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微课教学设计教案学校:黄石市湖滨路小学 设计者:陆军 时间2015.6主题名称我的发现·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选题意图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的使用也有变化这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部分学生一筹莫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是本学期的教学难点希望通过本微课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适用对象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 “引用人物的话,提示语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教学用途√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 □其他(1)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将微视频和学习任务单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学习任务观看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质疑2)课中讲解或活动:学生带着自主学习产生的质疑在教师引导下重看视频,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疑问,最后完成一定的训练题,巩固、提升学习效果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制作方式(可多选)□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预计时间6-7分钟设计特色 本微课形式新颖,充分利用PPT的动画功能,配以形象又简练的语言:从开始认识新朋友,到提示语的捉迷藏,到实例讲解时的生动准确的描述,再到“提示语”童谣的编写,都充分考虑三年级学段特点,让孩子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不但结构完整,而且针对性强,有示例、有发现、有提炼、有练习,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管有没有课堂、不管有没有教师现场再指导,都能让学习者观看微课的同时,结合“学习任务单”,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变换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微课程设计一、认识提示语1、激趣导入:认识新朋友--提示语2、结合例句了解什么是提示语 在对话描写中,提示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及谁说的等部分就是提示语二、观察与发现1、以游戏形式出示例句2、仔细观察例句,找到哪些是人物的语言,哪些是提示语3、读例句,发现:因为引用人物话语的位置不一样,提示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这三句话中,提示语的位置分别在句前、句后、句中4、圈一圈语文书P31提示语后的标点符号5、分别观察三个例句,了解提示语位置不同,后面所用的标点也不同1)提示语在句前提示语在句前用冒号,人物语言标上双引号2)提示语在句后提示语在句后用句号,人物语言标上双引号3) 提示语在句中提示语在句中打逗号,人物前后说的话都要标上双引号!6、再读一读这三个句子,感受一下不同位置的提示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三、总结与提炼1、 总结学习的内容认识了提示语,知道了因为引用人物话语的位置不一样,提示语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提示语后的标点符号也不同。
2提炼童谣帮助记忆提示语童谣提示语,你别躲,我先在句里找到你,提示语在前用冒号,提示语在中用逗号,提示语在后用句号,人物语言前后不忘双引号2、读一读,背一背童谣四、巩固练习1、 考考你1) 找找对话中的提示语在哪里,圈出提示语后的标点是符号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铁罐带着更加轻蔑的语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2) 给下面的句子打上标点符号 一个人惊讶地说 哟 这里头有一只罐子 真的 一只陶罐 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多美的陶罐 一个人说 小心点 千万别把他碰坏了 这是古代的东西 很有价值的 2、结语:现在,你与提示语成为好朋友了吧?那么,小朋友,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