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TY-导地线展放作业指导书长寿八颗-三坪110kV线路工程导、地线施工作业指导书重庆泉盛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07月15日目 录一、机械放线作业指导书二、紧线作业指导书三、线路附件安装作业指导书机械放线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长寿八颗-三坪110kV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作业2 相关引用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409-91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5009·2—94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天气良好,风力小于5级(s),通讯联络畅通,作业区段无障碍物或采取了防护措施4 作业人员工作负责人1人,工作班成员20人,要求了解电力生产的基本过程以及电力设备的原理及结构,熟悉相关安装技能,掌握现行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参见附录A6 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序号作 业 程 序质 量 要 求1接受工作任务。
工作负责人清楚工作任务并熟知作业方法作业人员必须对作业任务及存在的危险点做到心中有数2工器具准备:按照附录A所列工具和材料名称及数量进行准备各工器具连接组合是否合适必须保证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登高工具试验周期:半年一次起重工具试验周期:每年一次登高、起重工具外表检查周期:每月一次3准备工作:(1)调查和分工:展放负责人应会同各组长对沿线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和分工2)放线滑车的悬挂:在直线杆塔绝缘子串的金具上悬挂放线滑轮3)在耐张杆塔的横担上悬挂放线滑车4)布置牵引场和张力场5)搭设跨越架6)准备好通讯联络工具,布置通讯联系7)沿线障碍已消除,跨越线路的停电联系工作1)安全用具:大小合适,锁扣自如2)导线放线滑轮必须使用铝滑轮、地线放线滑轮使用铁滑轮3)跨越架长度L=(D+3)/sinθ,跨越架与被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规定要求(4)布线时导地线长度应留一定的裕度,平地2%,山区3%,高山5%(5)在跨越电力线路搭设跨越架时,必须采用坚实可靠的杉木杆或竹杆在其他跨越处,可采用钢管脚手架6)直线杆塔一般每相导线挂1个5轮滑车,当有下列情况必须改为挂双滑车:1)垂直于滑车轴方向的荷重超过了滑车的承载能力。
2)压接管或压接管的保护钢甲过滑车时可能造成压接管弯曲的3)包络角超过30度,可能造成导线背股时耐张转角塔每相悬挂2个5轮滑车7)不允许有导线接头的档距不得选为牵张场地4展放导引绳:(1)用人力展放导引绳2)当线头放过杆塔几十米后,挂线组应将线回松吊上杆塔穿过滑车,放一档线挂一基杆塔,直至将全耐张段导线挂至滑车上3)每个放线段需展放3-5个导引绳采用抗弯连接器连接4)导引绳展放完毕后在放线区段两段将其临时锚固,并使导引绳保持一定的张力1)在交叉跨越处及每隔三基杆塔的下方需设信号人员监视放线的情况,防止发生意外2)线盘处设专人控制放线速度,防止导地线跑偏、松脱,并进行导地线的外观检查3)展放导地线经过岩石或坚硬地质地段,应在导地线下垫木、草袋等防止导地线磨损4)领线人员应由技工担任,对准前方不得走偏,注意各相导线避雷线部的相互交叉,同时随时注意信号,控制行走速度5)导引绳放完后,应具有一定的张力,对地距离不低于5米5展放牵引绳:(1)将已展放的导引绳的一端与小张力车上的牵引绳连接,另一端与小牵引机连接2)开动小牵引机和小张力机,通过导引绳将牵引绳牵引,展放到各杆塔的放线滑车上3)牵引绳展放完毕后,将其两端进行锚固。
1)一般牵引绳较粗,在锚固时,为减小锚固力,牵引绳对地距离可适当减小,但一般不宜低于3米(2)如果牵引绳较细,展放时的牵引力不大,也可采用人力拖放进行展放,可省去展放导引绳这一工序6展放导线:(1)将牵引钢丝绳绕在牵引机的绕线论上,其绕线方向由内向外绕,上进上出,顺槽绕满后引出并与绕线盘连接固定2)在张力场侧先用尼龙绳绕在张力轮上,尼龙绳的一端与线盘上的导线连接(3)慢慢开动张力机,用尼龙绳带动导线,使导线绕在张力轮上导线绕在张力轮上的方向为左进右出,上进上出导线绕在张力轮上之后,线端由张力轮上引出与牵引板连接牢固4)慢慢开动牵引机收紧牵引绳,拆除牵引绳的临锚,根据要求调整放线张力和牵引张力,待各子导线张力一致、牵引板保持平衡后,即可牵引导线5)将导线展放在放线滑车上,待导线展放完毕后,将导线两端临时锚固在地面上1)导线通过越线架时,距越线架顶不宜小于1米或在越线架顶上安置朝天放线滑轮,使导线从朝天放线滑轮上通过,以防磨伤导线2)在导线或牵引绳有上拔现象的地方应安装压线滑轮并派专人看守(3)牵引板在过直线塔放线滑轮时,可不减速,在过转角塔放线滑轮时,应减速,以15m/min的速度通过4)牵引板通过滑车前,应调整各子导线张力,使牵引板水平与滑轮方向一致,当牵引板过滑轮之后,发生翻转或抗扭锤搭在导线上,应立即停止放线。
