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4,专业类别,#,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卵巢颗粒细胞瘤,1,专业类别,定义,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低度恶性肿瘤,占全部卵巢肿瘤的,1%3%,;,根据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可分为成人型及青少年型,其中成人型占,95%,,青少年型占,5%,为功能性肿瘤,,75%,以上患者有雌激素活性2,专业类别,临床表现,成年型:约占,95%,,多见于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发病峰值年龄为,5055,岁,由于这类细胞产生雌激素,,24%80%,患者可伴有子宫内膜样病变,表现为 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短期闭经后有大量阴道流血,;,少 数可闭经数年,子宫内膜往往增生过长,少数有恶 变青年型:约占,5%,,多见于儿童或青春期年轻女性,其中,97%,的患者年龄小于,30,岁,表现 为早熟,首先是乳房增大,随之阴阜和腋窝毛发增 多,以及内外生殖器的发育,出现无排卵型月经3,专业类别,影像学表现,95%,为单侧,双侧极少多数肿瘤体积较大,呈圆形、卵圆形或浅分叶状,病灶边缘清晰,形态差别较大根据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可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多发囊性、厚壁单房囊性、薄壁单房囊性、均质实性和实性肿块内含出血性囊肿。
其中多房囊性及实性肿块内含出血性囊肿较为多见,其余类型较少见4,专业类别,影像学表现,多房囊性为颗粒细胞瘤的典型表现,分房大小不一,其内容物在,T1WI,上呈等低混杂信号,常伴出血高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囊间分隔厚薄不一,无壁结节及乳头状突起,分房多且小时可使肿瘤呈海绵状,,CT,表现为低密度,显示出血不如,MRI,5,专业类别,影像学表现,质地不均匀的实性肿块(包括实性含囊肿),的囊性部分可为单囊或多囊,内可伴出血灶,影响表现同多房囊性型,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CT,表现为低密度,增强后呈中度或明显强化,与质地均匀的实性型表现类似单房囊性者囊内为水样液体,囊壁可较厚或较薄6,专业类别,影像学表现,肿瘤囊实性的比例与病变大小有关,多数学者认为肿瘤早起较小时以实性为主,后期肿瘤体积增大,其内多发囊变,由于肿瘤有雌激素活性,常导致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增厚因肿瘤易出血,局部常因出血而形成液液平面,此为特征性表现,有学者认为实性肿块内多发囊变呈“蜂窝征”为本病的特征,MRI,征象7,专业类别,8,专业类别,9,专业类别,颗粒细胞瘤,10,专业类别,鉴别诊断,11,专业类别,一、粘液性囊腺瘤,为较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起源于性索及间质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大量纤维组织和卵泡膜细胞组成,多见于绝经后及中老年妇女,瘤体一般中等大小,边界清楚。
12,专业类别,影像表现,体积较大,表现为多房结构,由于囊液内蛋白含量较高,,T1WI,、,T2WI,囊液信号多高于浆液性囊腺瘤,而且各囊之间信号也不一致,增强扫描分隔、囊壁及囊壁结节均强化,分隔及囊壁薄,分隔及囊壁薄厚程度可不均匀,但一般小于,3mm,,囊液不强化13,专业类别,卵巢粘液性囊腺瘤,14,专业类别,二、浆液性囊腺瘤,是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多见于,20-50,岁的女性,约,20%,为双侧可单房也可多房多房体积大,内有厚薄一致的分隔,部分可见乳头状结构MRI,:囊液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强化15,专业类别,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6,专业类别,三、卵巢囊腺癌,为卵巢癌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大部分为囊腺瘤恶变而来,与囊腺瘤相比,肿瘤囊腔内含血性液体多见,乳头及实质成分多见浆液性囊腺癌约,2/3,累及双侧、粘液性囊腺癌以单侧居多17,专业类别,影像学表现,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瘤壁厚薄不均匀,常大于,3mm,,腔内为囊实性物质混杂,有分房或分隔浆液性囊腺癌可见壁结节,结节的多寡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正相关,部分肿瘤可有钙化砂粒体肿瘤常侵犯输卵管、阔韧带、子宫浆膜面等,可发生大网膜转移,腹水及淋巴结肿大多见。
18,专业类别,卵巢粘液性囊腺癌,19,专业类别,四、畸胎瘤,表现较典型,其内存在不同程度脂肪组织、软组织、钙化及骨化组织、分房状结构出生后,6,月和成年期为发病高峰期良性畸胎瘤大多呈囊性,由完全成熟的成分构成,含有皮脂和毛发,而恶性畸胎瘤通常是恶性的或者有侵袭性生长的潜能,由未成熟的胚胎组织构成如纤维组织、脂肪、软骨和骨20,专业类别,卵巢畸胎瘤,21,专业类别,Thanks,22,专业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