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讲 原始社会1?????????????????????????? 第二讲 古代西亚3?????????????????????????? 第三讲 古代埃及5?????????????????????????? 第四讲 古代印度7?????????????????????????? 第五讲 古代希腊( 一)9???????????????????????? 第六讲 古代希腊( 二)1 0???????????????????????? 第七讲 古代罗马( 一)1 1???????????????????????? 第八讲 古代罗马( 二)1 3???????????????????????? 第九讲 拜占庭帝国史1 4???????????????????????? 第十讲 西欧封建社会( 一)1 5?????????????????????? 第十一讲 西欧封建社会( 二)1 7????????????????????? 第十二讲 东欧诸国1 8????????????????????????? 第十三讲 中古时代的伊斯兰世界2 0??????????????????? 第十四讲 东亚封建社会2 2?????????????????????????? 《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真题解析 第一讲 原始社会 一、 考情分析 1 . 重难点内容归纳: 原始社会部分不是考试的重点。
历年真题对这一部分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人类起源部分和原始文 化部分 重点知识包括: 南方古猿、 尼安德特人、 血缘家族、 图腾崇拜、 氏族公社 本部分的难点在于农业文明的产生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 . 统考真题和名校真题卷面分析: 这部分内容多出名词解释题和选择题简答题也有所涉及, 但是很难出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在全国统考试卷( 2 0 0 7年 - 2 0 1 4年) 中不考这部分的内容简答题只是出现在重点院校中, 这些 院校一般考古学和世界上古史师资力量较强大多数院校主要考名词解释或者选择题一般一份试 卷仅有一题涉及原始社会的知识点 3 . 命题特点与趋势分析: 这部分内容的命题特点主要是依据考研大纲和参考教材的范围出题这部分出题的趋势是仅仅 把握重点知识, 并且重点知识的选择与教材的变动相一致, 尽量不涉及难点问题 二、 真题解析及典型例题 1 . 历年考题重要考点回顾: 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血缘家族, 图腾崇拜; 尼安德特人 南方古猿;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新 石器时代; 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 对偶婚; 图腾崇拜; 人种 简答题: 农业文明特点; 氏族社会解体的历史前提; 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
2 . 本讲统考真题解析: 2 0 0 7- 2 0 1 4年的历年统考真题中均不涉及这部分的内容 3 . 名校真题: 例: ( 北京师范大学 2 0 0 2年、 二( 5 ) 、 6分) 氏族社会解体的历史前提: 例: ( 北京大学 1 9 9 8年、 二( 3 ) 、 1 0分) —1—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 o m ) 名师精品课程 : 4 0 0- 6 8 8 5- 3 6 5 迄今为止, 农业文明占据人类文明史的时间最长, 分析农业文明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例: ( 华中师范大学 2 0 0 1年、 一( 4 ) 、 1 0分) 简要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 本讲小结: 这部分内容的复习要与精讲部分相结合 本讲谈到的名词解释的内容在精讲中已经涉及一部分, 其余部分在最后一阶段冲刺部分复习讲 述中会全部给出 —2— 《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真题解析 第二讲 古代西亚 一、 考情分析 1 . 重难点内容归纳: 这部分内容的考点较多, 许多重点知识都是必考点 重点知识: 印欧语系、 汉谟拉比和《 汉谟拉比法典》 乌鲁卡吉那改革、 巴比伦之囚、 贝希斯顿铭文、 琐罗亚斯德教等等。
难点: 大流士一世改革的背景、 内容和影响 2 . 统考真题和名校真题卷面分析: 这部分内容多出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也有涉及, 但是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较少 论述题的出题点主要是大流士一世改革的内容 3 . 命题特点与趋势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试卷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但是考察的难度不大因为这部分内容多, 所以考察 重在对知识面的掌握, 并不要求太深的深度但是对于印欧语系和大流士一世改革的考察逐渐深入 二、 真题解析及典型例题 1 . 本讲重要考点回顾: 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苏美尔人— — —印欧语系; 汉谟拉比; 《 汉谟拉比法典》 ; 乌鲁卡吉纳改革; 琐罗 亚斯德教; 巴比伦之囚、 贝希斯顿铭文; 大流士一世改革; 以色列王国; 贝希斯顿铭文 材料题: 大流士一世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2 . 本讲统考真题解析: 例 1 : ( 统考 2 0 1 0 、 一( 1 1 ) 、 2分) 下列各组古代民族, 其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是 A . 雅利安人、 赫梯人、 波斯人 B . 雅利安人、 赫梯人、 以色列人 C . 苏美尔人、 雅利安人、 以色列人D . 苏美尔人、 以色列人、 波斯人 例 2 : ( 统考 2 0 1 4年、 一( 1 4 ) 、 2分) 在古代西亚重要史料《 贝希斯敦铭文》 中并用的文字 A . 巴比伦文、 赫梯文、 埃兰文B . 巴比伦文、 赫梯文、 古波斯文 —3—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 o m ) 名师精品课程 : 4 0 0- 6 8 8 5- 3 6 5 C . 古波斯文、 赫梯文、 埃兰文D . 巴比伦文、 埃兰文、 古波斯文 3 . 名校经典真题: 例 1 : ( 华中师范大学 2 0 1 4 、 二( 1 ) 、 3 0分) 贝希斯敦铭文的出处, 何种语言写成, 谁破译的, 形成什么学科?大流士一世为了恢复波斯帝国 统治采取的措施?影响如何?(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 材料略) 《 贝希斯顿铭文》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建造的记功石刻。
