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州航院 人力资资源管理 专业评 估 材料工商管理 学 院2017 年 5 月 8 日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评报告一、总体概述郑州工业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自 1999 年招生以来,围绕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实验教学、教师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改革,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企业人力资源领域、行政事业领域以及管理咨询领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经本次专业自评,我们认为,我们专业建设达到了较高水平2、分项自评1.1. 生源情况分析生源情况分析1.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60%60%))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按照理工类普通本科招生,学制 4 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 年,本专业学生入学成绩最高分 532 分,最低分 419 分,平均分 484 分2014 年,本专业学生入学成绩最高分 567 分,最低分 313 分,平均分 513 分2015 年,本专业学生入学成绩最高分 594 分,最低分 317 分,平均分 495 分。
2016 年,本专业学生入学成绩最高分 527 分,最低分 322 分,平均分 493 分入学平均分相对于当年河南省本科录取线而言相对平稳如下图所示:125125100831191171028448451349549301002003004005006002013201420152016原计划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平均分1.21.2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40%40%))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按照学校计划,近四年来分别录取了 119、117、102、84 人,报到率分别为100%、97.44%、99.02%、97.62%,第一志愿录取率分别为 98.32%、96.58%、99.02%、100%无论第一志愿录取率还是报到率都处于稳定状态,如下图所示:30.940.950.960.970.980.9911.012013201420152016第一志愿率报到率自评情况:生源充足,录取分数平均高于省线自评情况:生源充足,录取分数平均高于省线 4040 分以上,第一志愿录取率更是达到分以上,第一志愿录取率更是达到 100%100%。
自评分数:自评分数: 1010 分分2.2.培养模式培养模式2.12.1 培养方案培养方案2.1.12.1.1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1 1)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30%30%))①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劳动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务,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型管理人才②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强烈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劳动法的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创造性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熟悉劳动人事法规,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依法处理劳动关系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熟悉网络信息技术,具有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下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用外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合格标准③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4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发展极为迅速的部分,它有效地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成为管理学下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总体上属于起步不久的新兴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侧重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劳资关系等六大模块实践知识的学习,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旨在培养企事业单位及其咨询机构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做为一门学科,越来越受到企业与社会的认可与关注,从初期的人事管理至现在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以史为签,有助于我们每一位从业者或关心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社会人了解与关注。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培养从事一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四知四能(即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员工④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管理学相关理论都有员工职业道德的章节”提供支持传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通过“9 门学科基础课、8 门专业课、9 门专业一类选修课、8 门专业二类选修课、10 门专业三类选修课、5 门学校特色课程、大部分公共基础课都属于智力因素的培养”提供支持传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力”通过“体育专项基础、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等,管理沟通、组织行为学、HRM 专业技能训练中部门培训游戏、情景模拟、实践教学等是对增强体制和培养意志力的有益补充”提供支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主要包括:教育程度、科学精神、科学水平、精神状态、文化修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河南省人力资源信息调查、科学研究方法、HRM 实践前沿讲座、数据库应用技术(Access)、计算机网络应用、统计学、管理统计软件应用、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提供支持,同时本专业“将科学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将思维方式科学化的形成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期末考试中充分体现出来;大力倡导学生参与科创基金项目的申请和研究”也可以提供支持。
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劳动法等知识”通过“管理学、管理学原著选读(双语)、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统计软件应用、管理沟通、组织行为学(案例)、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来支持管理学知识的获取;通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劳动经济学、统计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支持经济学知识的获取;通过“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保障、社会学”等支持劳动法知识的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人5员素质测评、绩效管理(案例)、薪酬管理(案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定额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 HRM 理论前沿讲座、HRM 专业技能训练、人力资源管理原著选读(双语)”等支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的获取,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讲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讲座、企业培训师技能讲座、职业指导师技能讲座、 HRM 实践前沿讲座、管理沟通、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知识的获取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上述课程密切联系,同时还有“HRM 认识实习、金工实习、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验、河南省人力资源信息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等课程的支持。
2 2)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70%70%))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基本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法规、政策、会计、统计、金融、管理等知识;熟悉就业知识,包括行业发展的前景、方向、人才结构、需求、就业方向等知识;掌握专业知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测评、招聘与甄选、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培训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等知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课与专业理论课大体保持 1:1 的比例,除了计算机技能和外语听说读写技能外,围绕获取“人力资源管理三级资格证书”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扩大对社会的适应面,在工作中基本上有意识、有技能、有素质地完成多种任务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通过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来体现,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的事业追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就能勇敢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以科学的胆识和大无畏的开拓勇气,与人合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既有普遍性的共性特点,又有因社会专业技术岗位而异的特殊表现。
优良的素质.、广博的知识,与融会贯通应用能力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上述证明可以从 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得到体现2.1.22.1.2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80%80%))((1 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30%30%))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系统的课程体系,从人格塑造、知识积累、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等不同维度加大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具体课程体系如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程(见 2.1.1)第一,通识课程:按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课程 性质学分总 学 时讲课 学时实 验 (践)学 时上机 学时考核 方式123456786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课程 性质学分总 学 时讲课 学时实 验 (践)学 时上机 学时考核 方式按学期周学时分配12345678GB001A大学人力资源管理Ⅰ(一) ESLⅠA必修 3.0484800考试 3XB001A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 Law Education必修 3.05444100考试 4YB005A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必修 2.0363600考查 3JB001A计算机应用基础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必修 2.03216016 考试 2KB003A高等数学Ⅱ(一) Calculus II A必修 3.0484800考试 3YB006A体育专项基础 Foundation of Special Sport必修 1.0282800考试 2BB900AHRM 专业导论 Profession Introduction必修 1.0161600考查2XB002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必修 3.05444100考试4XB003A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必修 2.0362880考试3GB002A大学人力资源管理Ⅰ(二) ESLⅠB必修 4.0646400考试4KB004A高等数学Ⅱ(二) Calculus II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