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 十三十三 章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1.1.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传递方式传递方式- -中心法则中心法则2. 2. 蛋白质合成中各蛋白质合成中各RNARNA及辅助因子的作用及辅助因子的作用3.3.遗传密码及其性质遗传密码及其性质4.4.蛋白质合成的机制及过程蛋白质合成的机制及过程5.5.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与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与加工加工加工加工方式方式方式方式重点:重点:1.1.中心法则中心法则2.2.核糖体的组成及功能核糖体的组成及功能3 3. .tRNAtRNA的功能及摆动性假说的功能及摆动性假说4.4.遗传密码及其性质遗传密码及其性质5.5.蛋白质合成的机制及过程蛋白质合成的机制及过程难点:难点:1.1.遗传密码的性质遗传密码的性质2 2.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第一节、遗传信息的表达方式第一节、遗传信息的表达方式一一一一. . . .中心法则中心法则中心法则中心法则生物的遗传信息从生物的遗传信息从 DNADNA传递给传递给mRNAmRNA的过程称为转录的过程称为转录mRNAmRNA链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被称为翻译链上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被称为翻译遗传信息从遗传信息从 DNADNA到到RNA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再到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称为基因表达基因表达19581958年年CrickCrick将生物将生物遗遗传信息的这种传递方式传信息的这种传递方式称称为中心法则。
为中心法则 1972 1972年年CrickCrick将中心法将中心法则作进一步修改则作进一步修改,补充了,补充了逆转录Reverse Reverse transcriptiontranscriptionReplicationReplication存在形式存在形式: : 核糖体可游离存在,真核中,也核糖体可游离存在,真核中,也可同内质网结合,形成粗糙的内质网可同内质网结合,形成粗糙的内质网原核中,与原核中,与mRNAmRNA形成串状形成串状————多核糖体多核糖体1.1.核糖体的基本功能核糖体的基本功能核糖体核糖体————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工厂工厂””基本功能基本功能: : 结合结合mRNAmRNA,,在在mRNAmRNA上选择适当的区上选择适当的区域开始翻译域开始翻译 密码子(密码子(mRNAmRNA))和反密码子和反密码子((tRNAtRNA))的正确配对的正确配对肽键的形成肽键的形成二、二、核糖体核糖体原核生原核生物核糖物核糖体组成体组成真核生真核生物核糖物核糖体组成体组成2.2.核糖体的组成及其成分核糖体的组成及其成分rRNA60-65%rRNA60-65%Proteins30-35%Proteins30-35%rRNA55%rRNA55%Proteins45%Proteins45%1. 1. tRNAtRNA的的功能功能三三. . tRNAtRNA结合携带氨基酸:结合携带氨基酸:一种氨基酸有一种氨基酸有几种几种tRNAtRNA携带,氨基酸结合在携带,氨基酸结合在tRNA3tRNA3‘-CCA-CCA的位置。
的位置 反密码子:反密码子:每种每种tRNAtRNA的反密码子,的反密码子,决定了所带氨基酸能准确的在决定了所带氨基酸能准确的在mRNAmRNA上上对号入座对号入座 核糖体的识别位点:核糖体的识别位点:将将氨基酸准确氨基酸准确地带到核糖体上地带到核糖体上氨基酰氨基酰- -tRNA tRNA 合成酶合成酶的识别位点:的识别位点:将将氨基酸准确地与氨基酸准确地与tRNAtRNA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结合2.2.摆动性假说摆动性假说 反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与mRNAmRNA的第的第1,21,2个核苷酸配对时,个核苷酸配对时,严格遵从碱基配对原则严格遵从碱基配对原则, ,但反密码子与但反密码子与mRNAmRNA的的第三个核苷酸配对时,不严格遵从碱基配对原第三个核苷酸配对时,不严格遵从碱基配对原则则, ,出现出现U-G,I-U.C.AU-G,I-U.C.A配对现象配对现象, ,表现出一定的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 ,摆动性摆动性. .