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染性法氏囊病简述ppt课件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32.50KB
约22页
文档ID:607408281
传染性法氏囊病简述ppt课件_第1页
1/2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幼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间歇性腹泻,颤抖,极度衰弱腿肌和胸肌出血、法氏囊出血、肾脏肿大本病的危害除了使鸡减重或发病死亡外,更重要的是由于病毒引起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损害,导致,ND,、,MD,等疫苗免疫失败,还容易使病鸡感染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病原,病毒粒子无囊膜,核酸为双节段双股,RNA,核衣壳,20,面体对称本病毒无血凝特性病毒在鸡的法氏囊和脾脏含量最高血清型:,型,鸡源,能使鸡发病,也可以从其他禽类检测到抗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型,火鸡源,不致病,抗体广泛存在于火鸡,有时也能从鸡、鸭检测到型病毒,可分为,6,个亚型,各亚型间的相关性抗原为,10%,70%,不等病毒粒子,二、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鸡,主要为,2,15,周龄的鸡发病,其中,3,6,周龄的鸡最易感成年鸡因法氏囊萎缩多呈隐性经过有母源抗体雏鸡发病可推迟,5-8,周龄,,3,周龄以下鸡感染可引起免疫抑制(临床表现为死亡率较高)。

不同品种鸡均可感染病鸡和隐性感染鸡为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排毒高峰在感染后,3-11,天,,13,天后在排泄物中病毒明显减少或难以发现健康鸡主要由消化道感染本病也可经呼吸道,眼结膜,种蛋传播流行特点:,(,1,)初发多是急性型,症状明显,死亡率较高,以后则不太严重,时常查觉不到2,)往往突然发生,传播迅速,通常在感染后第,3,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高峰,以后很快停息,表现为高峰死亡和迅速康复的曲线3,)全年均可发病,但育雏季节多见(,4-7,月)一般发病率高(可达,100%,),死亡率不高,,死亡率的差异很大,,有的是,3,5%,,一般为,15,20%,,严重的可高达,30%,以上4,)本病常与大肠杆菌、鸡新城疫、支原,体混合感染,死亡率可提高三、症状,潜伏期为,2,3,天早期症状为自啄腔(泄殖腔),引起红肿炎症病鸡羽毛蓬松,采食减少,畏寒扎堆,随即出现腹泻,排出白色稀粪泄殖腔周围羽毛被污染后,期体温低于正常,脱水、虚弱、死亡泄殖腔上缘突出,用手可触摸到肿大的法氏囊有的因法氏囊出血严重,可见肛门周围有血样分泌物耐过鸡贫血,消瘦,生长缓慢,饮料利用率低多数情况本病为慢性及隐性感染。

四、病变,1,、法氏囊病变有特征性浆膜层水肿,严重时呈黄色胶样;感染初期法氏囊肿大,2-3,倍,黏膜有出血点或出血斑,严重时囊内充满血块,外观呈紫葡萄状;后期(,5d,后)法氏囊萎缩、呈深灰色,触之坚实,囊内有干酪样坏死物质2,、腺胃和肌胃交界处黏膜常见出血斑3,、胸肌和腿肌有条状出血4,、肾脏不同程度肿胀、肾小管内有黄色尿酸盐沉积5,、脾肿胀,并可有坏死灶盲肠扁桃体出血发病鸡精神高度沉郁、羽毛逆立、伏地无力,发病鸡两腿外侧肌肉出血,发病鸡法氏囊肿大,浆膜出血,发病鸡法氏囊浆膜出血,发病鸡法氏囊粘膜出血,法氏囊萎缩(发病鸡中间),法氏囊萎缩,粘膜出血结痂,法氏囊萎缩,剖开后腔内见干酪样物质,肾肿大,尿酸盐沉积,发病鸡腺胃粘膜出血,五、诊断,1,当急性爆发,遇到发病率高,发病和临诊康复都很快,死亡集中发生于几天之内等应疑为本病,通过剖检查到,法氏囊特征性肉眼,变化,则基本确诊2,病原检查:可将病料法氏囊、脾、肾等制成乳剂后离心或过滤后,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72,小时后,,,胚体、绒毛尿囊膜、尿囊液中病毒浓度达高峰,鸡胚,3-7,天死亡(,5,天最多),死亡鸡胚全身水肿,头部和趾部充血和小点出血,肝有斑驳状坏死。

分离病毒也可接种,CEF,,若导致,CPE,,表现为细胞变圆,收缩,折光性增强,然后以阳性血清进行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是否为,IBDV,将病料接种点眼接种,3-7,周龄易感鸡,,72-80,小时后将鸡宰杀,若观察到法氏囊病变,可作出诊断3,血清学试验,(,1,)琼扩试验:即可用于血清中抗体的检测,又可检测法氏囊组织中的抗原活疫苗首免日龄的确定,:鸡群,1,日龄测定,抗体阳性率,80%,的在,10-17,日龄首免阳性率在,80%-100%,的鸡群,在,7-10,日龄再次采血测定,阳性率,50%,时,应在,17-25,日龄首免疫苗免疫效果监测,-,抗体阳性率,85%,,为良好免疫鸡群;,抗体阳性率,50,%,,为较差免疫鸡群;,抗体阳性率,介于两者之间,为中等免疫鸡群2,)病毒中和试验:在细胞培养物上进行,用于抗体的检测,较琼扩敏感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方法中和抗体效为,23,以上为阳性,,22,为可疑,,21,以下为阴性3,)此外还有,ELISA,,,免疫荧光试验等琼扩试验的沉淀线,六、防制,无特效疗法本病为高度接触传染性,预防本病常需要用综合性的防制措施1,、严格执行卫生措施: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高,能在鸡舍中长期存活。

因此要有严格的消毒制度2,、免疫接种:灭活苗:安全,不影响法氏囊功能,但免疫期较短,多用于中雏连续二次以上免疫,或作为种鸡加强免疫,母源抗体可维持,29,天弱毒苗:可肌注、点眼、滴鼻、饮水、气雾、幼雏经饮水免疫效果比灭活苗好,对中雏以上鸡也能迅速产生免疫力IBD,疫苗可分为,3,类:(,1,)温和型:对法氏囊无任何影响,接种雏鸡后,,7,14,天后产生中和抗体,当在自然界遇到较强病毒时,保护率较低2,)中等毒力活疫苗:对法氏囊有轻度可逆性损伤,免疫,5,天后出现抗体,经,2,次免疫后对自然强毒的保护率高达,85,95%,如北京兽研所将,CU1M,株适应鸡胚成纤维细胞在上海制药厂生产(代号,BJ-836,),,又如国内复制的荷兰,D78,鸡胚弱毒苗法氏囊中等毒力,B87,(,3,)毒性型:目前都不使用如,J-1,株3,、发病后处理:,A.,改善环境,包括提高鸡舍内温度,供应充足饮水,可饮,5%,糖水,尽量减少应激因素B.,环境严格消毒C.,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D,.,用康复鸡血清或高免血清每鸡,0.1ml,注射治疗E.,卵黄抗体治疗,F.,在发病区采集病死鸡的法氏囊制成组织灭活苗,进行预防。

4,、引种检疫:隔离,7,天以上,确认无病后混群饲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