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镇总体规划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Dawei tower(2016-2030年)文 本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城乡规划一班 马祥2016年12月word资料目 录第1章 总则...........................................................3第2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4第3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4第4章 区域空间管制与城乡协调发展规划.................................6第五章 基本农田保护...................................................6第六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6第七章 镇区总体规划布局...............................................7第八章 道路交通规划...................................................8第9章 绿地系统规划...................................................8第10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8第十一章 环保环卫规划.................................................9第十二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规划..........................................10第十三章 近期建设及远景规划..........................................11第十四章 规划管理实施措施............................................11第15章 附 则......................................................12第1章 总则第1条 二十一世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向中、西部转移,安徽省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了承东启西的有利区位,实现大圩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充分发挥城镇规划对经济社会活动组织作用,使规划建设适应大圩镇工农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特编制大圩镇总体规划。
第2条 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说明书适用于大圩镇内各项规划和建设凡在大圩镇区和镇域内的各项规划和建设,应符合本规划有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应严格执行第3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2006)4、《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设部,2002)5、中华人民共和国《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等相关技术标准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建设部,2000)8、《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9、《安徽省建制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规字第332号) 10、《安徽省城市规划审查技术规则》 规字第102号)11、《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2、《合肥市域村镇体系规划(2010-2030年)》13、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法律的文件第4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6年—2030年近期: 2016年—2020年远期: 2020年—2030年第5条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整个大圩镇域,面积为37.92平方千米。
第6条 规划目标到规划期末,力求把大圩镇建设成为有较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合理,城镇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城镇景观独具地方特色的县域中心镇,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第7条 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结合大圩镇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条件和社会经济实际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在区域规划指导基础上,分析大圩镇的地位与作用,培育和完善城镇功能,保持其本身发展和特色的前提下,共同建设区域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通过土地与资金的统筹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益3、立足现状,认真分析现状建设发展条件,着眼未来,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出发进行城市规划,使规划具有现实可行性,正确控制、引导城镇建设4、坚持以人为本,使城镇功能结构和规划布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存空间质量,有利于创造富有活力的社区生活,合理分布人口,节约土地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开发与保护资源之间的冲突第8条 规划原则1、经济可行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3、耕地占补平衡原则4、弹性原则5、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原则6、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相结合原则第2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到规划期末,力争把大圩镇建设成为拥有3.1万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完备,分区布局合理,城镇功能齐全,经济社会繁荣、环境景观优美的现代化型商贸城镇点。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发挥区位优势,强化接受辐射和服务功能 2、强化创新理念,提高综合竞争力 3、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4、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5、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第三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一、 指导思想1、 重点发展中心镇,强化中心镇的职能和作用2、逐步完善镇域村镇体系,建立合理的居民点体系 3、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4、加强镇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二、 村镇等级规模结构大圩镇体系规划形成中心镇、中心村和基层村三个等级 三、 中心村布点规划1、根据大圩镇行政区划调整,将零散、偏僻、规模小、交通不便的三级行政村迁入规模较大、有发展余地的行政村,迁入者按国家标准审批宅基地,并将原村旧址复垦还耕,对规模较小的二级行政村进行适当撤并大圩镇区:以商业、旅游为主导,以环境优美为特色的旅游型城镇点中心村:为农村加工业生产服务、为居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层服务点基层村: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四、战略重点 (1)、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明确大圩镇的区域定位,突出其省级边贸重镇的地位,使之成为合肥商品占领赣北大市场的战略基地。
(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高效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乡镇工业体系 (4)、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强农业收入,强化技术服务,提高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水平,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使本镇成为东至县南部农技服务的中心 (5)、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三产比重 (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7)、加快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五、 镇域经济区划(1)西部市民居住、休闲的后花园利用该区大水塘水库优良的环境优势,以及靠近城区拥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将该区打造成旅游休闲、生态环保为一体的大圩镇后花园2)北部工业区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复线连接线出入口直通镇内、省道连接线穿境而过的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在该社区建设工业园,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建设大圩镇北部工业经济区,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3)东部高效农田种植区抢抓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大圩镇农田、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同时加大区域的旅游开发,打造成城郊旅游休闲中心六、土地利用规划 认真贯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城镇建设发展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1)、 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保护区档案,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农田不被占用 (2)、 城镇总体规划尽可能与土地利用规划相互协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3)、全面规划一般集镇和农村居民点,让出多余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提高土地利用率7、 生态保护规划 自然环境的保护要遵循生态规律,在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增值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耕地,控制土壤污染,治理水土流失,逐步建立起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八、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中心镇:一所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设有文化站、卫生院、敬老院、计生站、商业、金融、服务、综合性及专业性贸易市场、派出所、电信所、邮电支局等 中心村:每个村都有小学、卫生室,个别村庄根据自然资源引进相应工业,另配置服务所、商业、小型加工厂等基层村:基层商店,幼托等设施第4章 区域空间管制与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变革是实施用途管治制度结合大圩镇的土地利用特点,本规划确定把汨罗镇域分为积极建设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三类1、积极建设区 把镇域内所有的建设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管辖范围。
大圩镇建设根据规划纳入到城镇规划区农村农民建房,鼓励其到镇区买房或到就近的集镇、中心村、规划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点镇域内道路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镇域内水利设施等为农业服务的设施建设要根据镇域规划在各个中心村详细规划中确定位置用地镇域内中小学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要根据中心村规划确定位置大小2、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主要由镇域生活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文物古迹等,以及公路两侧控制区、河流水系两侧控制区、化工企业防护范围、垃圾填埋场等国家规定的范围禁止在本区域内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禁止一切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及环境的经营活动3、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主要是指镇域范围内的一般农田控制区、经济果林和园地、林地等适当控制在本区域内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禁止一切可能导致农业污染、破坏土地及环境的经营活动第五章 基本农田保护 一、 农田现状分析 2007年大圩镇土地总面积21.7km2,基层村单庄独户用地规模较大,利用不甚合理由于大圩镇的各项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设用地需求量较大,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二、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稳定耕地面积,通过土地整理,扩大农用地面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弥补各项建设占用的土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应努力实现空间形态的有效集中和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并通过土地整理等措施促进农业用地的高效、集约利用,不断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出率第六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