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样板为进一步规范技术交底的编写内容,提高技术交底内容的针对性,使交底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现对技术交底的编写内容作出如下要求,后附技术交底样板,望项目部按照编写要求,参照样板进行交底1.内容编写要求:1.1技术交底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1.1施工准备(材料要求、施工机具、作业条件)1.1.2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具体操作工艺)1.1.3质量标准及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注明执行的规范标准)1.1.4成品保护措施1.1.5应注意的其它问题(安全、文明施工、绿色施工及环境保护等)1.2操作工艺内容要做到详尽、图文并茂技术交底附图要求如下:1.2.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平、剖面图,注明土方开挖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边坡坡度及坡道的位置、尺寸等,附有土方开挖路线图、基坑边坡监测点布置图等1.2.2模架:模板支架的平面图、立面图,剪刀撑布置图,连墙件布置、作法图,节点施工图等1.2.3外架交底:悬挑型钢定位布置图(包含预埋环位置图)、外架立面图(包含拉结点布置图、剪刀撑排布图、出料平台处外架加固图)、拉结做法图、转角(楼梯处)悬挑详图等1.2.4钢筋绑扎安装:复杂、关键节点部位钢筋施工图等。
1.2.5大体积砼:测温点布置图(平面图、剖面图),砼浇筑顺序图、分层分段或斜面分层示意图,施工缝(后浇带留设位置图)等1.2.6填充墙砌体:构造柱位置深化图、墙压筋位置图、构造柱马牙槎留设图、砌体排砖图等1.2.7其他技术交底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附图2.交底样板2.1砌体工程技术交底2.2内墙面砖技术交底2.3屋面保温及找平层技术交底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编号:工程名称交底部位一层砌体共 页第 页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一)材料要求1、砌块长宽高为600×200×240mm、600×100×240mm两种规格,斜砌砖为粉煤灰烧结普通砖,规格240×115×53mm2、水泥使用 32.5级矿渣硅酸盐袋装水泥、砂选用中砂,使用石灰膏3、砌筑砂浆:地下室墙体使用M7.5水泥砂浆砌筑;其他墙体使用M5.0混合砂浆砌筑4、构造柱、圈梁、过梁混凝土强度为C25二)机具要求混凝土搅拌机、5mm孔筛子、小车、砖车、皮数杆、砌筑工具(瓦刀、灰铲等)、检测工具(2米靠尺、小锤等)。
二、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测量放线——砌块预排——墙体砌筑——设置拉结筋、施工构造柱——砌体与门窗口联接——砌体与梁底(板底)联接三、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将结构表面清扫干净,用砂浆找平、拉线,用水平尺检查其平整度2)排砖与砌筑:排砖墙体砌筑时,先按墙体尺寸和砌块的规格尺寸,进行砌块预排,长度方向不够整块时可以锯割成需要的尺寸;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砌;每种砌块应单独成皮,不得与其它砌块混砌粉煤灰标准砖砌体灰缝应为8--12 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缝应控制竖缝、水平缝不应超过15mm,一般按13mm为标准;竖缝灌浆时,应振捣密实,并及时将挤出的砂浆刮除,作到横平竖直,砌体表面平整整洁,砂浆饱满,灌缝密实当最下一皮的水平灰缝厚度大于20mm时,应用豆石混凝土找平铺砌砌筑时,砌块应满铺满挤,上下丁字错缝,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设计要求预留的洞口、管道、沟槽应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3)砌块与梁底(板底)连结:砌至楼板底(梁底)的砌体,必须用斜砌块楔紧其具体做法是:填充墙砌至楼板底(梁底)时,先预留一定空隙,空隙最大不得大于230mm,最小不得小于190mm,待填充墙砌筑完毕间隔14天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不砌至楼板底(梁底)的砌体,必须设混凝土压顶压顶厚80 mm,设通长钢筋2φ6,分布筋φ6@200 mm伸入两端各80mm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编号:工程名称交底部位一层砌体共 页第 页交底内容: (4)构造柱构造柱截面尺寸为墙厚*200mm,纵筋4φ12,箍筋φ6@100/200 mm主筋搭接长度为600mm如下图所示:构造柱应沿建筑物高度对正贯通,严禁使层与层之间构造柱相互错位;其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墙高尺寸不超过300mm构造柱模板安装前,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它杂物清理干净,在马牙槎边贴棉胶带;构造柱浇筑前,先将砌体留槎部位和模板浇水湿润,并在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编号:工程名称交底部位一层砌体共 页第 页交底内容:结合面处先浇5—10cm高与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去石子水泥砂浆,振捣混凝土时,不得触碰墙体,严禁通过墙体传震。
