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框架结构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

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3.50KB
约10页
文档ID:99495488
框架结构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_第1页
1/10

框架结构(泵房、变配电间、临时管理用房)钢管脚手架搭拆方案1.编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及主泵房框架结构施工图纸;《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架子工部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2.杆件与扣件的选材2.1杆件的规格与要求⑴ 杆件采用外径48mm,壁厚3.6mm的钢管⑵ 选材要求:管件无凹凸状,无疵点裂纹和变形,无锈蚀,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2.2扣件的规格与要求⑴ 扣件规格: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⑵ 扣件要求: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不得有裂缝、变形、缩松等缺陷,铆合处活动应良好⑶ 旧扣件使用前,先进行质量检查,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进行更换处理;新旧扣件的质量均要符合要求,不合格品禁止使用,所有使用的扣件均需作防锈处理2.3其它附件马道板、密目安全网3.脚手架搭设规划根据施工要求的不同,框架结构脚手架分为承重脚手架和外围脚手架。

承重脚手架采用满堂落地式脚手架,主要用于框架柱、梁、屋面梁板结构的施工,根据结构部位和施工层的变化逐步按照设计尺寸搭设;框架柱外围永久脚手架采用双排脚手架,与承重脚手架同步搭设形成整体,主要用于施工通道和安全防护,临时架采用双排脚手架并设斜撑杆,搭设规划如下:内侧承重脚手架自EL-0.00m高程平台开始起步搭设,主要作为框架柱框架梁及屋面梁板承重脚手架,框架柱外侧施工通道自EL-0.80m高程平台开始搭设,采用双排脚手架,主要用于框架柱施工期间的施工通道及安全防护,与承重脚手架同步搭设形成整体脚手架的搭设按照排架柱施工分层逐层搭设,每层作业面必须搭设施工通道及上下梯道,每层施工通道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不小于1.0米,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毫米,挡脚板外侧涂刷黄黑相间漆;脚手板横铺时,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毫米;上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每隔250~300毫米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为20~30毫米施工通道及上下梯道外立面挂密目安全网,进口与通道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所有横向探头杆保证整齐、长短一致,立杆上端高度一致脚手架施工作业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

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和一道18cm高挡脚板4.脚手架的高度、步距、和纵距4.1搭设高度内撑承重脚手架搭设前必须熟悉结构层的尺寸高度,并进行测量放点,尤其在屋面梁板封顶及框架梁施工中,首先根据结构板底高程以及所采用的模板形式推算出脚手架搭设高度再进行搭设,梁底支撑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装可调托撑外脚手架高度:外侧脚手架自EL-0.8m高程开始搭设,搭设至女儿墙顶部EL12.90m高程,脚手架最大搭设高度13.7m;配电间外侧框架柱自EL-0.8m高程开始搭设,搭设至女儿墙顶EL4.2m高程,脚手架最大搭设高程5m4.2搭设步距主泵房、配电间及临时管理用房框架柱内承重脚手架步距均按照1.2m搭设,满堂桁架型脚手架步距均按照0.8m搭设框架柱外侧外围脚手架步距均按照1.5m搭设4.3立杆纵、横距立杆纵、横距根据承重架顶部所承现浇混凝土荷载的不同进行搭设,根据本工程施工图,初步设定的搭设间距如下:(1)内承重脚手架主要考虑屋面梁板现浇混凝土的承重要求,承重脚手架立杆的纵、横距均按照1.0m搭设,桁架结构脚手架搭设与已成型框架柱之间采用脚手钢管形成刚性连接,以增加脚手架整体稳定性,满堂桁架型脚手架立杆的纵、横距全部按照0.8m搭设,立杆局部调整最大间距不大于1.0m.(2)外围脚手架采用双排立杆,立杆横距1.2m,纵距1.5m,横杆步距1.5m。

3)为保证操作者有活动空间,里立杆与墙距离不小于30cm5.脚手架的稳定性验算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及搭设规划,框架柱梁板等脚手架均采用满堂承重脚手架,立杆基础全部座落于结构混凝土面上,为刚性基础,不必对立杆的地基承载力及连墙件进行验算,在荷载组合时也不必考虑风荷载,因此,内部结构满堂承重脚手架仅对立杆的稳定性、大横向水平杆的抗弯能力及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进行验算本工程外围脚手架主要用于施工通道和安全防护,不作为承重脚手架,所规划的设计尺寸已在规范允许最大范围之内,施工时按照第四节的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搭设,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因此不必对外围脚手架的稳定性进行验算5.1基本情况主泵房顶部现浇板混凝土厚度都在12cm,梁断面尺寸40×80cm.主泵房屋面板封顶承重脚手架主要考虑屋面梁板现浇混凝土的承重要求,分承重脚手架立杆的纵、横距均按照100cm、步距按照120cm搭设,;满堂桁架型脚手架立杆的纵、横距全部按照80cm、步距按照80cm搭设,立杆局部调整最大间距不大于100cm.以屋面梁底最大净高7.8m,最大净跨长度9.55m,进行验算⑴梁底一纵、横距内(计算单元内)模板支架自重:查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录A-2表得直角扣件自重13.2N/个,附录B得φ48mm×3.6mm钢管自重3.84kg/m。