四四. . mRNAmRNA携带着携带着DNADNA的遗传信息,是多肽链的的遗传信息,是多肽链的合成模板在原核细胞内,存在时间短,合成模板在原核细胞内,存在时间短,在转录的同时翻译在转录的同时翻译 在真核细胞内,较稳定在真核细胞内,较稳定蛋白质合成时,蛋白质合成时,mRNAmRNA结合于核糖体结合于核糖体小亚基上,大亚小亚基上,大亚 基结合带氨基酸基结合带氨基酸的的tRNAtRNA,,tRNAtRNA的反密码子与的反密码子与mRNAmRNA密密码子配对,码子配对,ATPATP供能,合成蛋白质供能,合成蛋白质1. 1. 1. 1. 起始起始起始起始( ( ( (译译译译) ) ) )因子因子因子因子2.2.2.2.延长延长延长延长( ( ( (伸伸伸伸) ) ) )因子因子因子因子3.3.3.3.终止因子终止因子终止因子终止因子真核真核真核真核生物生物生物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原核生物IFIFIFIF1 1 1 1,IF,IF,IF,IF2 2 2 2,IF,IF,IF,IF3 3 3 3eIFeIFeIFeIF1 1 1 1,eIF,eIF,eIF,eIF2A2A2A2A, eIF, eIF, eIF, eIF2B2B2B2B, , , , eIFeIFeIFeIF3,3,3,3,eIFeIFeIFeIF4A-,E4A-,E4A-,E4A-,E,eIF,eIF,eIF,eIF5 5 5 5EF-TEF-TEF-TEF-TU U U U,EF-T,EF-T,EF-T,EF-TS S S S, , , ,EFEFEFEF-1-1-1-1,EF,EF,EF,EF-2-2-2-2, , , ,RFRFRFRF1 1 1 1,RF,RF,RF,RF2 2 2 2,RF,RF,RF,RF3 3 3 3RFRFRFRF4.4.4.4.能量能量能量能量ATPATPATPATP,,,,GTPGTPGTPGTPATPATPATPATP,,,,GTPGTPGTPGTP5.5.5.5.G G G G因子因子因子因子( ( ( (移位酶移位酶移位酶移位酶) ) ) )有有有有EFEFEFEF-2-2-2-26.6.6.6.无机离子无机离子无机离子无机离子MgMgMgMg2+2+2+2+/K/K/K/K+ + + +MgMgMgMg2+2+2+2+/K/K/K/K+ + + +五五五五. . . .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辅助因子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辅助因子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辅助因子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辅助因子1. 1. 确立确立4 4 4 41 1 1 1=4, 4=4, 4=4, 4=4, 42 2 2 2=16, 4=16, 4=16, 4=16, 43 3 3 3=64, 4=64, 4=64, 4=64, 44 4 4 4=256=256=256=2562.2.证明证明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PhePhePhePhe- - - -PhePhePhePhe- - - -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UUC---------PhePhePhePhe- - - -PhePhePhePhe- - - -UCU---------Ser-Ser-UCU---------Ser-Ser-UCU---------Ser-Ser-UCU---------Ser-Ser-CUU---------CUU---------CUU---------CUU---------LeuLeuLeuLeu- - - -LeuLeuLeuLeu- - - -第二节、遗传密码第二节、遗传密码一一. .密码子的概念密码子的概念mRNAmRNA分子中为一个氨基酸编码进入蛋白质多肽链特定线性分子中为一个氨基酸编码进入蛋白质多肽链特定线性位置的三个核苷酸单位称为密码子(位置的三个核苷酸单位称为密码子(CodenCoden))或或三联体密码三联体密码三联体密码三联体密码或或遗传密码遗传密码遗传密码遗传密码。
