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高收费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浅析我国幼儿园收费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 福和千百万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与幼儿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密切相关我国现行的《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 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教育对儿童个人素质的塑造和培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笔者希望通过对幼儿园收费问题的研究,加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一、我国幼儿园收费的现状我国现存的幼儿园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是指各 级政府和单位所办的幼儿园,办园成本主要由政府和单位承担,教职工也纳入单位的人事和 财政编制民办幼儿园,又叫私立幼儿园,是指由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幼儿园目前 这两类幼儿园的收费主要表现为两类一)公立园学费相对较低,但附加费用较高国内公办幼儿园有具体的收费标准,一般是由当地的物价部门、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联 合制定常规来讲,级别不同,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也有所不同例如一级园收费较高,二级 园、三级园和无级类园收费则逐渐降低而实验园、示范园等又可以在一级园的标准上上浮 一定的百分比,或自行决定。
在经济发展较缓的城市,公立幼儿园的各项收费加起来平均每 月600-700元左右;而在发达城市,每月1000- 2000元也是司空见惯这些明码标价的费用, 一般包括保育教育费、住宿费和代办服务性收费国内公立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少,有些公立园还是隶属于部队或某些单位的内部园,基本 不对外招生,但其良好的设施和管理吸引家长,这就造成了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能让 孩子进入到一所优质的公立帕,有的家长提前让孩子参加该园入园前的亲子班,适应班等抢 占名额,有的家长则托关系、找路子为孩子报名进入这些公立园多数还需家长缴纳一定数 量的赞助费,虽然这不合法这些亲子班,适应班的学费,家长托关系、找路子的人情费, 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赞助费等,都给家长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二)民办(私立)1园按市场定价,追逐利润公立幼儿园的稀缺,给民办幼儿园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家各地市对民办(私立)幼 儿园的收费没有具体规定,而是让其根据自身成本自行制定,到物价部门备案后即可执行 民办幼儿园的收费完全开放,办园经费投入方而实行的是谁办园谁投钱的原则其收费包括 保育费、伙食费、住宿费、特色教学费、兴趣班费等等投资属性使一些民办园过分追求经 济利益,通过各种特色教学,收高价学费。
在发达城市,条件较好的民办园月收费3000- 4000 元十分普遍,有的年收费甚至高达十多万元的天价二、我国幼儿园高收费的原因幼儿园的学费偏高是众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政府经费投入不足且分配不均我国政府每年都要向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拨发大量 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但是,对各类教育机构的经费投入有很大的差异2011年全国各级各类 教育机构获得的教育经费所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出,义务教育所占 比例最大,达到61. 23机高等教育次之,占到22. 04 %而幼儿园教育,或者说学前教育所 占比例最低,仅有2. 24%学前教育在我国属非义务教育范畴,然而它与同属于非义务教 育的高等教育相比,所获得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也不及十分之一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关注较多,致使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严重不足这种投入比当 然有其历史原因我国2007 - 2011年全国幼儿教育经费统计情况,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尽 管幼儿经费逐年增长,但是它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在2007年至2010年始终维持在L 2g 1. 7%之间,直到2011年才急剧上升到2. 24$而这一比例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偏低,如 在巴西为5. 1%,墨西哥8. 9%,泰国16.4席。
我国幼儿园财政拨款不仅长期以来投入过少,而且还采取一种倾斜性拨款机制长期以 来,那些极为有限的财政拨款,被重点投向一些示范园、优质园等教育部门重点扶持的几所 公立幼儿园,这更加剧了学前教育优秀资源的严重稀缺其次,学前教育过于市场化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幼儿教育,由于经费短缺,教育资 源分布不均,需要民间资金大力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和法 规支持幼儿园的市场化发展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投资经营者获取利润,如果缺乏相应的市 场规范,过度依赖市场的自由发展,就会使市场中的个体盲目追求利润目前我国的幼儿教 育市场就处于这样一种混乱的局而,由此导致了今天的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在利润的诱惑下, 开办幼儿教育的初衷,正在被逐渐地歪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己经成为宣传的口号,而 获取较高利润成了最终目的三、我国幼儿园收费办法的改革建议幼儿园高收费的问题不仅加重了市民的生活负担,也导致了学前教育的不公平在目前 国家财政无力实施免费教育的前提下,建立规范合理的幼儿园收费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 们认为,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加大财政投入、扭转学前教育市场化的倾向,优先考虑 贫困地区贫困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准确定位学前教育的性质,优化教育资源幼儿园最初的创立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妇女就业的需求,解决家长的后 顾之忧,因而幼儿园的福利性非常明显而在80年代后期,国有企业纷纷解体,托幼机构纷 纷走向市场,福利性日益弱化,教育性日益受到重视事实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学前教育兼 具教育性和社会公共福利性一方面,学前教育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其将来 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而,学前教育可以解放家长的劳动力,为社会创 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殊的双重性质体现了幼儿教育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因 此,各级政府应当准确定位学前教育的性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教育财政总经费, 提高学前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二)扭转学前市场化倾向,更多考虑公平问题在当前的幼教改革中,我们需要对市场化有个清晰的认识市场的逐利性、等价交换性 与幼儿教育的公益性、福利性等本质特征是相抵触的政府弱化乃至放弃对学前教育担负的 责任,将其全而推向市场,那么低收入人群的子女由于较弱的支付能力则无法享受优质的幼 儿教育资源,这样的后果只会加大城乡幼儿教育的差异,导致更大的教育不公平事实上, 在学前教育社会化的过程电政府之手应与市场化机制并存,政府在发挥导向、监管作用的同 时,还要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弥补。
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对幼儿教育市场 的约束和监管,规范市场行为三)逐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在许多发达国家,甚至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学前教育虽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但 却对其实施免费政策,由公共财政支持例如丹麦、瑞典、法国、英国、巴西、墨西哥等等 在德国和美国,学前教育已被视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国家己经明文规定,自 5岁起幼儿教育就是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的任务主要由公共幼教机构担负起来不难看出, 学前教育义务化是大势所趋就我国目前来说,这项工作的实施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 我国政府可以通过逐步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使其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至少, 在收费方而,应该像教育部官员所说的,建立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总之,幼儿教育高收费问题的实质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满足不了人民群众 对于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的需求,因此,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重视幼儿教育,增加优质幼儿 教育资源的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