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理学课程整体设计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24KB
约12页
文档ID:151519687
生理学课程整体设计_第1页
1/12

《人体机能学》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制 订 人:刘岭青 制订时间:2018.8所属院部:医护学院 批 准 人:一、 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人体机能学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4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护用药理学、病理学、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授课对象:18级护理三专生 二、课程性质和地位人体机能学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基础理论课,属于护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系统而又实用的人体机能学知识,即掌握人体机能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数据,能满足学习后续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所必备人体机能学知识的要求,适当拓展学生对现代生理科学前沿进展的知识面,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揭示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现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从事基层临床医疗、社区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动物实验常用的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

本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重要作用,是《护用药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的前导课程,同时为学习《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奠定基础三、课程设计1.课程教学目标设计(1)课程能力目标   ①能够运用人体机能学知识揭示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生理现象② 能够将人体机能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之中③ 能够听取人体心音、测量动脉血压、鉴定血型等2)课程知识目标① 掌握人体人体机能学的基本概念,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某些重要生理功能产生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及其调节②熟悉正常人体人体机能学的基本技能及学习方法,为学习其它临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③了解常用人体机能学的术语3)课程素质目标①具备热爱生命和献身人类医学事业的高尚情操②具备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③具备善于沟通的团队精神,树立珍惜生命的观念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1) 课程教学载体〔按照“总项目(活动)→子项目(活动)→训练任务”三层的逻辑体系进行“做”的任务系统设计〕总项目人体生命活动的奥秘 宣传活动子项目训练任务学时1.模拟校园宣传活动1.1走进人体机能学之门21.2细胞和分子人体机能学61.3生命体征稳态的机制分析22.模拟社区宣传活动2.1血液疾病生理机制分析62.2心血管疾病生理机制分析102.3呼吸系统生理机制的分析82.4消化疾病生理机制分析62.5肾病生理机制分析62.6神经疾病生理机制分析62.7内分泌疾病生理机制分析43.模拟健康咨询室3.1感觉器官生理机制分析43.2生殖生理机制分析2(2)课程教学知识技能人体生命活动的奥秘宣传活动活动〔按照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知识技能“地图”设计〕模拟健康咨询室模拟校园宣传活动模拟社区宣传活动感觉器官生理机制分析生殖生理机制分析内分泌疾病生理机制分析神经疾病生理机制分析肾病生理机制分析消化疾病生理机制分析呼吸系统生理机制的分析心血管疾病生理机制分析血液疾病生理机制分析细胞和分子人体机能学生命体征稳态的机制分析走进人体机能学之门内分泌神经系统生理尿的生成与排出血液循环能量与代谢消化与吸收呼吸血液细胞的基本功能生殖感觉器官绪论3.教学进度设计表序号学时教学单元名称项目(活动)载体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目标拟实现的素质目标所需支撑知识与技能考核方式方法12第一堂课课程内容﹑对象,与护理关系等210人体机能学基础及相关知识案例能识别人体生命体征(体温、血压)的具体变化,并能分析维持该稳态的具体调节方式养成对人体机能学的兴趣,具有对我们人体生命活动奥秘的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 。

人体与环境稳态掌握能量代谢与体温方式细胞基本功能教师点评36血液疾病生理机制分析案例、展示能正确判断血液的常规检查结果;能合理分析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的生理机制;能熟练进行 ABO 血型的测量及分析血液理化性质红细胞生理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凝固与抗凝固教师点评、互评410心血管疾病生理机制分析案例、展示能正确分析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左右心衰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的生理机制;在此基础上能熟练进行人体心音的听诊和血压的测量心脏生理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调节器官循环重要器官血液循环的特点教师点评、互评58呼吸疾病生理机制分析案例、展示能正确分析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产生的原因、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的生理机制;能熟练听诊人体的正常呼吸音肺通气肺换气与组织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的运输教师点评、互评64消化疾病生理机制分析案例、展示能正确分析胃肠疾病、胰腺炎及肝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与治疗用药与饮食指导的原理消化功能的调节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吸收的概念;胃液、胰液的成份及作用作用及意义;大肠液的作用及排便反射过程;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调节。

