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我仅知道的一点点,热熔柱的直径一般是0.7~0.8mm,壳体上的孔的直径1mm,同时要留出槽以供热熔的时候容胶但是一般热熔柱要多高我就不知道了2. 热熔柱一般比热熔孔单边小0.10MM,高出热熔孔0.50MM.热熔孔需做0.3深的溢胶沉孔,沉孔直径需比热熔孔单边大0.50MM,以保证能够热熔平整. 3. 我个人认为在热熔柱时要考虑以下情况: 对于小件固定,提倡采用实心柱子热熔固定,实心柱子和对应的孔要相应做1.5度到2度的拔模,配合间隙单边0.05mm即可.对于大件固定或者胶壳肉厚薄顶出易顶高时,提倡采用内径0.5mm和外径1.5mm的空心柱子或十字骨位或者0.5mm厚2.5~3mm的骨位热熔固定,热熔孔的沉孔有锥头和平头型的,另外,热熔机的热熔头一般有平头的、半凹球形的,还可以定做一些其他简单的形状热熔沉孔一般做到直径2.2深0.3以上比较好,可以通过计算容积来设计的还有一点,要考虑热熔头的直径,一般直径为2mm,机壳要做出让位,其他,要注意音腔内尽量不要有热熔柱,热熔柱尽量不要离机壳的边侧太近,这样对ESD要很大影响若是要电镀的装饰件,尽量在热熔柱根部导圆角,防止柱子断裂,对应孔导C角做避空.还有,做装饰件时要尽量采用热熔柱和卡勾固定,不能只用背胶固定,高低温测试很难通过,特别是IML件的固定。
暂时就想到这些.下面发一些图片参考 图4,图中的热熔孔在机壳边侧,就要考虑ESD4. 到這裡的網站就有了1、柱位凸肚、爆裂 针对此现象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解决:A、增大柱位孔径;B、减小螺母外径及长度至适当;C、增大柱位外径;D、加深螺母外熔接纹优化结构设计-22、拉扭力低 针对此现象可以从:A、加深熔接外纹;B、改变熔接外纹方向;C、增大、加深抗拉槽;塑胶柱位孔要求一般塑胶内孔径比螺母最大外径小约0.25mm—0.3mm,塑胶孔底部到螺母下端面应有0.5MM以上的深度用储胶;M1.4规格以上的螺母塑胶柱位孔壁厚应1.0MM以上;塑胶柱位孔应该是上大下小的锥形孔.所以拔模斜度应该有0.5~2°;塑胶孔径的直径值为成型后的下限值,在模具上开pin时,请记入塑胶料的缩水值来计算开PIN直径值,以免成型后,塑胶孔的直径值小于下限,造成螺母埋入后溢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