二二. .密码子的确立及证明密码子的确立及证明核糖体结合试验核糖体结合试验证明证明:1960-:1960-19651965年,年,NirenbergNirenberg用用polyUpolyU加入加入1414C C标记的标记的2020种种aaaa, ,仅有苯丙氨酸的寡肽仅有苯丙氨酸的寡肽, ,UUU=UUU=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用此法破译了用此法破译了全部密码,编出全部密码,编出遗传密码表遗传密码表遗传密码遗传密码1.1.方向性方向性密码子是不重叠的,每个三联体中的三个核苷酸只编码一个氨基酸,密码子是不重叠的,每个三联体中的三个核苷酸只编码一个氨基酸,核苷酸不重叠使用噬菌体核苷酸不重叠使用噬菌体 x174x174中某些基因之间有重叠现象中某些基因之间有重叠现象mRNAmRNA上无不上无不编码的核苷酸编码的核苷酸, ,两个密码子之间没有标点符号两个密码子之间没有标点符号4.4.简并简并性性( (degeneracy)degeneracy)三三. . 遗传密码子的特点遗传密码子的特点几种密码子对应于相同一种氨基酸几种密码子对应于相同一种氨基酸 这些密码子为同义密码子这些密码子为同义密码子3.3.连续性连续性2.2.不重叠不重叠从从 mRNA5’—3’mRNA5’—3’方向阅读。
方向阅读5.5.通用性通用性绝大多数密码子对各种生物都适用,某些线粒体中遗传密码有例外绝大多数密码子对各种生物都适用,某些线粒体中遗传密码有例外6.6.起始起始密码与密码与终止终止密码密码起始起始密码密码: :AUG -AUG -真核真核/ /原核原核, ,真核中起始为真核中起始为Met Met 、、 原核中起始为原核中起始为fMetfMet, ,翻译中间为翻译中间为Met.Met. GUG - GUG -原核原核 起始为起始为fMetfMet, ,翻译中间为翻译中间为Val.Val.终止终止密码密码: : UAGUAG、、UAAUAA、、UGAUGA氨基酸氨基酸+ + ATP + ATP + tRNAtRNA + H + H2 2O O 氨基酰氨基酰- -tRNAtRNA + AMP + + AMP + PPi PPi氨基酰氨基酰- -tRNAtRNA合成酶合成酶 第三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制第三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制合成体系:以合成体系:以mRNAmRNA为模板,为模板,2020种氨基酸经活化获得的氨酰种氨基酸经活化获得的氨酰tRNAtRNA为为原料,酶和因子原料,酶和因子, ,以及无机离子,以及无机离子,ATP ATP 、、GTPGTP供能等作用下在供能等作用下在核糖体中完成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中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合成方向:合成方向:N→CN→C端 一一. .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的活化tRNAtRNA在氨基酰在氨基酰- -tRNA tRNA 合成酶的帮助下,能够识别相应的氨合成酶的帮助下,能够识别相应的氨基酸,并通过基酸,并通过tRNAtRNA氨基酸臂的氨基酸臂的 3’- 3’-OH OH 与氨基酸的羧基形成活化与氨基酸的羧基形成活化( (酯酯) )氨基酰氨基酰- -tRNAtRNA 氨基酰氨基酰- -tRNAtRNA的形成是一个两步反应过程:的形成是一个两步反应过程:第一步是氨基酸与第一步是氨基酸与 ATP ATP 作用作用, , 形成氨基酰腺嘌呤核苷酸;形成氨基酰腺嘌呤核苷酸;第二步是氨基酰基转移到第二步是氨基酰基转移到tRNAtRNA的的3’-3’-OHOH端上端上, ,形成氨基酰形成氨基酰- -tRNAtRNA--------CCA-OH 3’CCA-OH 3’CCA-OH 3’CCA-OH 3’+ + + + AMPAMPAMPAMPtRNAtRNAtRNAtRNA氨基酰氨基酰- -tRNA tRNA 合成酶合成酶氨基酰氨基酰- -tRNA tRNA 合成酶合成酶( (一一).).氨基酸活化过程氨基酸活化过程( (二二).).氨基酸活化机制氨基酸活化机制1.1.每每一一种种氨氨基基酸酸至至少少有有一一种种对对应应的的氨氨基基酰酰- -tRNAtRNA 合合成成酶酶。
它它既既催催化氨基酸与化氨基酸与 ATP ATP 的作用的作用, , 也催化氨基酰基转移到也催化氨基酰基转移到 tRNAtRNA2.2.氨氨基基酰酰- -tRNAtRNA 合合成成酶酶具具有有高高度度的的专专一一性性 每每一一种种氨氨基基酰酰- -tRNAtRNA 合成酶只能识别一种相应的合成酶只能识别一种相应的 tRNAtRNA 3.3.tRNAtRNA 分分子子能能接接受受相相应应的的氨氨基基酸酸, , 决决定定于于它它特特有有的的碱碱基基顺顺序序, , 而而这种碱基顺序能够被氨基酰这种碱基顺序能够被氨基酰- -tRNAtRNA 合成酶所识别合成酶所识别 (三三).).氨基酰氨基酰- -tRNA tRNA 合成酶的特点:合成酶的特点:( ( ( (一一一一).).).).多肽链合成的起始多肽链合成的起始多肽链合成的起始多肽链合成的起始二二. .原核生物多肽链的合成原核生物多肽链的合成1. 1. 1. 1. 核糖体的活化核糖体的活化核糖体的活化核糖体的活化2. 302. 302. 302. 30s s s 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核糖体小亚基上的核糖体小亚基上的核糖体小亚基上的核糖体小亚基上的16161616S S S S rRNA rRNA rRNA rRNA和和和和mRNAmRNAmRNAmRNA的的的的SDSDSDSD序列(位于起始位点上游序列(位于起始位点上游序列(位于起始位点上游序列(位于起始位点上游4 4 4 4----13131313个核苷酸)结合个核苷酸)结合个核苷酸)结合个核苷酸)结合, , , ,辨认出辨认出辨认出辨认出mRNAmRNAmRNAmRNA链链链链上的起始点(上的起始点(上的起始点(上的起始点(AUGAUGAUGAUG)。
