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04《天净沙·秋思》(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

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25KB
约8页
文档ID:348733971
专题04《天净沙·秋思》(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3年中考语文必背40首古诗词(部编版)_第1页
1/8

04.中考必背古诗词之《天净沙·秋思》原文诗意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一、助读资料1.课本注释①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思,思绪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②〔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③〔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④〔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2.文题解读《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秋”是特定季节,“思”是题眼,“秋思”概括了全曲的内容,透露出游子思乡的愁绪3.写作背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在外,难免有渡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就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作品情调低沉,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二、主题思想《天净沙·秋思》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达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三、写作特色❶有机组合意象,营造苍茫悲凉的意境这首小令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特色的意象,有机组合成一个意象群,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营造出一个孤寂、凄凉的令人动容的意境,对天涯游子的孤寂和羁旅愁思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恰到好处四、考点梳理1、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答:(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象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连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图画,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2、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一个小标题答: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天涯断肠人等3、 "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怎样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答: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令人心生悲凉。

潺潺的溪水之上有一座小桥,经过小桥通向一户人家,正升起袅袅的炊烟,多么温馨幽雅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4、 "枯藤老树昏鸦"创设出了一种怎样的氛围?答: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苍凉的意境5、 最后一句,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情感?答: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6、“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答:前三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7、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答: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

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面,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九个形象,九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一语道破“某一种心情”也正因如此,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8、《天净沙·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五、 基础检测(一) 重点字词检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 理解性默写1.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六、真题链接1.【2020·广西桂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批注】:“枯”“老”两字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1)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仿照示例,从炼字的角度给“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做批注 【答案】(1)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感情。

2)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2)本题考查学生的炼字能力瘦”是用来形容马的,结合写作的背景可知诗人此时正处在羁旅途中,马是他的交通工具,马都瘦了,是因为马经历了长途跋涉,人跟马一样也经历了长途跋涉,写马瘦,实际上也暗示了人的瘦,写出了游子路途跋涉之艰辛悲苦2.【2020·湖北初三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乙)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枯藤”一“枯”字,可见藤已无生命;“老树”一“老”字,可见树已走向风烛残年,眼前的景色可谓是满目凄凉B.甲诗“断肠人”一词直言“肠断”,豪放洒脱,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漂泊游子的淡淡的思乡愁绪。

C.乙诗首句中的“自古”一词,极言“悲秋”这一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D.乙诗“秋日胜春朝”一句,作者用秋天来衬托春天,表达对人生“春天”的渴盼之情2)赏析乙诗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含义 (3)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D(2)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3)【甲】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乙】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乙诗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选项错误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3)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的赏析《天净沙·秋思》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秋词》“便引诗情到碧霄”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呼之欲出3.【2020·湖南初一期末】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天净沙”是这首曲的 ,“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