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回顾四是胜败预测一是战争意义二是“五事七计”三是用兵诡道“计算已定,然后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 ,约费用,以作战备 “先计而后战” 张预 作战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搓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搓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作战其一、发起战争其二、战争准备题解: 作战篇作,起也战,斗也作:始、开始之意 《荀子·致士》 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作战题解: 作战篇“战” 广义的“战”泛指一切战争、战役和战斗 狭义的“战”则专指野战 战争开始,首先进行的,必定是野战题解: 作战篇作战题解: 作战篇作战篇不是作战方法的论述,而主要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的依赖关系出发,指 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思想 “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
曹操《作战篇》框架图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作战篇》 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 第三部分,因粮于敌第四部分,胜敌而益强 第五部分,总结“用兵之害” “用兵之利”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凡用兵之法” 凡是用兵作战的一般原则方法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这里是讲,用兵规模一般有多大讲战车和兵员的数量 法:规律,法则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驰,奔、驱 驰车,古代车战时用的一种轻型战车 “攻车” “轻车” 驷,本意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 后来四马驾的一辆车,就叫一驷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革车,用皮革包裹的兵车 一种观点:用牛牵引的辎重车“重车” 另一种观点:用马牵引的重型战车“守车”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带甲十万,意为穿戴盔甲的士卒十万人甲,盔甲“士”是指车兵“卒”是指步兵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车兵和步兵混编的形式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在春秋中早期之前的十人制 7人3人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车兵和步兵混编的形式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在春秋中早期之前的十人制 带甲步兵 不带甲步兵 士徒 牛倌马夫 汲水打柴 烧火做饭 保管被服 跟班跑腿的徒卒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车兵和步兵混编的形式主要有两类: 另一类是在春秋晚期以后的百人制 72人3人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车兵和步兵混编的形式主要有两类: 另一类是在春秋晚期以后的百人制 配战士75人(车上3人,车下72人) 配勤务人员25人(炊家子10人,固守衣装5人,厮养5人、樵汲5人)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具体配置:前24人3人左24人右24人革车殿后 (25人)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具体配置:左25人右25人前25人后25人驰车+革车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千里馈粮” 千里,泛指路途远 馈,送给、运送 木牛流马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千里馈粮” 孙坚兵发汜水关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则内外之费” “内”是国内,指后方 “外”是国外,指前方 那么前方和后方的开支花费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宾客之用” “宾客”指各国诸侯的使节和游士 “用”指费用、资财(用度)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宾客之用” 邓芝说吴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胶漆之材” 制作和维修弓矢等军用器械的开销费用 “材”,“材料”;通“财”“临材见利,不敢句富 《为吏之道》 “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 《墨子.公孟》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车甲之奉” “车”,车辆 “甲”,盔甲 “奉”,同“俸”,指费用、开销 指武器装备保养补充的开销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日费千金” “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先秦时代是 24两为一金,汉代以后是1斤为1金 每天都要花费大量财力 千金,巨额钱财,古人常以“千金”形容 价值很高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史记·项羽本纪》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才,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是讲军队开拔,兵出于境 举,出动 孙子说:凡兴师打仗的通常规律是,需要动用战车 千辆,辎重车(守车)千辆,军队十万,同时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
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列国使节的费用,胶漆器材的用度,车辆兵甲的开销,每天都要耗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才能出动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首先,是人力资源的消耗 其次,是物质资源的消耗 当兵的 老百姓 粮食 兵器 各行各业的外交 间谍 第一部分,战争耗资巨大在第4次中东战争开战的第1天,埃军53分钟的火力 急袭,就耗费了3000多吨弹药;以色列的日耗弹药量 高达9000吨为此仅仅打了18天的中东战争,交战双 方直接耗费就达108亿美元,平均日耗比二次世界大战 高出10多倍 只有42天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 耗费670多亿美元,其中美军耗费611亿美元,平均 日耗高达近15亿美元 “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 马克思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 其一,“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 (这样用兵打仗能够取得胜利,久了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 其二,“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 (这样用兵打仗也可以胜利持久,但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 其三,“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 (这样用兵打仗,靠持久耗时取得胜利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 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两伊战争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攻城则力屈” 屈,弯曲,这里引申为耗尽 攻取城池就会力量耗尽 “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 《荀子·王制》 “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 《庄子·天运》 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暴,意为暴露 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政困难 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美国在越南战争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屈力”,力量消耗掉 “殚”,尽、枯竭 “货”,财货 “诸侯”,封建时代列国的君主 “弊”,原意是害,这里指疲困和危机 一旦军队疲惫,锐气受挫,力量耗尽,财政枯 竭,诸侯就可能会乘人之危而发起进攻 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趁火打劫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无法挽回败局 “人离财竭,虽伊、吕复生,亦不能救此亡败也 贾林 后,后事,此处指败局 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挫本义为笨拙,巧本义为工巧 所以用兵作战只听说笨拙而求速胜的,没有 看过巧妙而久拖取胜的 “我也许会失去一场战斗,但我绝不会失去 一分钟” 拿破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第二部分,战争拖久不利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长期用兵而有利于国家的情况,从来不曾 有过 “兵者凶器,久则生变 杜佑 人员的大量伤亡 拖垮国家的经济影响各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