5)牵引板在到牵引绳的压线滑轮时,应将压线滑轮去掉后继续牵引,如在该处导线上拔,应安装导线压线滑轮6)张力放线顺序宜先放中相后放边相导线7)开始牵引时速度要慢,以后逐渐加速,避免突然加速,使导线起伏波动,发生跳槽8)牵引导线时牵引速度可控制在50-100m/min.7拆除牵引设备,完成张力放线,转入下一道工序检查做到人走场清7 危险点分析及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各工器具连接组合要合适必须保证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并正确使用 转角塔如果牵引力的受力平面对滑轮面的倾斜度较大,易发生跳槽,可用拉绳使其预偏 检查好放线滑轮,对于转轴不好的不能使用 在架设跨越架时保证其长宽度符合标准,采取两侧加装拉线或撑杆,防止倒塌 放线前,沿线勘查保证对沿线障碍消除情况的了解 保证联系畅通,控制好领线人和看线盘人员的协调 头穿入放线滑轮时,不应强用力,使导线受伤 当导引绳被卡住、挂住时,应立即用通讯工具通知全线施工人员,进行处理 高空作业人员不得麻痹违章,不管大小工作,都应打好安全带和二道保护绳 各位置人员应协调一致 发生滑车转动不灵活、跨越架不牢固、摩擦严重等意外情况时,应先停牵引机,再停张力机,以免发生导线受力严重拉断等问题。
当存在平行或交叉带电线路,感应电较大等情况,应将牵张机可靠接地,当有雷声时应立即停止,避免雷击在带电跨越架的两侧,放线滑轮应接地附录A:工器具材料清册序号工 具 名 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 注1放线滑轮个若干2呢绒绳索ø 14mm条10-203绳 环ø 25mm个10-204钢丝绳头个10-205单滑轮个10-206脚扣付若干攀登水泥杆用7安全带付若干8二道保护绳条若干9活扳手12寸把510手钳把511导地线放线架套112牵引设备台113张力设备台114配套钢丝绳若干15地锚套15紧线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长寿八颗-三坪110kV线路工程导线展放作业2 相关引用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409-91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33-9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DL5009·2—943 天气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天气良好,风力小于5级(s),能见度较好,作业区段内无影响施工的障碍物,通讯联络畅通4 作业人员工作负责人1人,工作班成员20人,要求了解电力生产的基本过程以及电力设备的原理及结构,熟悉相关安装技能,掌握现行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
5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参见附录A6 作业程序及质量要求序号作 业 程 序质 量 要 求1接受工作任务,进行现场查勘,制订施工“三措”,确定张力放线方案工作负责人清楚工作任务并熟知作业方法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施工“三措”,对作业内容及存在的危险点做到心中有数2开工前召开工前会,交代工作任务,进行技术交底,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危险点分析及预控,对作业人员进行分工工作负责人根据作业人员的技术状况、身体素质等条件对作业人员进行合理分工3紧线前的准备工作:(1)按所需器材型号、规格、数量准备作业工器具及材料2)对作业工器具进行外观检查3)检查紧线段内基础混凝土、各杆塔强度4)耐张杆塔调整好永久拉线,并在两端杆塔受力反方向侧打好临时拉线和各项补强措施5)埋设牵引地锚6)派专人检查导地线有无障碍物挂住导地线在放线滑轮内是否掉槽和被卡住交叉跨越处的安全措施是否妥当7)在紧线段内的跨越架、树木、河塘、房舍、交通要道等处以及压接管过滑轮处和各杆塔附近均应设专人看护,并保持对讲机通讯畅通8)观测弧垂人员就位,牵引机准备就绪各工器具连接组合要合适工器具满足荷载要求必须保证所用的工器具在定期试验周期内,不得超期使用。
登高工具试验周期:半年一次起重工具试验周期:每年一次登高、起重工具外表检查周期:每月一次起重所用钢丝绳安全系数K=5~6紧线段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各杆塔部件和螺栓应齐全,紧固地锚埋设应满足受力需要,距紧线杆塔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挂线点高度的2倍地锚马道的布置应与受力方向一致对主要受上拔力控制的地锚应培土夯实4紧线区段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下令开启牵引机,紧线开始导地线紧线器的型号必须与线材规格相一致分裂导线的紧线,如使用多轮整体型放线滑轮时,滑轮上的导线应同时牵引,使受力平衡5弧垂观测:采用平视法在换线区段选取观测档,根据设计要求的弧垂,从导线悬垂线夹分别量取所要观测的弧垂,在两侧杆塔上绑上弛度板观测人员用两弛度板、弧垂点三点一直线的原理来确定紧线是否紧好弧垂观测档的选择:(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4)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5)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观测弧垂时的实测温度应能代表导地线的温度,温度在观测档内实测。
导地线各相间的弧垂及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的弧垂均应力求一致观测档弧垂允许偏差:110kV +5%,%220 kV及以上 ±%跨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