确立的宋金格局, 遂不再退却, 但在宿州符离大败宋军之后, 没有乘胜进击, 还是希望尽快与宋议和, 并在金朝军事形势有利的情况下, 答应了宋人不再称臣的请求, 并减少岁币银绢各五万两匹, 作出了一定的让步但这一让步是极其有限的, 当宋人意欲不割海、泗、唐、邓四州土地之时, 金世宗的态度则十分强硬, 坚决不肯让步, 最终还是按照金世宗的意见, 在“皇统和议”( 绍兴和议) 所确立的疆域基础之上签订了“隆兴和议”隆兴和议”虽然对宋金间旧有的不平等关系作了一些调整, 但仍然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对宋朝来说, 还是一个屈辱的条约从宋孝宗北伐到隆兴议和,宋朝携采石大捷的余势,合江淮兵8 万人, 号称20 万,妄图改变绍兴议和的疆域划分,夺回被金攻占的故土,夺回了海、泗、唐、邓四州,但一纸合约便都还给了金,宋也失去了北伐的勇气,只想依靠江、淮的水系防御保持自身的安全这也就更加凸显了江淮防御对于宋能偏安一隅的重要性[ 5] 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卷33, 《孝宗纪一》,P629[ 7] 罗大经撰, 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M]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卷72, 《完颜仲传》, P165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