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州话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4.50KB
约16页
文档ID:103566479
苏州话_第1页
1/16

苏州话  苏州话,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长期以来一直是吴语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上海话也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但实际上苏州话和上海话差别很小,苏州话比上海郊区一些吴语方言更容易被上海市区人理解)  苏州话以软糯著称,所谓吴侬软语(侬作你解)就是由此而来昆曲中的一部分和评弹都使用苏州话,并流行于整个吴语太湖片现代新派苏州话有28个声母,43个韵母,7个声调,这个声韵调系统也是吴语的一般情况 而老派的苏州话则具有27个声母,49个韵母,7调苏州郊区很多都保留了翘舌音声母,故部分地区具有33个声母历史价值--士大夫的通行方言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近代中国有四大白话:京白、韵白、苏白和粤白而苏白无疑是江南地区最流行的语言由于江南地区的发达,较多苏州人能够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其中读书是苏州人从事较多的行业从唐代到清代,苏州地区的状元占有所有状元的很大的比例,明清一度达到五分之一上层社会的精英中较多的也是苏州籍苏白在明代从江南的流行语言成为士大夫的流行语言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古人云:“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

上层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上层人物大多以苏州话为荣甚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也有使用苏州话的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话在当时社会的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  姑苏城被大明士绅名流列为游学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会之一,上至后妃宫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间匹妇乃至江湖艺女,更以穿着苏式服装,学说苏白,操唱吴歌,引为骄傲尤其对各式妓女来说,衣必吴妆,话必苏白,擅长吴歌,成为必备之技能,非如此不足以自抬身价  《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作者江苏松江府人韩邦庆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一些例子  这里按词性列举了一些具体例子,但未标音,详细请参考李小凡(1998) 这里十苏州话最常用的口语词汇  称谓  欧:我  倷:你  俚:他  俚内/恩内:他  伲/吾伲:我们  恩笃:你们  俚笃:他们  ……笃:表示复数,相当于……们  名词  “宝货”:无能的人  “门腔”:舌头  “迷露”:雾  “场乎”:地方  “么似”:东西  “辰光”:时候  动词  “勒”:在  “勒海”:在这里,这里  “勒浪”:在那里  “嗯么”:没有  形容词  “下作”:下流,现在有"坏",“素质低”的意思。

  “老茄”:少年老成  “热络”:亲热  “洋盘”:不识货  “难板”:难得  副词  “浪”:……上:身浪,心浪  “搭”:和,对,跟(and,with)  “齐巧”:恰巧  “纯光”:仅仅  “本生”:本来  “别也”:偏要  “特为”:故意  “刚巧”:刚才特点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如无锡话、嘉兴话、绍兴话、宁波话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一种方言好听与否有些象我们听外文歌,其实不在于是否易懂,而是主要取决于语调、语速、节奏、发音以及词汇等方面吴语与湘语(指老湘语)是汉语七大方言语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因此吴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了全部的浊音声母,具有七种声调,保留了入声在听觉上,一种方言如果语速过快,抑扬顿挫过强,我们往往称这种话“太硬”,如宁波话; 但如果语速过慢,缺乏明显的抑扬顿挫,我们往往称这种话“太侉”,如河南活 苏州话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在发音上,我的感觉是较靠前靠上,这种发音方式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苏州话大全一踏刮字—— 一共才囊么楠憾——该怎么办呀投五投六——没目标愁头怪脑——没事瞎犯愁屑屑嗦嗦——偷偷摸摸;嚼舌F来塞哉——不行啦野野哗哗——没边没沿死样怪气——有气无力、装赖样盐鼻头出蛆——“鼻头”应为“钵头”,意思是“没影的事儿”肚肠骨啊痒哉——看别人做事做不好,恨不得自己去做。