3. 70s3. 70s3. 70s3. 7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1. 1. 1. 1. 进位进位进位进位 (氨酰(氨酰(氨酰(氨酰tRNAtRNAtRNAtRNA进入进入进入进入A A A A位点)位点)位点)位点)参与因子:延长因子参与因子:延长因子参与因子:延长因子参与因子:延长因子EFTuEFTuEFTuEFTu((((TuTuTuTu)、)、)、)、EFTsEFTsEFTsEFTs((((TsTsTsTs)、)、)、)、GTPGTPGTPGTP、、、、氨酰氨酰氨酰氨酰tRNAtRNAtRNAtRNA进位进位肽链的形成肽链的形成转肽转肽转肽转肽(二)(二). . 肽链的延长肽链的延长2. 2. 2. 2. 转转转转肽肽肽肽------------肽链的形成肽链的形成肽链的形成肽链的形成肽酰基从肽酰基从肽酰基从肽酰基从P P P P位点转移到位点转移到位点转移到位点转移到A A A A位点,形成新的肽链位点,形成新的肽链位点,形成新的肽链位点,形成新的肽链延长过程中肽链的生成延长过程中肽链的生成延长过程中肽链的生成延长过程中肽链的生成肽基转移酶肽基转移酶新形成新形成新形成新形成肽键肽键肽键肽键核糖体移位核糖体移位3. 3. 3. 3. 移位移位移位移位((translocasetranslocase))在移位因子(移位酶)在移位因子(移位酶)在移位因子(移位酶)在移位因子(移位酶)EFEFEFEF----G G G G的作用下,核糖体的作用下,核糖体的作用下,核糖体的作用下,核糖体沿沿沿沿mRNAmRNAmRNAmRNA((((5’-3’5’-3’5’-3’5’-3’))))作相对作相对作相对作相对移动,使原来在移动,使原来在移动,使原来在移动,使原来在A A A A位点的位点的位点的位点的肽酰-肽酰-肽酰-肽酰-tRNAtRNAtRNAtRNA回到回到回到回到P P P P位点位点位点位点核糖体移动方向核糖体移动方向P位点位点A位点位点肽肽链链的的延延伸伸过过程程1.1.1.1.终子因子进入终子因子进入终子因子进入终子因子进入P P P P位识别位识别位识别位识别mRNAmRNAmRNAmRNA的终止密的终止密的终止密的终止密码子。
码子 RFRFRFRF1 1 1 1-UAA-UAA-UAA-UAA、、、、UAG RFUAG RFUAG RFUAG RF2 2 2 2-UAA-UAA-UAA-UAA、、、、UGAUGAUGAUGARFRFRFRF3 3 3 3影响肽链的释放速度影响肽链的释放速度影响肽链的释放速度影响肽链的释放速度2.2.2.2.水解所合成肽链与水解所合成肽链与水解所合成肽链与水解所合成肽链与tRNAtRNAtRNAtRNA间的酯键,释间的酯键,释间的酯键,释间的酯键,释放肽链放肽链放肽链放肽链3.3.3.3.RFRFRFRF3 3 3 3帮助帮助帮助帮助P P P P位点的位点的位点的位点的tRNAtRNAtRNAtRNA残基脱落,而后残基脱落,而后残基脱落,而后残基脱落,而后核糖体脱落核糖体脱落核糖体脱落核糖体脱落( ( ( (三三三三).).).).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肽链合成的终止与释放 活化每个氨基酸活化每个氨基酸1 1ATPATP肽链的起始要肽链的起始要1 1GTPGTP,,延长时只需延长时只需2 2GTPGTP,,终止释放终止释放1 1GTPGTP,,合成一个合成一个n n肽所需能量肽所需能量3 3×n ATPn ATP,,真核生物中,肽链合成的起始需真核生物中,肽链合成的起始需GTPGTP外,外,还需还需ATPATP,,则合成则合成n n肽所需能量肽所需能量3 3×n+1n+1( (四)四). .合成过程是一个耗能过程合成过程是一个耗能过程1. 1. 核糖体为核糖体为8080S S,,由由6060S S的大亚基和的大亚基和4040S S的小亚基组成的小亚基组成2. 2. 起始密码起始密码AUGAUG3. 3. 起始起始tRNAtRNA为为MetMet--tRNAtRNA4. 4. 起始复合物起始复合物结合在结合在mRNA 5mRNA 5’端端AUGAUG上游的帽子结构,真核上游的帽子结构,真核mRNAmRNA无富无富含嘌呤的含嘌呤的SDSD序列(除某些病毒序列(除某些病毒mRNAmRNA外)外) 5. 5. 已发现的真核起始因子有近已发现的真核起始因子有近9 9种(种(eukaryote Initiation eukaryote Initiation factor,factor,eIFeIF)) eIF4A.eIF4E.P220 eIF4A.eIF4E.P220复合物称为帽子结构结合蛋白复复合物称为帽子结构结合蛋白复合物(合物(CBPCCBPC))6. 