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级(3+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阶段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应用电子行业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 1、基本素质要求 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具有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应用电子技术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2、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1)掌握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基本知识 (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电子CAD等基本理论与应用知识 (3)掌握自动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 (4)具备计算机硬、软件及应用知识 3、职业岗位群技术能力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焊接基本功和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检测能力 (2)具有基本微机操作能力 (3)具有小型电子产品设计能力。
(4)具有电子车间生产管理能力 (5)具有较强单片机应用开发能力 (6)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的一般英文技术资料 (7)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能力 (8)通过省高校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英语应用能力达到B级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五年,实行“3+2”模式培养前三年中职阶段的教育由镇海职教中心完成本计划实施后两年高职阶段的专业教育 四、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1、电工技术基础 补充中职学习阶段电工基础、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课程中不完善的内容,补充三门课程的实验,达到高职要求 教材:《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华容茂,2003年 考核方式:理论+实践 2、自动检测技术 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示波器及测量、电压表(含指针式、数字式)及测量、数字频率表及测量;位移、压力、温度、磁敏、光敏、气敏等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介绍计算机化仪器 教材:《检测技术及应用》,柳桂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考核方式:理论+实践 3、自控原理及应用 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部件(伺服电机、晶闸管调压,BTTPWM调压、IGBTSPWM调压)、水位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转速控制系统等典型自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自控系统简单数学模型的建立、系统稳定性、稳定性能、动态性能分析及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
教材:《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孔凡才,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 考试形式;理论+实践 4、单片机技术 单片机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中断系统与定时器计数器、单片机串行数字通信、系统扩展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应用 教材:《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 张志良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7月 考核方式:上机考试 5、EDA技术 电路仿真分析软件Electronic Workbench和PSPICE软件、印刷线路板设计软件Protel98的使用方法 教材:《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及应用》,郭兵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考核方式:上机考试 6、可编程控制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小型可编程控制器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及编程方法、模拟量控制与编程、通讯与编程、简单设计与应用、安装及维护 教材:《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教程》,吕景泉,高教出版社,2003年 考试形式:试卷+实践 7、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类型与表达式、逻辑运算与循环控制、函数的概念及应用、指针的概念及应用、结构体与共用体、简单的C程序设计与调试 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边用边学C语言》,作者郎建昭。
考核方式:理论+上机 8、电子电路设计 晶体管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低频放大器设计数字电路综合应用设计,各类函数发生器设计,控制器设计加实验、测试 教材:《现代电子设计与制作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刘南平主编,2003年 考核方式:实践考核 9、AUTO CAD 图形绘制、尺寸标注、三维造型、图库调用及图纸参数设置、样板图设置等 教材:《新编中文版AutoCAD 2002培训教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 考核方式:上机考试 10、智能电器技术 智能电器的概念、原理及组成,单片机在智能化电器中的应用,典型智能化电器的分析,小型电器产品智能化的设计 教材:《智能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姜宝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 考核方式:理论+实践 1、高频电子技术 调谐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调幅与检波、调频与鉴频、混频等 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高频电子技术》,作者刘守义 考核方式:理论+实验 2、电视技术: 彩色电视信号的传送,彩电的基本组成,彩色显象管及其电路,全频道电子调谐器彩色解码电路,开关电源,遥控电路,彩电整机分析,彩色显示器工作原理,背投彩电介绍,视频类电器维修技术。
教材:《电视技术》 李雄杰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考核方式:理论与实验结合考试 13、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 计数制及其转换、80x86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子程序结构、高级汇编语言技术、输入输出程序设计、BIOS和DOS中断、模块化程序设计 教材:《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沈类明,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核方式:上机考核 五、技术核心课名称 单片机技术,自控原理及应用,自动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 六、学时学分要求及分配 本计划总学时为177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827学时,实践教学为951学时,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为53%;要求修满的总学分为105分 学时、学分分布见下表: 课程类型 学时数 占总学时比例 学分数 占总学分比例 课内教学 1120 63% 71 67% 课外教学 658 37% 34 33% 理论教学 827 47% 实践教学 951 53% 公共基础课 273 15% 17 16% 专业基础课 381 21% 24 23% 专业技术核心课 244 14% 16 15% 专业限定选修课 222 13% 14 13% 七、第二课堂活动安排、要求、考核与管理 1、每学期定期开设电子新技术讲座,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听讲座二次以上,听满8次折算为1学分。
2、要求学生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种技能型比赛,根据比赛成绩折算为学分 3、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维修家用电器等,根据参加活动次数及活动成绩折算为学分 八、教学计划的必要说明 1、本教学计划是根据前三年中职教育实际情况,结合高职教育要求而制定 2、任意选修课由教务处计划统一安排,分阶段实施 3、本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前后学期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必要时可作极少量修改但需报教学主管部门批准 九、有关附表 附表一、职业技术能力、职业知识、课程及实践环节关系图 附表二、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 附表三、教学计划进程表 附表四、单设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附表一: 职业技术能力、职业知识、课程及实践环节关系图 职业知识 职业技术能力 课程及实践环节 专业基本技能知识 焊接技术 常用电子仪器(表)的使用 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 阅读电子线路 电路参数的估算 电子电路技术指标测试 课程:电工电子技术 实践:电工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基本技能实训、院系二级技能比赛 专业技能知识 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 EDA设计能力 微机应用能力 电子电路设计能力 课程:自动检测技术、自控原理及应用、电子电路设计、电子CAD、AUTOCAD、单片机技术、智能电器技术、微机组装与调试 实践: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训练 外语、计算机 知识 阅读一般外文资料的能力,外语水平达到CET-3.或应用B级 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省一级以上 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 实践:院、系两级英语、计算机技能比赛 附表二: 应用电子专业专业“3+2”高职阶段教学计划时间分配表(以周计) 学年 学期 周数项目2003-20042004-2005一二三四入学教育、军训2 课堂教学141715 单设实践教学环节113 毕业设计(论文) 9毕业实习 8期末考试111 毕业教育 1机动1111合计19202019附表三: 2000级(3+2)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类别序号课程 名称总学时学时分配学分按学期周课时分配 理论实践一14二17三15四17 公共基础课 1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242 33 2大学英语124124 844 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5151 3 3 4体育2828 12 5计算机文化基础28141422 合计273 2591417117 专业技术基础 1 C语言程序设计 56 282844 2电工电子技术84 364856 3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68 48204 4 4EDA技术68 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