要死快哉——要死啦!这个还要解释?搞七捻三——玩什么哩格楞策呢——口头禅,有点不屑一顾的意思系系特算哉——死了算了花里巴啦——花里胡哨肉滋滋——肉乎乎鸭连连——鸭鸡咕咕——鸡猪噜噜——猪困思懵懂——犯困白相——玩浑堂——澡堂插烂糊——敷衍了事夯八啷汤——一骨脑儿眯特歇——打个盹啊无乱——应为“鸭孵卵”,外行充内行铜钿——钱娘起来——晾起来?骂人的话瞎七搭八——胡说八道草脚——蔡鸟作内个老孽——罪过戆胚——傻瓜结棍——厉害屁招精——啥也没有磨头施哦——那个磨蹭劲啊七不牢千——做事颠三倒四吹头怪脑——发痴小赤佬——小鬼昏特哉——昏头了F要舌割乱盘哉——别瞎讲了啊是要吃生活哉——没事找抽呢?昏说乱话——胡说八道?胡调——人云亦云、胡说八道小娘鱼——小女孩登样——漂亮乃么豁特——这下糟了,完蛋贼特兮兮——鬼鬼祟祟或油腔滑调吹花夜咪——不认真做事,一边做事一边想入非非蹲坑——大便弯爪猫——应为“偎灶猫”,病病歪歪的人蜡蜡黄——黄旭旭红——红碧碧绿——绿雪雪白 ——白霜霜青——青墨墨黑——黑冷势势——冷得缩头缩脑奥糟——脏兮兮或心里憋闷嘘头哗先——吹大牛什捂拔嗦——莫明其妙缩胚——小气鬼门槛精——精明 ,会算钱黑踢嘛蹋——黑漆漆的看不太清楚钟生——畜生小鬼(ju)丫头——丫头片子捂(o)空——装腔作势有孔八只脚——应为“悬空八只脚”假嘴假眼——应为“假痴假呆”,装傻充愣老里巴早——很久以前麻钱钱——不要做的事自己先去做了浪头大类——耍阔来塞格——可以,好的温吞水——温水弥类——有时间还早的意思尼阻——恶心排皂——下流嚓呱啦新——崭新啊木林——傻瓜自说塞话——自说自话,不和别人商量,自作主张吃错点来——不像样,有“有没有搞错”的意思艰惧煞哉——表示有一点小事都要与人计较绳子夜壶——迷迷糊糊拎勿清——搞不清状况、不机灵青肚皮猢狲——形容没有脑子的人呆头木屑——呆头呆脑滴沥嗒啦——滴滴 嗒嗒汤吾子——一种于热水袋功效一样的取暖用品穷爷——本人,唉……猪头三——不识好歹的人铁撒拉——铁栅门事体——事情卡嫩头——老牛啃嫩草赤佬——鬼魂,或多别人的鄙称(多指男性)妄输妄——横下心来什么都不怕!窝面——屋顶灶下头——乡下的厨房阿无卵——问你是不是无聊来塞——能干,有能力,行 ,可以瘟吞诉(温吞水)——形容做事情很慢狗戳——狗生的(禽兽!多被用于形容男性)跌搭八冲——神志不清引起的走路不稳被头——被子拆家牌——总把自己家财产败坏的人心荡——好怕怕哦!眼乌珠荡——眼珠子快掉出来了(形容等得很急或美女香车巨款让你碰然心动)一卡(掐)一包水——形容女人或小孩的皮肤好,水灵辣豁豁——有刺痛感,如太阳“辣豁豁”表示太阳光太厉害了,晒得人受不了卵气——不爽(多男用)>戳气——不爽(多女用)烂泥塘——路上的泥水坑(平而面积大的)团团——较深的坑(挖个团团拿你葬嘞嗨)烂泥膜膜——泥人落雨——下雨笔立直——笔直连牵——象样差巴眼——眼睛长得歪或左右视力极不平衡(用于形容人看不清事物本质,说的就是你!)哦哟歪!——感叹词,表惊讶真家伙——对哦,这家伙真是$#$%$#%&门樘子——门框,泛指门黑铁麻踏——黑得看不见,也形容人长得黑黄卜拉季——黄色(多形容人面色发黄)倍(必)要——一定要咕嗦~~咕嗦~~——人睡觉老是动前呛——前段时间滴粒头——小的球形物瞎翘——瞎捣乱搭错点——当然是说你神经搭错了吹(痴)子——疯子节卡——指甲远垮八只脚——差得远哩!滴沥滑——滑得要死得令滚圆——圆得要死留白相——开玩笑!嘿嘿~~~~血淋带滴——很惨!血淋淋的磨羊工——故意拖拉 瞎七搭八——乱七八糟壮肉——肥肉映特哉——有灯熄了或蜡烛灭了的意思外加——而且招牌头——有借光的意思拗(肉)痛——心痛(苏州人好有内涵,内心的痛苦被巧妙的隐藏起来了。