①立杆;②横杆;③纵杆;④直角扣件;模板支架自重=⑵永久荷载标准值:梁底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1.79KN梁钢筋自重标准值1.5KN/每立方钢筋混凝土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KN/m3⑶可变荷载标准值: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0KN/m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KN/m2⑷验算梁底模板支架:①小横向水平杆验算:小横向水平杆受恒荷载作用产生的集中力标准值:pk1=小横向水平杆受活荷载作用产生的集中力标准值:Pk2=传给小横向水平杆集中力标准值:传给小横向水平杆集中力设计值:作用于小横向水平杆最大弯矩:查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附录B表得φ48mm×3.5mm钢管截面模量W=5.08cm3,表5.1.6得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小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在梁底80cm跨(梁底立杆横距)的中间再加密一道立杆,立杆横距缩小至40m,立杆与下二层横杆相连使上部荷载分散,修正后计算结果如下:作用于小横向水平杆最大弯矩:小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任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梁下部脚手架已搭设完成的基础上,将梁底小横向水平杆加密至40cm,梁两侧立杆横距缩小至60cm,立杆与下二层横杆相连使上部荷载分散,加密后修正计算结果如下:小横向水平杆受恒荷载作用产生的集中力标准值:pk1=小横向水平杆受活荷载作用产生的集中力标准值:Pk2=传给小横向水平杆集中力标准值:传给小横向水平杆集中力设计值:作用于小横向水平杆最大弯矩:小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②扣件的抗滑承载力验算:查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表5.1.7得直角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8KN小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竖向力设计值:,满足要求③立杆验算: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混凝土振捣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由规范5.6.2条公式5.6.2-1得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模板支架的立杆计算长度:,查《规范》(JGJ130-2001)表5.3.3得长度系数由公式5.3.3得长细比,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1.155,附录表B得φ48mm×3.6mm钢管回转半径i=1.58cm,截面积A=4.89cm2,根据公式,得: <[λ]=210,满足要求查规范附录C得稳定系数验算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6.验算结论根据验算得知,按照第4节所确定的脚手架立杆纵、横距及横杆步距,作为封顶承重脚手架使用时,立杆的稳定性及扣件的抗滑承载能力能够满足要求,但梁底所承模板及方木的小横向水平杆的抗弯能力不能满足所受最大弯矩,按照加密小横向水平杆修正后的验算结果,小横向水平杆的抗弯能力满足使用要求,得出结论如下:屋面梁板封顶施工阶段,采用满堂封闭型的桁架脚手架,按照所确定的尺寸立杆纵、横距80cm,步距80cm进行搭设,搭设至屋面梁底部分时,在梁下部已搭设完成满堂封闭的桁架型脚手架的基础上,将屋面梁底小横向水平杆加密至40cm,屋面梁两侧立杆横距缩小至60cm,立杆与下二层横杆相连使上部荷载分散。

7.脚手架的搭设7.1基础施工要求框架结构搭设的满堂承重脚手架全部座落在结构混凝土面上,为刚性基础,每根立杆下部除放置垫板外,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7.2施工程序脚手架搭设前技术人员按照技术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形成详细的技术交底记录脚手架搭设的一般顺序为:基底检查,放线定位→铺设垫板→立第一节立杆→安装扫地大横杆(贴地大横杆)→安装扫地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设临时抛撑→在操作层铺设脚手板→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安全网7.3搭设方法 ⑴脚手架基础施工完毕后,就进行脚手架的整体搭设施工搭设的标准是:外观必须整体平整,横平竖直、几何图形一致内侧连接牢固,平坦通顺⑵所有起步立杆,尽量采用6m杆,不能采用6m杆时应采用长短杆按纵向交错设立避开水平方向的横杆接头,以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固,顶部不足部分,用短钢管补齐起步立杆先竖里立杆、后竖外立杆程序设立里立杆保持与建筑物300~500mm净空距离平行里立杆向外伸展设计横距取外立杆位置,以后,按脚手架设计规格,等距离设里外立杆第一步施工应沿建筑物四周延伸,最后重合于第一立面立杆竖起后,应有临时的拉结或斜撑保护,切勿单独操作,引起脚手架倒塌伤人。

⑶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设置相互错开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并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cm;纵向水平杆的各节点处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⑷外墙脚手架完成二高后,进行连墙杆件连接或采用斜支撑杆连接时仔细校正立杆的垂直以后方可固定,从第一步向上2步,左右三跨,设置拉接点在完成连墙杆或斜支撑杆连接以后,拆除临时拉结与斜撑杆件,以后,斜杆、连墙杆与脚手架施工同步递升,为保证脚手架每一立杆均匀受力,立杆与小横杆应作对称设置⑸二步高度完成后,根据高处作业规定,进行外立杆内侧防护栏杆和挡脚板的安装挡脚板采用马道板安装,高度不得小于180mm,防护栏杆安装高度1200mm,栏杆采用用直角扣件与立杆紧固,不允许用铅丝绑扎⑹接杆工作包括斜杆接长和立杆接长,都必须二人配合操作,不允许单独操作,否则易引起事故⑺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建筑物大门或必须留有施工出入口,需要除去部分落地立杆,原则上可挑空1-2付里外立杆,但需在开口两侧设置人字形斜杆,交合于悬空上部。

斜杆应里外各设一付,斜杆的起步从开口处第二立杆底部设立及时校正立杆的垂直度和步层大横杆的水平度保持始终如一的步距、纵距和横距⑻马道板必须垂直于模板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四角用18铁丝双股并联绑扎,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无空头板;并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cm挡脚板高度不小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