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唐诗三百首》赏析附解析(共38页)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KB
约38页
文档ID:221024218
《唐诗三百首》赏析附解析(共38页)_第1页
1/38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唐诗三百首《感遇其一》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韵译】: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  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  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  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评析】: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感遇其二》  作者:张九龄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解】:  1、岂伊:岂唯  2、岁寒:孔子有“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后人常作砥砺节操的比喻  3、荐:进献    【韵译】: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  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  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  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  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  难道丹桔就不成阴?    【评析】: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  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  1、翠微:青翠的山坡  2、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3、机:世俗的心机    【韵译】:  从碧山下来,暮色正苍茫,  伴随我回归,是皓月寒光  我不时回头,把来路顾盼:  茫茫小路,横卧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  孩儿们闻声,把荆门开放  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  枝丫萝蔓,轻拂我的衣裳  欢声笑语,主人留我住宿,  摆设美酒,把盏共话蚕桑  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  歌罢夜阑,河汉稀星闪亮  我醉得胡涂,你乐得癫狂,  欢乐陶醉,同把世俗遗忘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月夜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  诗以“暮”开首,为“宿”开拓相携欢言,置酒共挥,长歌风松,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这些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溢  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很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然陶诗显得平淡恬静,既不首意染色,口气也极和缓。

如“暧暧无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而李诗却着意渲染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就会觉得色彩鲜明,神情飞扬可见陶李两者风格迥异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解】: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春思》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解】:  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3、罗帏:丝织的帘帐    【韵译】: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  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郎君啊,当你在边境想家的时候,  正是我在家想你,肝肠断裂日子  多情的春风呵,我与你素不相识,  你为何闯入罗帏,搅乱我的情思?    【评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

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委婉动人  试问: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中的 折 读何音?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钟:赋予、集中  3、决:裂开  4、凌:跃上    【韵译】: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  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  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  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  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评析】:  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造化。

希望凌顶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壮志  开首两句,写泰山的高峻伟大,先写对它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三、四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写遥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涤最后两句写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  《赠卫八处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解】:  1、参与商: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当一个上升,另一个下沉,故不相见  2、间:掺合  3、故意:故交的情意    【韵译】:  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  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商辰  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  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  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  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

  打听故友大半早成了鬼藉,  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  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  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  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  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  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  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  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  你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  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觞  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  谢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  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评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  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婉转,耐人寻味  全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解】:  1、合昏:即夜合花  2、修竹:长竹,与诗中“翠袖”相映    【韵译】: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  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  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  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  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  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  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  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  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  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  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