教师点评、互评76肾病生理机制分析案例、展示能正确分析尿液的理化性质及常规检查结果;能正确分析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产生的生理机制重吸收和分泌排泄理解影响终尿生成因素排泄、肾小球滤过率、肾糖阈概念、尿生成的基本过程教师点评、互评86神经疾病生理机制分析案例、展示能正确分析脊髓、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症状产生的生理机制神经元;感觉传导路突触的传递过程;主要外周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胆碱能和肾上腺能纤维教师点评、互评94内分泌疾病生理机制分析案例、展示能正确分析糖尿病、甲亢及库欣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产生的生理机制下丘脑与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胰岛教师点评、互评104生殖等案例、展示能正确解释相关临床应用与原理,并能进行健康教育及将康指导感觉器官功能和生殖功能教师点评、互评学时合计64理论教学52实践教学8机动教学44.课程学习任务设计〔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系统设计出学生课外学习的任务清单,详见人体机能学学习任务单〕第1周第2周第3 周第4 周第5 周1.第一堂课2.走进人体机能学之门1. 能量代谢与体温2.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功能第6 周第 7周第8 周第9 周第 10周1. 细胞的生物电活动2.肌细胞收缩功能1.血液性质2.血凝与纤溶系统1.ABO 血型鉴定(实践课程)2.心脏生物电活动1.心脏泵血功能2.血管生理1.心血管活动调节与器官循环2.动脉血压的调节(实践课程)第 11周第 12周第13 周第14 周第 15周1. 肺通气2. 呼吸气体的交换与运输1.呼吸运动的调节2.呼吸运动的调节(实践内容)1. .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2. 小肠内的消化﹑大肠内的消化与吸收1.尿的生成过程与调节2.尿的浓缩﹑稀释及其排放1.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践课程)2.神经元及其相互联系第 16周第 17周第 18周1. 神经系统感觉功能2.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3. 脑的高级功能及其他活动1. 下丘脑-垂体的内分泌功能2. 肾上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胰岛1. 感觉器官的功能2. 生殖5.课程考核设计由于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程,为使成绩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自主学习等学习素养考核,本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素养:出勤、课堂表现;(2)学习能力:作业﹑思维导图、学习过程考核;(3)学习效果:综合项目成绩、期末成绩。

总成绩(100分)=期末考试成绩(40分)+出勤(5分)+课堂表现(10分)+作业﹑思维导图(20分)+学习过程考核(25分)具体评分细则如下:(1)期末考试成绩:开卷,按卷面成绩的40%换算2)考勤:满分5分随机点名抽查旷课——每次扣2分,迟到——每次扣1分,早退——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事假——每次扣0.5份;缺勤1/3以上,平时成绩为0分;(3)课堂表现:满分10分①课堂互动(回答问题、发言): 10分根据互动情况,酌情给分;如回答1问题,正确给2分;上台板书1次,正确给2分;主动提问1次,给2分,主动回答问题,鼓励分1分②课堂纪律(睡觉、玩等):扣分制根据课堂秩序表现,酌情扣分;睡觉、玩、讲话等,扣2分,扣完平时成绩为止③加分项:额外加分5分针对扣分同学,根据该生的日常表现以及为保证课程顺利进行的贡献度,酌情加分;(4)作业﹑思维导图:满分20分①作业:每次满分10分,算平均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质量效果、是否按时上交等,酌情给分 ②思维导图:每次满分10分 ,算平均分根据笔记记录情况、是否完整有侧重点、是否整洁干净等,酌情给分5)学习过程考核:满分25分①自主学习:每次满分10分,算平均分根据学习任务单完成程度酌情给分;②小组学习:每次满分10分,算平均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分数由小组长评分及教师评分综合组成。

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配合情况等进行酌情给分,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质量效果等酌情给分③努力程度:满分5分主要包括学习过程中需认真参与各个环节,积极准备资料,努力实践等四、第一次课教学设计〔按照“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6点的要求,系统设计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1)自我介绍介绍本人姓名、学习及工作经历、联系方式及电子邮箱等(2)介绍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人体机能学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研究、揭示人体正常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并阐明其产生机制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人体机能学在医学的发展中,起着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作用,使学员掌握有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生机制及其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为后续基础医学、护理专业课学习,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奠定坚实基础人体机能学以培养基层所需要的医护人员所具备的基础医学知识为指导思想,并注重与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横向联系和相关学科的纵向联系,要求重点培养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