6. 肽链终止因子及释放因子(肽链终止因子及释放因子(RFRF)), ,只有一种只有一种, ,无特异性无特异性. .线粒体、叶绿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同于原核细胞线粒体、叶绿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同于原核细胞线粒体、叶绿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同于原核细胞线粒体、叶绿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同于原核细胞三、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特点三、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特点三、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特点三、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特点四四. .多核糖体与核糖体循环多核糖体与核糖体循环n n在细胞内一条在细胞内一条在细胞内一条在细胞内一条mRNAmRNAmRNAmRNA链上结合链上结合链上结合链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多个核糖体多个核糖体多个核糖体,甚至可多到几,甚至可多到几,甚至可多到几,甚至可多到几百个。
百个n n每个核糖体都独立完成一条每个核糖体都独立完成一条每个核糖体都独立完成一条每个核糖体都独立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多肽链的合成多肽链的合成多肽链的合成, , , ,所以这种多核所以这种多核所以这种多核所以这种多核糖体可以在一条糖体可以在一条糖体可以在一条糖体可以在一条mRNAmRNAmRNAmRNA链上同链上同链上同链上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时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时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时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n n大大大大大大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效率提高了翻译的效率提高了翻译的效率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 ( ( (一一一一).).).).抗生素类阻断剂抗生素类阻断剂抗生素类阻断剂抗生素类阻断剂2.2.2.2.四环素和土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 : : : 抑制氨基酰抑制氨基酰抑制氨基酰抑制氨基酰tRNAtRNAtRNAtRNA与与与与核糖体核糖体核糖体核糖体A A A A位结合,也抑制位结合,也抑制位结合,也抑制位结合,也抑制fMetfMetfMetfMet- - - -tRNAtRNAtRNAtRNAfMetfMetfMetfMet与与与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结合核糖体结合核糖体结合3.3.3.3.氯霉素:作用于氯霉素:作用于氯霉素:作用于氯霉素:作用于30303030S S S S亚基亚基亚基亚基五五. .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1.1.1.1.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 : :2.2.2.2. 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三个阶段: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三个阶段: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三个阶段:主要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三个阶段:3.3.3.3.①①①①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使氨基酰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使氨基酰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使氨基酰起始复合物的形成,使氨基酰tRNAtRNAtRNAtRNA从复合物中脱落;从复合物中脱落;从复合物中脱落;从复合物中脱落;4.4.4.4.