构造柱混凝土浇筑至梁底时,留出楔口将混凝土灌捣密实,待混凝土初凝时将楔口处混凝土剔凿密实,马牙槎留置如下图所示: 门垛≤200mm时,按下图施工:构造柱主骨采用方木打眼对拉螺栓“3”型夹固定,主龙骨间距自地面起算依次为250mm、600mm、700mm、800mm;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次龙骨采用40×90mm方木平放,间距不大于150mm5、墙体拉结筋:200mm、250mm厚砌体填充墙应沿结构高度每隔500mm植2φ6拉筋(100mm厚砌体墙设置1φ6拉筋),间距120mm,居中设置,拉筋伸入填充墙墙内≥700mm,拉筋搭接≥200mm,不考虑接头位置,沿墙全长贯通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编号:工程名称交底部位一层砌体共 页第 页交底内容:6、过梁设置填充墙洞口过梁可根据建施图纸洞口尺寸按(03G322-1)过梁通用图集选用荷载按二级取用。
当洞口一侧紧贴柱时,过梁主筋植入柱内;当洞口两侧紧贴柱时,过梁主筋两侧植入柱内,两侧钢筋搭接长度为320mm,搭接接头位置不受限制;当两侧为砌体墙时,过梁可预制或现浇,伸入两侧墙体250mm过梁净跨900mm按净跨1000mm选用,号筋长度相应减小100mm,其它不变四、质量标准及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执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1、蒸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质量验收标准项目质量验收标准检查方法一般项目1.轴线位移≤5mm用尺检查2.墙面垂直度≤3m≤4mm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3.表面平整度≤6mm用2m靠尺和楔形尺检查1.门窗洞口±5mm用尺检查2.窗口位移≤10mm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6.水平缝砂浆饱满度≥80%百格网7.竖缝砂浆饱满度≥80%百格网8.拉结筋位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观察和用尺量检查9.拉结筋埋置长度通长埋设10.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1/3观察检查11.灰缝厚度≤15mm5皮砌块高度折算12.灰缝宽度≤15mm2m砌体长度折算 2、构造柱质量验收标准项目质量验收标准检查方法主控项目1.马牙槎拉结筋26@500偏差小于100mm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2.钢筋连接设计要求观察和用尺量检查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编号:工程名称交底部位一层砌体共 页第 页交底内容:6.钢筋锚固长度7.钢筋搭接长度一般项目1.构造柱中心线位置≤5mm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2.构造柱层间错位≤4mm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3.构造柱垂直度(每层)≤4mm用2m托线板检查3、质量通病预防 3.1碎块上墙。
原因是施工搬运中损坏较多,事前又不进行挑拣,随意用碎块砌墙,影响墙体的强度应在砌筑前将砌块进行挑拣,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碎小块未经加工不得使用措施:做好成品保护,对搬运过程损坏多的劳务队提出批评,屡次不改,对已损坏砌块(普通砖)按实际发生扣除费用,对已损坏砌块(砖)能否使用做出明确规定3.2墙体与板梁底部的连接不符合要求,出现较大空隙措施:对已砌筑好的墙体用粉笔注明砌筑时间,严格控制斜砖的砌筑时间 3.3粘结不牢应严格按配比单要求的配合比调制砌筑砂浆,砌筑时用力挤压密实措施:严格按配比单配比,过磅称重以标准小斗确定每盘砂浆的水泥、砂子用量3.4拉结钢筋不符合规定原因是拉结筋不按规定通长设置,造成砌体不稳定措施:加强过程检查,对不进行通长设置的墙体进行返工3.5灰缝不匀原因是砌筑前对灰缝大小不进行计算,不作分层标记,不拉通线,使灰缝大小不一致应先对墙体尺寸及砌块规格进行安排,适当调配皮数,将灰缝作出标记,拉通线砌筑,做到灰缝基本一致,墙面平整,灰缝饱满措施:砌筑时设置皮数杆进行砌筑实行样板引路制度 3.6排块及局部做法不合理原因是砌筑前对整体立面、剖面及水平砌筑时不按规定进行砌块预排,造成不合理,影响砌体质量。
措施:对每个户型的砌筑进行排砖设计,严格按排砖设计进行施工五、成品保护1、砌块在装运过程中,应轻装轻放,计算好各房间的用量,分别码放整齐搭拆脚手架时不要碰坏已砌墙体2、落地砂浆及时清除,收集再用,以免与地面粘结,影响下道工序施工3、设备安装用槽孔以预留为主,尽量减少剔凿,必须剔凿设备孔槽时,可划准尺寸用刀刃镂划,严禁乱剔硬凿,以免损坏墙体如造成墙体砌块松动,必须进行补强处理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技术、安全交底记录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编号:工程名称交底部位一层砌体共 页第 页交底内容:1、斜砌砖堵头采用预制边长180×180mm,厚度为180mm的三角形素混凝土块砌筑如下图所示: 2、如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