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世界地理期末复习重点(共8页)

文库****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6KB
约8页
文档ID:210504782
大学世界地理期末复习重点(共8页)_第1页
1/8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1、全球海陆分布情况答:(一)七大洲和四大洋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称为地表,即地球表面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有5.1*10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108亿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9%;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约占71%因此,海陆面积之比大约是7:3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大体分为大陆和岛屿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且散布的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大陆和岛屿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km2)作为最小的大陆,把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km2)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大洲大洋的分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大洲大洋的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称为海洋,它包括洋、海和海峡。

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全球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存在以下特点: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2、大陆和洋底的主要特征答:(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高低起伏悬殊 2.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3.地形结构因洲而异(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 1、深度大、高差大 2 、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 3、洋脊贯通四大洋3.大洋的发展 大洋的发展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痕阶段胚胎期——东非大裂谷,莱茵裂谷、贝加尔裂谷 幼年期——红海、亚丁湾、加利福尼亚湾成年期——大西洋、印度洋 衰退期——太平洋 终了期——地中海 遗痕——喜马拉雅山脉4、全球气候的分布答:(一)陆地低纬度气候 低伟度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全年高温,月平均气温最低也在15℃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热带辐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等这些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赤道带和热带具体来说,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1)赤道多雨气候;2)热带海洋性气候;3)热带干湿季气候;4)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5)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植被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两侧全年高温多雨 茂密的热带雨林 热带海洋性气候信风带的大陆东岸、热带海洋中的岛屿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二)陆地中纬度气候 中纬度地带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交绥的地带,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极锋、盛行西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等,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均较大按热量情况,陆地中纬度气候带分为陆地温带和亚热带由于全球大陆在中纬度地区被海洋分割得最为厉害,所以往往出现大陆东、西两岸和大陆内部不同的气候现象和特征,而表现出干湿带性,并由此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1.陆地温带气候:(1)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2)温带季风气候;(3)温带海洋性气候;(4)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植被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中纬大陆东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东侧与季风气候有些相似,但不如其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有对流雨,雨量不集中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温带季风气候中纬亚欧大陆东部 四季分明,季风显著。

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暖热多雨;冬季风来自高纬大陆,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大陆西岸 终年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中纬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夏季 草原、沙漠 2.陆地亚热带气候:(1)亚热带湿润气候;(2)亚热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夏干气候;(4)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温带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植被亚热带湿润气候中低纬大陆东部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年内降水分配也均匀亚热带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低纬亚洲东部 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夏季风来自低纬海洋,高温多雨;冬季风来自高纬大陆,寒冷干燥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夏干气候中低纬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中低纬大陆内部 冬温夏热,降水少草原、沙漠 (三)陆地高纬度气候 陆地高纬度气候带主要包括北半球50N以北的亚寒带和北极圈内的陆地寒带,以及南半球的南极大陆地区在冰洋气团和极地气团的控制下,气温极低主要气候类型: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极地冰原气候寒带、高山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植被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北极圈附近中高纬地区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和亚寒带针叶林极地长寒气候亚欧、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长冬无夏 ,降水稀少苔藓、地衣 极地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北冰洋岛屿 终年严寒 冰雪覆盖 (四)高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各大山地,由于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随地势增高而呈垂直变化从而形成垂直气候带结构。

以“温”定带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指标最冷月>15C最冷月0C-15最冷月<0C最热月0-15最热月<10C以“水”定型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热带草原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地中海热带沙漠、温带大陆亚寒带针叶林5、世界气候带分布规律答: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呈现出规律性成因是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的地带性差异(或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1)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是指世界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这是由于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椭球体的地表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南北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等的结果 (2)非纬向地带性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以中纬度地带表现最为显著,在温带和亚热带均可以分出西岸型、内陆型和东岸型不同的气候型,从而使气候带和气候结构在纬向地带性差异的基础上,又叠加了非纬向地带性的差异 (3)垂直地带性有一定高度的山地或高原,其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特征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降水则随高度增加而增多当然这是有一定限度的,即所谓最大降水带,过此带后降水反倒减少。

沙漠化和荒漠化区别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出现以移动沙丘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荒漠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荒漠化即是沙漠化即在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生态平衡,使原本非沙漠化的地区出现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广义的荒漠化,指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的作用下,使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第二章1、什么叫自然带/自然地带?答: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2、主要自然带的分布?答: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特征: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动物以鸟类和猿猴目为活跃土壤为红色风化壳上发育的砖红壤。

3、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答:(一)整体性“所谓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就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的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总的概括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内在联系性;2)空间组合性;3)动态演变性二)差异性所谓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分异性(或区域性)一般而言,最基本的差异包括纬向地带性差异(也称地带性差异)和非纬向地带性差异(也称非地带性差异)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近于东西向延伸、呈南北更替的带状规律性纬向地带性差异在地形比较平坦和南北方向有较大幅员的条件下表现的最为明显非纬向地带性即地表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呈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特性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和洋流等都属于非地带性因素,由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的经向地带性或区域性分布,都是非地带性的具体表现三)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等级划分全球各级自然地理环境均具有各自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各大洲或各大洋范围内:一方面,它们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就是该大洲或大洋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洲内各自然地理大区又均有各自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体现了该大洲的差异性。

第三章3、各种洋流的成因?答:洋流又称为海流,是指具有相对稳定流向和流速的海水运动根据成因不同,洋流可分为:梯度流——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梯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差异而引起的海流这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使海区形成了压力梯度,在压力梯度力作用下,海水产生了流动故梯度流也称密度流风海流——风对海面摩擦作用而产生是海水在风的摩擦力(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也称漂流或吹流风力作用于海面时,可产生对海面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故风作用于海面时,可同时产生波浪运动和使海水向前运动的洋流风海流的副效应——由于风海流的水量运输,就可以导致海岸附近的增水和减水的现象,从而又产生相应的海流,这叫做风海流的副效应可以分别产生补偿流和上升流补偿流——由于海水的流失和相邻海区的海水补充空缺而形成的海流是由于某一种原因使海水从一个海区流出,而使另一部分海水流入进行补充,海水的这种流动叫补偿流补偿流可以是水平流动,也可以是垂直流动(上升流和下降流)第五章1、主要种族答:通常种族划分为三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黑种人的聚集地和发源地在非洲大陆上,主要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黄种人分布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黄种人的数量是最多的,分布的密度也是最大的。

黄种人最重要的迁移是往美洲的迁移,迁移是沿着白令海峡和美洲西部海岸南下的白种人分布最广泛,欧洲和美洲是白种人的集中分布地区,但欧洲是他们的源地白种人的迁移是 “地理大发现”、近代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2、主要宗教答:世界三大宗教指以欧洲为核心的基督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和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1) 现在的基督教(人口。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