②②②②在肽链延伸阶段,使氨基酰在肽链延伸阶段,使氨基酰在肽链延伸阶段,使氨基酰在肽链延伸阶段,使氨基酰tRNAtRNAtRNAtRNA与与与与mRNAmRNAmRNAmRNA错配;错配;错配;错配;5.5.5.5.③③③③终止阶段,阻碍终止因了与核蛋白体结合,终止阶段,阻碍终止因了与核蛋白体结合,终止阶段,阻碍终止因了与核蛋白体结合,终止阶段,阻碍终止因了与核蛋白体结合,6.6.6.6.使已合成的多肽链无法释放,而且还抑制使已合成的多肽链无法释放,而且还抑制使已合成的多肽链无法释放,而且还抑制使已合成的多肽链无法释放,而且还抑制70707070S S S S核糖体的介离。
核糖体的介离核糖体的介离核糖体的介离 ( (三三).).亚胺环己酮(放线菌酮)亚胺环己酮(放线菌酮)( (二二).).白喉霉素(白喉霉素(白喉霉素(白喉霉素(diphtheria toxindiphtheria toxindiphtheria toxindiphtheria toxin))))由白喉杆菌所产生的白喉霉素是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由白喉杆菌所产生的白喉霉素是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由白喉杆菌所产生的白喉霉素是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由白喉杆菌所产生的白喉霉素是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它对真核生物的延长因子它对真核生物的延长因子它对真核生物的延长因子它对真核生物的延长因子-2-2-2-2((((EF-2EF-2EF-2EF-2))))起共价修饰作用,生成起共价修饰作用,生成起共价修饰作用,生成起共价修饰作用,生成EF-2EF-2EF-2EF-2腺苷二磷酸核糖衍生物,从而使腺苷二磷酸核糖衍生物,从而使腺苷二磷酸核糖衍生物,从而使腺苷二磷酸核糖衍生物,从而使EF-2EF-2EF-2EF-2失活,它的催化效失活,它的催化效失活,它的催化效失活,它的催化效率很高,只需微量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胞整个蛋白质合成,而率很高,只需微量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胞整个蛋白质合成,而率很高,只需微量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胞整个蛋白质合成,而率很高,只需微量就能有效地抑制细胞整个蛋白质合成,而导致细胞死亡导致细胞死亡导致细胞死亡导致细胞死亡只抑制真核只抑制真核只抑制真核只抑制真核60606060S S S S亚基的肽酰转移酶活性亚基的肽酰转移酶活性亚基的肽酰转移酶活性亚基的肽酰转移酶活性1.N1.N1.N1.N端改造端改造端改造端改造 fMetfMetfMetfMet/Met/Met/Met/Met的切除的切除的切除的切除2.2.2.2.信号肽(能透膜,进行蛋白质的锚定)的切除信号肽(能透膜,进行蛋白质的锚定)的切除信号肽(能透膜,进行蛋白质的锚定)的切除信号肽(能透膜,进行蛋白质的锚定)的切除3.3.3.3.氨基酸的修饰氨基酸的修饰氨基酸的修饰氨基酸的修饰/ / / /改造改造改造改造 肽链内或肽链间的二硫键的形成、乙酰化、甲基化肽链内或肽链间的二硫键的形成、乙酰化、甲基化肽链内或肽链间的二硫键的形成、乙酰化、甲基化肽链内或肽链间的二硫键的形成、乙酰化、甲基化 氨基酸残基的修饰(氨基酸残基的修饰(氨基酸残基的修饰(氨基酸残基的修饰(Pro-OH/Pro-OH/Pro-OH/Pro-OH/CysCysCysCys-OH-OH-OH-OH))))4.4.4.4.糖基化糖基化糖基化糖基化 ((((AspAspAspAsp、、、、SerSerSerSer、、、、ThrThrThrThr、、、、AsnAsnAsnAsn))))5. 5. 5. 5. 某些多肽要经特殊的酶切一段肽链后才有生物活性某些多肽要经特殊的酶切一段肽链后才有生物活性某些多肽要经特殊的酶切一段肽链后才有生物活性某些多肽要经特殊的酶切一段肽链后才有生物活性( ( ( (如:胰岛素如:胰岛素如:胰岛素如:胰岛素) ) ) )6. 6. 6. 6. 高级结构的形成高级结构的形成高级结构的形成高级结构的形成 在分子伴侣的协助下形成正确的结构在分子伴侣的协助下形成正确的结构在分子伴侣的协助下形成正确的结构在分子伴侣的协助下形成正确的结构7.7.7.7.锚定(定位)锚定(定位)锚定(定位)锚定(定位)第三节、肽链合成后的第三节、肽链合成后的第三节、肽链合成后的第三节、肽链合成后的折叠与折叠与加工加工加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