大流士在镇压了因高墨达暴动而引起的帝国境内各地的 起义后, 将镇压起义的经过用波斯、 埃兰、 巴比伦三种文字刻在贝希斯顿的大崖石上, 这就是贝希斯顿 铭文, 铭文长达 1 5 0 0 0字, 是研究古波斯历史的珍贵资料 悬崖上的贝希斯敦铭文是古波斯文、 埃兰文和阿卡德语( 巴比伦文) 三种语言使用楔形文字形式 刻写而成的, 记录了公元前 5 0 0年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平定叛乱的详细经过 罗林森成功释读了古波斯楔形文字和埃兰文, 还破译出约 1 5 0个楔形文字符号的读音, 5 0 0个单 词和数十个专有名词, 被尊称为“ 亚述学之父” 本讲小结: 这一讲的内容在历年真题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并且从先前仅仅考察知识面向考察知识点的相关 深度变化 —4— 《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真题解析 第三讲 古代埃及 一、 考情分析 1 . 重难点内容归纳: 这部分内容的考点很少, 尤其是近几年出题较少重点知识: 拉美西斯二世、 金字塔铭文等等 难点: 法老建造金字塔的原因; 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 内容和影响 2 . 统考真题和名校真题卷面分析: 这部分内容多出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也有涉及, 但是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较少。
主要常考点是埃赫那吞改革, 选择题、 名词解释题、 简答题、 论述题都考过考察的范围不仅仅局 限于改革本身, 包括埃赫那吞的方方面面 3 . 命题特点与趋势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试卷中的比重不重要但是考察的难度大所以重难点知识是复习的要点, 并且 对难度的把握要准确 二、 真题解析及典型例题: 1 . 本讲重要考点回顾: 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胡夫; 图特摩斯一世; 图特摩斯三世; 阿蒙霍特普四世; 图坦哈蒙; 拉美西斯二 世; 卡迭石战役;金字塔铭文; 简答题和论述题: 法老建造金字塔的基本原因; 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 内容和影响 2 . 本讲统考真题解析: 例: ( 统考 2 0 1 2 、 二( 4 ) 、 1 0分) 拉美西斯二世( 名词解释题) 3 . 名校经典真题: 例 1 : ( 华中师范大学 2 0 0 1 、 一( 1 ) 、 1 0分) 法老建造金字塔地基本原因? 例 2 : ( 东北师范大学 2 0 0 8 、 二( 3 ) 3 0分) 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5—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 o m ) 名师精品课程 : 4 0 0- 6 8 8 5- 3 6 5 本讲小结: 这一讲的内容在历年考研中的比重不大, 尤其是在全国统考卷中出题很少。
但是考世界古代史 力量相对较强的院校的同学则需要对重难点知识准确记忆和理解 —6— 《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真题解析 第四讲 古代印度 一、 考情分析 1 . 重难点内容归纳: 这部分内容的考点很多, 是世界古代史的重点, 尤其侧重世界上古史的部分 重点知识: 婆罗门教、 佛教、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等等 难点: 佛教创立的原因及其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异同 2 . 统考真题和名校真题卷面分析: 这部分内容必考点很多, 各种题型都经常涉及 但是一般简答题和论述题多考与佛教有关的重点知识主要常考点是佛教、 释迦摩尼、 佛教教 义、 佛教的传播、 种姓制度等 3 . 命题特点与趋势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试卷中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这与印度历史在世界史中的比重相一致一般而 言, 大学使用的世界史教材多是偏重亚欧大陆和北非主要文化区的历史而亚洲历史主要部分在西 亚、 南亚( 印度) 和日本这其中西亚和印度的比例较大 二、 真题解析及典型例题: 1 . 本讲重要考点回顾: 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那烂陀寺; 提; 吠陀; 《 沙恭达罗》 ; 《 摩诃婆罗多》 ; 佛教的创始人; 孔雀王 朝; 释迦摩尼; 佛教; 早期佛教; 玄奘、 义静到那烂陀寺; 简答题和论述题: 莫卧儿帝国初期的土地制度; 印度教的形成及其特点; 论佛教产生的原因及其 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婆罗门教与佛教有哪些异同; 佛教的基本教义; 法显记载的戒日帝国情况。
2 . 本讲统考真题解析: 例: ( 统考 2 0 1 0 、 一( 1 4 ) 、 2分) 中国僧人玄奘和义静西行求法时到过的大乘佛教中心是 A . 飞行寺 B . 超岩寺 C . 那烂陀寺 D . 大寺 那烂陀寺: 著名的佛教寺院中心, 常被说成是一所大学, 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根据传说, 那 烂陀在佛陀的时代( 公元前 6~ 前 5世纪) 已经存在但是经过考古学家发掘, 了解到寺院的房基是 —7—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 o m ) 名师精品课程 : 4 0 0- 6 8 8 5- 3 6 5 属于笈多时期( 5世纪) 的曾有数千名教师、 学生在这里求学, 课程包括逻辑、 文法、 天文学和医学 7世纪晚期中国的求法僧玄奘和义净曾在这里居住过一段时间1 2世纪时那烂陀作为学术中心仍旧 繁荣它可能在 1 2 0 0年前后穆斯林袭击比哈尔时被毁, 此后再未复原 3 . 名校经典真题: 例 1 : ( 北京大学 2 0 0 3 、 一( 3 ) 、 1 0分) 佛教兴起的原因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例 2 : ( 北京师范大学 2 0 0 2 、 二( 1 ) 、 1 8分) 佛教的基本教义 本讲小结: 这一讲的内容在历年考研中的比重稳定。
这要求同学在复习中要作为一个重点部分着力这部 分内容既重视对重点知识知识点和相关知识面的考察, 又重视对相关难点知识深度一定程度的挖掘 —8— 《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真题解析 第五讲 古代希腊( 一) 一、 考情分析 1 . 重难点内容归纳: 这部分内容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