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仪的使用与校正一 六分仪的正确检查与校正1 永久性误差: 偏心差:指标臂的转轴中心与刻度弧的中心不重合 棱性差:动镜、定镜及滤光片前后镜表面互相不平行 刻度差:刻度弧、鼓轮和游标的分划刻度不准所致 以上三项统称六分仪的器差 S ,以测角为引数查取 2 可校正误差:每次使用前按步骤校正以满足动镜和定镜与刻度弧平面垂直; 指标臂指 0 时动镜和定镜要互相平行 1)垂直差,又称动镜差,产生原因是动镜平面不垂直与刻度弧平面 校正:将指标臂移至 35 左右,右手平握六分仪,刻度弧朝外,眼睛 位于动镜后面,从动镜中看到的反射刻度弧与实际的在同一弧线上, 则无垂直差,如不在同一弧线上则调整动镜后面的校正螺丝,直到消 除垂直差 2)边差,又称定镜差,产生原因是定镜镜面不垂直与刻度弧平面 校正:加适当滤光片,将指标臂放在 0 左右,六分仪垂直对准太阳或 星体,慢慢正反转动鼓轮,观察太阳或星体是否有左右分开的现象, 有说明存在边差,调整定镜后远离架体的校正螺丝,至影像完全重合 若只看到一个太阳原因可能是动镜或定镜前的滤光片加的太厚,使反 射或直射影象被挡住;若看到两个以上的太阳原因可能是滤光片间彼 此不平行,滤光片位置移动或镜片质量问题。
3)指标差,产生原因动、定镜平行时,指标臂不指 0 校正:利用水天线测定指标差 i = 0 - m利用太阳测定指标差,采用实象和反射影象上下相切的方法i = 0 –(m1+m2)/2 R = (m2 – m1)/ 4用太阳测定指标差的优点是可以检测观测的质量,测定的太阳视 R 与《航海天文历》中列出的太阳视半径相比较,如果两者一致说明可 靠,如果差超过 0.2`,应重新测定当指标差 i 的绝对值超过 6`时应缩小它,方法:将指标臂放在 0 刻度, 调整定镜后靠近架体的校正螺丝,使水天线或星体的直接影象和反射 影象重合调整指标差后,定镜的垂直性被破坏,需重新校正定镜的 边差,再测定指标差,直到 i 的绝对值小于 6` 二 六分仪的使用 1 太阳高度的观测方法:上午应将太阳的下边与水天线重叠少许,下午则将太阳的下边拉到水天 线的上方少许,最后等待相切,中天时太阳方位变化很快,需直接测出 太阳高度 2 星体高度的观测方法:测星一般是在晨光昏影时进行,可预算出星体的大致高度和方位,将六 分仪指标臂调整到星体大致高度上观测,也可反握六分仪,刻度弧向上, 让水天线引向星体,然后再将六分仪正握测其高度,同样准确。
天体观测高度的改正1求太阳真高度六分仪高度 hs 指标差和器差 i + s 太阳下边观测高度 ht 眼高差 d 太阳总改正 c 太阳附加改正 c` 太阳真高度 ht英版《航海天文历》将一年分成两段,OCT-MAR 和 APR-SEPT 左右两栏, 分别对应不同的时间段,每栏中又分 lower limb 和 upper limb2 求恒星、土星、木星真高度六分仪高度 hs 指标差和器差 i + s 恒星观测高度 ht 眼高差 d 蒙气差 c 恒星真高度 ht星体高度改正实际就是平均蒙气差的改正3 求金星、火星的真高度由于金星、火星离地球较近,因此和求星体真高度相比只多了一项视差改正六分仪高度 hs 指标差和器差 i + s 金星观测高度 ht 眼高差 d 金星总改正 c 金星补充改正 c` 金星真高度 ht“行星高度补充改正“主要是对金星、火星的视差改正, ,中版航海天文历先 根据时间查金星、火星当天的视差,再以观测高度和视差为引数查补充改正 值英版航海天文历“补充改正”以日期和观测高度为引数直接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