被人敲诈了晚饭可以这么讲:吾拗痛得了!)盐滓菜——小雪菜!oh ye!拍撒特你!——打死你 哦!!!阿哇——阿哇啦——啊噎哇——啊噎哇啦——好~~~~~痛~~~~~~~狗b倒灶——形容比较小气内么卵——不好了!豁边——糟糕小敝撒——指小孩么事——东西短棺材——短命的4列头——屎864——屎(较稀)作骨头——撒娇 ,发脾气什锅头——贼人小偷老婆鸡——母鸡两搡半——用手吃土巴拉子——老土老百脚——老不死眼木木——呆涩居(说鬼)话--说谎话贼骨牵牵——坐立不安,多动症歼细白鼻头——坏人(京剧中反面角色经常用白色鼻子???)一个头字——癌症啥个老东劲——什么东西?青头巨——流氓小混混扣廊头——脑袋(人头,骷髅叫做“死人窟郎头”)眼乌珠——眼睛鼻头官——鼻子搞百叶节——乱搞(不是乱搞男女关系)爷——爸爸阿爹——爷爷(这两个和普通话反的哦!)勿切粥饭咯——吃屎的,没脑子眯奇眼——小眼睛洋经浜——两种方言一起讲,又讲得很烂桥跟头——桥堍卵气——不爽撩沿头——屋檐发呼跳——反跟头险险脚——差点簿萧萧——太薄了狼饮——吃东西不优雅荡马路——逛街相骂——吵架打相打——打架阴 go go——阴森森矮凳——除长凳外的木质凳子吃排头——挨领导批滚5哆恩妈个青膀咸鸭蛋——滚!(吼吼!苏州话好强!)塞吐水——唾沫电线木——电线杆墙头郎——墙面上边浪点——边上点钆——拥挤钆闹猛——凑热闹钆朋友——谈恋爱脚节头——脚趾家主婆--老婆囡恩——女儿华又——洗澡诈死——装腔作势早朗想——早上中郎想——中午夜快头——傍晚摸老太——(不是“摸老太太”哦!)形容做事情慢吞吞挫壁脚——在背后拆人台捏混——污空——表示没事瞎干内么完结——玩儿完了吴语特色  苏州话俗称“苏白”。

苏州人自称“苏州闲话”其最大的特点是“软”,听起来“糯笃笃”,以致有的外地人“情愿同苏州人相骂”来听听很有味道的“苏州闲话”一、变迁  吴语源远流长,自汉代杨雄《方言》和许慎《说文解字》起即有记载它以甜润软柔为特色,被称为“吴侬软语”随着东晋、南宋二次南渡,北方人口大量涌入苏州地区,北方语言相应渗入到明代,现代苏州话的基本面貌已经形成民国17年(1928年)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研究》首先科学、系统地载录了吴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现象  吴语在长期发展中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外来人口方言的融合,不断有所变化光绪十八年(1892)出版的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中用苏州话写成大量对白,与现代苏州方言相比,同样有少数词语、语法和语音有所不同,如“来海”(即“在这里”)读为“勒海”到60年代,在全国大力普及“普通话”的影响下,苏州方言中翘舌音已经消失(葑门外一带残存),如“说”与“塞”同音70年代中期起,“普通话”的广泛深入推广,学校教学中不再用吴方言,促使青少年中有明显的音变,尖音改读团音趋势明显,如“尖”读“兼”、“千”读“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