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房屋建筑和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2.50KB
约34页
文档ID:495468658
北京房屋建筑和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_第1页
1/34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技术指南(试行)二〇一八年九月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1 总则1.0.1 为规范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健全完善施工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提高施工安全整体预控能力和水平,有效遏制较大及其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压减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指南1.0.2 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可以参照执行1.0.3 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专业性、经济性、动态性和实效性原则1.0.4 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体制机制,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系统识别风险,科学分析、评价风险,在工程项目活动全过程中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1.0.5 施工安全风险应分级、分类、分层、分专业进行管控,明确风险的严重程度、管控对象、管控责任、管控主体1.0.6 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工作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北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2 编制依据GB 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GB/T 27921-201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24353-2009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870-201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JGJ/T429-2018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T77-2003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DB11/T 1478-201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规范DB11/383-2017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的通知(建质函〔2018〕28号)3 术语3.0.1 施工安全风险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3. 0.2 风险源可能引发人员伤害、财产受损、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风险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3.0.3 危险和有害因素引起或增加施工安全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原因和条件3.0.4 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全过程3.0.5 风险识别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3.0.6 风险分析理解风险性质,确定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等级的过程3.0.7 风险评价判定风险大小,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3.0.8 风险准则评价施工安全风险重要程度的标准3.0.9 风险管控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明确对策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管理过程3.0.10 风险分级管理根据风险大小,按照重大、较大、一般、较低四个等级对风险进行分级管控,明确风险严重度,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3.0.11 风险分类管理按照可能发生的施工安全风险事故类型不同,对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明确风险管控对象3.0.12 风险分层管理按照风险等级由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班组等层级对风险进行分层管控,明确管控责任3.0.13 风险分专业管理按照施工安全风险涉及的施工专业不同,对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明确管控主体。

3.0.14 风险动态管理依据内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及时进行风险再评估,并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4 工程项目参建单位施工安全风险管控职责4.1 一般规定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应确定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牵头部门和分管领导,明确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关于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职责、目标与任务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第一责任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授权范围内,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第一责任人4.2 建设单位职责4.2.1 建设单位是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首要责任主体,应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牵头组织各参建单位实施施工安全风险管控4.2.2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合同约定,向施工单位足额及时支付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相关费用;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4.2.3 建设单位应明确各参建单位安全风险管控的标准、要求、责任和义务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在招标文件、合同文件中列出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文件中补充完善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和相应管控措施4.2.4 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度等落实情况。

4.3 施工单位职责4.3.1 施工单位是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实施主体施工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总体协调管理,专业承包单位和专业分包单位应服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4.3.2 施工单位应健全完善施工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安全、技术、生产、成本等职能部门的施工安全风险职责,建立考核奖惩、全员培训等工作机制4.3.3 施工单位应建立本企业施工安全风险源判别清单库,编制施工安全风险源识别清单,形成施工安全风险电子地图,并及时更新公布施工单位应在工程施工全过程、各环节中实施施工安全风险管控,采取技术、管理、应急等措施,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4.3.4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执行企业施工安全风险各项管理制度,负责具体实施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应明确项目部各部门、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内容,组织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管控措施,编制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清单,落实管控措施4.4 监理单位职责4.4.1 监理单位是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监督主体,应建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各项监理制度,将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监督工作列入监理规划,制定相应的监理实施细则。

4.4.2 监理单位应监理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实施情况监督施工单位执行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相关制度,审查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措施制定等相关资料,采取现场检查、旁站监督、巡视检查等方式,检查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4.4.3 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未能有效识别风险、风险评估有误、管控措施不当或者管控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改正情节严重或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监理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报告建设单位,可能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严重后果的,应及时报告相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4.5 勘察、设计单位职责4.5.1 勘察、设计单位应识别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并在勘察、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施工安全风险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提出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建议和具体措施,由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作为施工风险管控的依据4.5.2 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指导、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检查实施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4.5.3 勘察、设计单位应制定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控制指标,明确监控检测要求,并跟踪检查实施情况5 风险识别5.1 风险识别方法风险识别可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导则》、《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建质函〔2018〕28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对施工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对事故风险类型进行识别。

5.2 风险识别范围5.2.1 施工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利用历史数据、理论分析、专家意见以及相关者的需求等信息,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方面,对施工过程涉及的所有场所、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和人员进行排查,逐一列举发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表5.2.1 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型表代码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型危险和有害因素01人的因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等健康状况异常:伤、病期等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等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等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等其他人的因素02物的因素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应力集中等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滑装置缺陷、防护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等电伤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电火花等电伤害运动物伤害:抛射物、坠落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等运动物伤害明火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等标志缺陷表5.2.1 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型表(续)代码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型危险和有害因素02物的因素化学性危险品:爆炸品,压缩企业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其他物的因素03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空气不良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室内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恶劣气候与环境(大风、极端温度、雷电、大雾、冰雹、暴雨雪等),作业场地狭窄,脚手架、阶梯和互动梯架缺陷,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等地下作业环境不良: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水等其他环境因素04管理因素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制未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规程不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培训制度不完善等其他管理因素05其他因素……上述列举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供企业在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时参考,各企业可结合实际,对危险和有害因素等内容进行补充、细化和调整,并持续更新完善。

5.2.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风险识别应当充分考虑其可能导致的后果,识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以下类型:表5.2.2 建筑施工常见事故类型表代码事故类型名称代码事故类型名称01物体打击12透水02车辆伤害13涌水03机械伤害14倒灌04起重伤害15倾覆05触电16崩塌06淹溺17滑坡07灼烫18沉陷表5.2.2 建筑施工常见事故类型表(续)代码事故类型名称代码事故类型名称08火灾19中毒和窒息09高处坠落20爆炸10坍塌21其他类型11冒顶片帮5.3 风险识别程序5.3.1 风险识别前准备1 广泛收集风险评估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文件;—本企业组织机构、岗位、人员、职责设置和各项规章制度;—本企业的企业标准、操作规程、工艺流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