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优****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12KB
约3页
文档ID:348676910
第21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_第1页
1/3

21《创造宣言》教案【教学目标】1.能准确概括文章中心观点 2.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学习本文论证方法3. 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力量,培养学生自主创造的思维重点难点】1.概括文章中心观点2.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理解文章思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 新课导入 泰戈尔曾言: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类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创造二、 预习检查: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樵(qiáo)夫 豢(huàn)养 陡(dǒu)然 烟囱(cōnɡ) 崇(chónɡ)拜 中(zhōnɡ)伤 懦(nuò)夫 遁(dùn)词 鲁钝(dùn) 屋檐(yán)三、自主学习1.读课文,圈画每段的关键句(中心句),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清作者行文思路交流点拨】第1段: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第2段:美术家罗丹……创造(讲艺术家的创造);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人;刀法不适合……便处处是伤痕讲教育的创造);(第4段)刀法运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讲要计究适合的方法);(5-11段)反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理由,提出自己的观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第12段: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讲要重视小的创造);第13段-14段讲樵夫割草的例子,没有创造力只有扼杀树苗第15段,呼唤我们要去创造2.文章结构【交流点拨】根据行文思路,可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我们要创造第二部分(第2-4段):阐释“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这一分论点第三部分(第5-11段):批驳五种错误观点,论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第四部分(第12-16段):以东山樵夫为喻,论证失去创造力的可怕,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3.作者反驳的哪几种“不难能创造的理由”用了什么论据去反驳?【交流点拨】五种借口: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反驳“环境太平凡”,举了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事例;反驳“生活太单调”用了《易经》、《正气歌》、《尼赫鲁自传》雷塞布、平老静的例子;反驳“年纪太小”用了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的例子;反驳“太无能”用了曾参、惠能的论据反驳“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则用了玄奘、哥伦布、莫扎尔特、歌德的论据归纳以上论据有事实有道理4.朗读课文最后两段,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交流点拨】第15段用了排比和呼告的修辞,语气强烈,作者大声呼告,呼吁教育者树立创造意识第16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呼吁所有人牢记“生命不息,创造不止”,让创造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森林这样的结尾富有感召力5.知识拓展 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当今中国有什么令人惊叹的创造?(如高铁、中国航天卫星、航空母舰)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